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带着空间闯大唐 > 分节阅读 103

分节阅读 1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今我吐蕃军队已经脱胎换骨,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了。本赞普对中原神往已久,只可惜中间夹着这么一个吐谷浑,令我吐蕃雄狮无法施展手段,今细作回报,吐谷浑大军已经前往葱岭,准备进军中亚西亚和西域,此乃天赐良机也。故本赞普欲兴兵讨伐吐谷浑,不知诸位大臣有何高见”这说话的便是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了,虽然他今年才十几岁,却已经显示出与其年龄不符的老练了。

“启禀赞普,老臣以为如今出兵时机尚未成熟。我吐蕃军队强大了不假,但是吐谷浑未有衰败之相,若两国交战,必陷入苦战,高原作战,吐谷浑也深谙此道啊,更何况他们也配备了大唐的战马,两国一战,恐无宁日啊,赞普,吐蕃刚刚恢复元气,不可贸然出兵也”一个头发花白的大臣说道,他是松赞干布平叛之后立的第一位大论也就是中原政权的丞相贺逻居,平叛过程中,贺逻居调度吐蕃军马,立下了赫赫战功。

“大论之言不错,吐谷浑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我吐蕃军队若战,并无必胜把握,赞普何不将目光投向天竺呢那里也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和众多的奴隶啊若拿下泥婆罗,再尽得天竺之地,我吐蕃帝国比之大唐也毫不逊色,再发展上几年,到时候必然可与大唐一争长短,天下属谁,尚无定论也”一名青年大臣虽然赞成了贺逻居的意见,却也提出了往另一边发展的看法,现在整个南亚地区小国林立,其国力完全不能抵挡吐蕃的入侵,这个思想是非常正确的。

松赞干布点头大笑:“哈哈哈哈,知我者,禄东赞也如此甚好,来日整军,准备兵出山南”

空间里,杨峥一愣:“松赞干布要攻打三哥”随后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好一个松赞干布,既然你意如此,那我就放心了,三哥啊三哥,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未完待续。。

s:s:感谢单飞的蚊子之月票,先拜个早年啦亲们,谢谢支持

第167章君王不朝

对吐蕃要向天竺扩张,杨峥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这个时候的南亚大陆上只有泥婆罗王朝、戒日王朝比较有实力,但是以松赞干布的英明神武,对付这两个国家应该不成问题吧更何况吐蕃军队还武装了大唐弯刀和原马呢。而一旦松赞干布拿下整个印度半岛,那么一定会向吐火罗即现在的阿富汗地区进军,到时候说不定便会和波斯甚至大食人相遇了。几个强大的国家干起来,大唐有的是空闲时间增强国力和改善民生

“嘿嘿,松赞干布兄弟,谢谢你先去给哥哥开发一下印度半岛,以后如果你不来惹大唐,哥哥有生之年也决不会来攻打吐蕃的,兄弟,加油哦”杨峥见青藏高原局势已定,便不再刻意关注这里了。

现在杨峥还无法利用空间去观看欧洲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等其他大陆的情况,他对空间的控制力还不够强大。不过这个时代那些地方的文明都还不发达,对大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威胁。

回到空间小屋,杨峥把两个女儿抱到外面的草坪上玩耍。

大丫和二丫的身体非常健康,两个小家伙越长越可爱,到了草地上,大丫竟然兴奋的爬了起来

“喂,大丫头,你不会这么拽吧这才四个月不到,你就能爬了”杨峥大奇,而大丫爬了几米之后,转过头对着还在杨峥身边的二丫“咿咿呀呀”的嚷了起来,显然,大丫是在召唤二丫跟着她屁股后面。二丫马上也爬了过去。很快,两姐妹并驾齐驱。一齐往前面爬去。

“哇,真是超级婴儿空间的作用真是不可小视啊。哎。大丫,二丫,等等你老爸”杨峥赶紧跟了上去,俩小家伙已经爬出十几米远了。

三只恐狼正悠闲的趴在草地里盯着两个小丫头,尾巴不停的摇晃着。并不时的盯着四处往,三只恐狼是忠诚的看家狼,对两个小主人的安全问题十分的上心。

“伙计,看好俩小主。”杨峥拍拍恐狼们的头,有恐狼看护。绝对不会出问题了。杨峥则催动意念观看起关中地区的粮食收割来。

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基本上收割完毕,红薯是大丰收了,一下子给国库贡献了数百位万石,农民家中也都有了足够的红薯。这会儿还有少量的农民在地里翻地,准备将漏在土里的红薯给翻出来。如此稀奇的粮食,大家自然不希望被埋没在地里烂掉。而郭村的农户们则已经在翻过的红薯地里整理了,这些地不久便会被用来种植冬小麦,麦种来自杨峥的云州农场。这些地一年两季均是高产,如此土地利用。便无遗憾了。

