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带着空间闯大唐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哈,好,好金刀驸马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啊大唐兴旺指日可待你这军士下去领赏吧”

杨十八大喜谢恩道:“此乃小人分内之事,陛下如此重赏,真是让小人受宠若惊陛下,小人来的时候,驸马请示陛下向云中派遣治理地方的官员,同时禀报陛下,铁勒五部五十万人举族全迁,已经暂时落户云中地区,请陛下裁夺”

李世民笑道:“你这小嘴儿倒是甜得很,驸马出来的人总是与众不同,好了,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杨十八见礼完毕后便出了宫门,领了一锭金子,然后便回郭村去了。

李世民转而问道:“房爱卿、杜爱卿,此子连续立下如此大功,朕该怎么封赏啊”

房玄龄眼珠儿一转,继而说道:“陛下,金刀驸马立下如此大功,可封其为云中开国郡公,把云中单独设为一郡,作为其封地”

李世民略有为难的说道:“此子如此年轻就封为开国郡公,众大臣是否不服啊”

房玄龄却道:“陛下,此子封为云中郡公,那郭村就可以收回来了,郭村作为大唐的作物培训基地、牲畜养殖基地,这还不能封住众大臣的嘴吗”

李世民哈哈大笑:“哈哈哈哈,知我者,玄龄也好,既然这样,朕立即下旨,开设云中郡封杨峥为云中开国郡公不过这铁勒五部投靠我大唐,全部安置在云中郡,是否不妥啊”

杜如晦道:“陛下,臣以为金刀驸马必有良策,不然也不会贸然引五十万铁勒族人进云中郡。臣建议陛下可派一皇子前去云中郡任云中郡守,一方面锻炼皇子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安抚云中郡的铁勒族人,让他们安心为我大唐效力”

房玄龄也道:“陛下,克明说的对啊,皇子坐镇云中,铁勒必然归心,再加上金刀驸马的手段,云中郡兴旺起来,将来必然成为陛下夺取草原的跳板啊”

李世民也兴奋了起来:“好,好,朕看就这么办吧,朕心目中有两个人选,一是蜀王李恪,二是太子,两位爱卿看,该派何人去呢”

杜如晦和房玄龄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此乃陛下决断之事,臣等不敢参议”

两个大唐的精英明显看出这是李世民对未来继承人的考察了,自然不会参与其中,自古无情帝王家,立储更是一道难题,其实从封建制度来说,太子李承乾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是让李世民为难的是自己的三儿子李恪比李承乾更优秀,而且很有自己年轻时的风范,李世民是个明君,他自然也知道要给自己的皇位选择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这样才能确保李唐江山千秋万代。

可是李承乾是长孙皇后所出,这也让李世民不敢轻易换储,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爱是非常深厚的,他不愿意做出伤害长孙皇后的事情。

“哎,朕难道真是孤家寡人吗就连你们两个也都这样糊弄朕,也罢,朕也不为难你们了,就派恪儿去吧,在把岑文本派去给恪儿做长史,云州守将杜君绰做参将吧”

言罢,李世民便赶往明德殿,准备把好消息和自己的妻子长孙皇后好好分享分享

第七十二章设立云中郡

次日廷议,设立云中郡的提议摆上了廷议的日程,同时今天议的还有杨峥的封赏。

大臣们惊讶的发现蜀王李恪也上朝了

一夜春风的李世民精神依然饱满,他首先说道:“诸位,朕昨日得到边关战报,通漠道大总管杨峥又打胜仗了,这次他杀了将近两万突厥人,还俘虏了一万多,朕打算特设云中郡,封杨峥为云中郡公,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跳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不妥,杨峥年纪轻轻便封爵,一年之内又连续升了几级,臣恐此子骄气日盛,北征恐怕不利啊”

房玄龄驳斥道:“长孙兄多虑了,自古以来,能者居之,杨峥虽然年纪尚轻,可他做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目共睹,他培育出来的红薯今年在郭县大获丰收,为陛下筹备了四十万石的粮食他养殖的牲畜已经在巴蜀落地生根,要不了几年,巴蜀地区就会成为真正的天府之国再说最近吧,他以区区三千之众,击溃了薛延陀部五万骑兵,又再接再厉,屠虐突厥三万人马,如此之功,何人能做到所以,臣以为,封杨峥为云中郡公,实在是对他为国辛劳最好的奖赏”

侯君集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封杨峥为县公即可,打了两个胜仗,也并不能越级封爵啊,再说他还年轻,完全可以再多打胜仗,日后升郡公的机会还多的是嘛”侯君集现在是代理兵部尚书,所以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杜如晦却道:“侯尚书所言差矣。杨峥不仅打仗厉害,更是将铁勒五十万人全数收入大唐,给陛下增添了不少人口,将来更有可能为陛下增添了十万以上的控弦之士,陛下封他为云中郡公,我看还是轻的,如此大功,当封国公才是”

杜如晦一说出口,大家都不敢在反驳了,杨峥把几十万铁勒人变成唐人,这些草原民族一向骑术、箭术高超,而唐军虽然也有骑兵,却数量并不多现在唐军作战还是依靠步骑兵联合作战呢要不了几年,他们还真的有可能给李世民增添一只骑兵出来,唐军骑兵数量增加,到时候就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步兵了,想想唐军的铁蹄踏平草原,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也感到自豪。

魏征却在这时候开口了:“陛下,臣以为封杨峥为云中郡公不无不妥之处,杨峥所做所为,利国利民,均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场面,想想他给大唐带来的东西,封个郡公实在是太小了倒是陛下新设立这云中郡,应当马上派遣官员上任,云中郡作为边关重镇,将来更是要承载陛下征讨草原各部的重任,必须好好治理才行啊”

李恪这时候也发言了:“父皇,儿臣以为金刀驸马为了大唐,劳心劳力,功劳甚大,父皇一向善待人才,如今金刀驸马更是扬我大唐国威,此战之后,突厥人必然谈大唐色变所以这个云中郡公,父皇封得非常的在理”

魏征的发言一向不偏颇任何人,他是帮理不帮亲的,所以魏征一出口,大家都默然了。而李恪作为皇子分量也是够的,这会儿大家要再反对,也得思量思量。

李世民高兴的说道:“还是玄成和我儿懂朕,杨峥的封赏就这么定了朕设立云中郡,乃是为日后的计划打下基础,朕已决定改封蜀王李恪为晋王,领云中郡守职,明日便可赴任”

李恪欣喜的上前拜倒:“儿臣领命”这次不仅有机会一展心中抱负,更有机会跟杨峥相处,学到治国治世的很多知识,李恪心里自然高兴,更何况李世民还将他最喜欢的岑文本派给他做长史,岑文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更对治理国家和地方有独到的见解,所以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众大臣纷纷议论起来,李世民的很多决定都会影响朝廷上的风向,现在大家都在猜测为什么李世民会派李恪去当这个云中郡守。

李恪今年也才10岁,这么小就去当一郡之守,显然是有深意的。也由不得大臣们不浮想联翩。

很快,就有大臣上前向李恪祝贺了,虽然现在的太子还是李承乾,但是日后会发生什么变故,谁都难以预料

随后,李世民签署了相关文书,交给李恪,让他马上组建云中郡郡守府,然后就要立刻开展工作。

同时李世民对杨峥的封赏圣旨也一并交由李恪带往云中郡,同时,李世民的另一封圣旨则到了郭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