玉米也收得干干净净,农户家里晾晒着玉米棒子,有些干玉米棒子则已经被人们剥了下来,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玉米粒。农户们都裂开了嘴,笑了。杨峥也是笑了,这种大唐的新生作物吃起来虽然味道并不鲜美。但是给身体带来的营养价值大不一样,不少关中农民吃了玉米之后。身体感觉明显不一样了,身体更加有劲儿。干起活儿来也不轻易就饿了。现在玉米的产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一旦产量激增,到时候还可以喂养牲畜,那家伙,喂出来的牲畜肉质超好,绝对会是人们的最爱。

空间杂交稻谷就更令人们高兴了。这种杂交水稻的产量也非常的大,亩产轻易便会破千斤。晒干了的谷子被人们纷纷用马车拉往各自县府的国库粮仓,作为征购粮。现在是个穷时代,大唐还要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因此对粮食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即便交了征购粮,现在家家户户依然还是有大米饭吃,农民的积极性便得到了保持。据说现在长安市场上的米价已经大跌了,一文钱便可以买一斗米,可怜的粮商们,大概已经哀叹生不逢时了。由于李世民还没有对粮食出口解除禁令,这些粮商要想从中渔利,那就得多动脑筋了。

洋芋则被李世民全部收入国库,准备明年大面积推广,让大唐的粮仓更加丰满。这玩意儿除了李世民在宫里做了一顿土豆烧排骨之外,别的人都没得吃。物以稀为贵嘛,等到了明年秋收,嘿嘿,那就好看了,这家家户户到时候都能吃上。杨峥的空间里倒是种了一些,现在也收获了一千多斤,这还是杨峥偷偷从郭村顺进来的。空间里的产量是地球上的两三倍,这玩意儿明年才是大丰收之年。

看够了关中地区,杨峥再看塞外和西域两个刚刚兴起的省份。两个省种的麦子、大豆居多,这些作物获得了大丰收,即便是游牧民族,现在也开始对农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了,听了杨峥的话种了玉米的人,个个笑歪了嘴,塞外的土质尽管不如关中地区,但在云河的滋润下,依然大丰收,玉米的亩产突破20石大关。只是可惜种子太少,明年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份了。

杨峥地里的庄稼也被下人们收割完了,主子不在,郑三这个总管便纵览全局。杨峥一看地里已经重新翻了一遍,显然是准备重新种上什么作物。现在代国公府根本就不缺吃的,就连代国公的俸禄就足够他们这一大家子吃了,何况这地里还这么多产呢。

塞外和西域收获颇丰,新加入大唐的唐人都安分了,有吃有住有牛羊,这种生活是他们想要的,再加上气候还这么好,谁要是想离开那简直就是脑残。

现在塞外省的人口已经突破了300万,西域的人口则为500万,已经具备一省的规模了。这也让两个省的官员长松了一口气,尤其是马周和刘保,都是草根出身,一开始是不被朝廷上那些大员看好的,现在出了政绩,总算腰杆子硬了许多。

这不,两人的奏章一传到长安城,李世民笑了。

李世民最近这个月整天都笑容满面,粮食大丰收,百姓富足。民生一道,李世民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大唐百花齐放,教育、医药、科技更是人才辈出,大唐的综合实力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李世民自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搞得还可以。

而边关稳固,大唐疆域空前辽阔,更是对于马上皇帝李世民来说非常的满足。文武兼备,如此皇帝岂能不是千古一帝

各地报喜的奏章更是频频飞往太极宫,不是说粮食大丰收,便是说牛羊满山跑,再是水患不见了,或是小孩生不少。喜事一件接一件,李世民已经飘飘然了

现在李世民直接十天上一次朝,其他的事儿都交给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处理。

也没有大臣劝谏李世民多上朝,现在李世民正在兴头上,大臣们个个都觉得皇帝辛苦了半辈子了,也该他享受享受了,大唐诸事顺利,大家也都乐得帮李世民分享一些喜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