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技术宅系统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鲜的话题,主持人振奋精神,问:“各种怎么认识他的工作上有联系吗”

“不算吧”唯一的女航员柳晴笑着说:“我最开始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是几个部门中长得最帅的一个,所以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她的话迎来一片笑声,主持人也笑起来,说:“当然啊,卫书洵毕竟是个明星,你们看过他拍的戏吗”

大屏幕上显示出卫书洵的剧照,再次迎来观众的一片尖叫声。原本不认识卫书洵的人也不由得被屏幕上那名帅气的少年煞到了。

“啊卫书洵是明星”柳晴惊讶的瞪大眼:“在航空中心里完全看不出来”

“你们都不知道他是明星吗他从来没跟你们提过”

“没有,我想航空中心里应该没人知道这件事吧”

不然枯燥的研究生活中有什么八卦的话,是瞒不住的,因为大家都很无聊。

“那么,卫书洵在工作中是什么情况他真的是载人航空的研究员吗我是说,他那么年轻”从耳麦里听到导播说收视率正在极速上升,主持人聪明的将话题绕在卫书洵身上。

“是的。”三人一齐肯定的点头。

“虽然年轻,但卫书洵工作很认真,很努力。”柳晴说:“以前他还没调到我们部门,就经常看到他各种部门跑来跑去,每天都很忙碌。后来他调到我们部门”柳晴突然捂住脸笑起来,连旁边的袁立和宋文华都跟着笑起来。

主持人追问:“卫书洵怎么了”

袁立指着她直笑:“她当时跟主管说,能不能把卫书洵调过去协助她。”

柳晴不好意思:“因为他长得好看嘛”

观众又是一片哄笑,主持人也笑得肩膀直抖:“这真是个看脸的世界啊,那后来呢”

“卫书洵协助的是另一位同事。”宋文华肯定的点头:“他工作很认真出色,我同事说卫书洵帮了他很大的忙,他至今仍旧感激。”

“哇哦”观众又是一片惊叹,随后是掌声。

不知不觉,这场关于宇航员的采访变成了卫书洵的专场,但宇航员们毫不介意。他们不是明星,不在乎镜头对着谁,也不在乎观众更喜欢谁,卫书洵是他们的同事,在不违规的情况下,他们并不介意谈谈他的事。

掌声过后,袁立笑着说:“其实,我认识卫书洵比柳晴和宋文华早,应该是前年了吧,卫书洵特意在大晚上的跑来找我拍合照,所以当时就认识了。”

“咦当时是在哪里”主持人好奇的问。

“就是在航空中心。”

“前年卫书洵才大二吧他当时就在航空中心了”

袁立摇摇头:“具体我不好说,总之他当时就在了。”

观众又是一片惊呼,连主持人都忍不住赞叹:“那卫书洵也太厉害了,所谓的天才就是他那种吧”虽然很想问卫书洵负责哪些研究,但清楚这类内容不能问,主持人想了想,开始另一个话题:“我听说,卫书洵在上大学之前,其实是个小混混,他工作时的脾气如何”

“小混混”三名宇航员疑惑的摇头:“不可能吧,他脾气很好,很喜欢笑,又有活力,很能带动研究室的气氛,大家都很喜欢他。”

“三位也很喜欢他”

“当然。”三人点头,袁立突然看向镜头,认真的说:“其实不只是卫书洵,还有其他一直在努力的所有研究员,我们都很喜欢,很尊敬。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让大家一一认识他们,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很多,每个人都很优秀。所以大家的掌声,希望不要只给我们和卫书洵,更应该献给那些幕后的研究员们。”

他的话再次迎来一片激烈的掌声。

因为这次访谈,卫书洵再次爆红。做为明星来说,他没有主演过一部电视电影,没有出过一部专辑,按照他的演艺事业来说,他应该只能算二三线的小明星,偏偏名声已经超过一线明星。

做为一名研究员来说,卫书洵就红得莫名其妙了。他虽然参与了载人航空研究,但不过是几千研究员中的一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在科研界没有任何名声,莫名其妙就成了名声巨大的“科学家”。

在娱乐圈,卫书洵的再次爆红又掀起了当年的事,那名指责卫书洵的导演明明有理有据,都差点被骂得臭头,更别提当年落井下石讽刺卫书洵的明星,好不容易挨过半年,又被抡出来骂。

倒是张凯旗下曾经勉勉强强帮卫书洵说过话的几个小明星,当初借着卫书洵的东风小红了一把,这次又借着卫书洵的东风再来一次,纷纷表示“我们和卫书洵是好朋友,看到他有今天的成绩为他感到高兴”,于是又迎得一片粉丝夸赞。当初瞧不起卫书洵的袁媛简直气闷,原本人气比不过她的那帮小明星,两次借着卫书洵的东风,人气已经隐隐比她高,而她厚着脸皮说自己与卫书洵是朋友时,反而被讽刺为踩高捧低,因为当初她没有帮卫书洵说过一句话。

不管娱乐圈闹得再怎样,也和卫书洵没关系,他也不知道。因为他现在还被关在航空中心里。

载人航空成功后,大部份研究员开始撤离,但是一些关键部门还不能离开。比如控制台的研究员,航天器研究部等。他们必须等到5天后,宇航员们安全着陆后才能离开。

于是原本打算结束后就回家的卫书洵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郑勒,关程教授等人开开心心的收拾行李离开,还听到他们商量着去哪渡假的话,羡慕得眼睛都要红了。

a大已经开学了,他还要补考,所以再拖几天的话,他根本没时间回家玩了

可惜其他人可以先走,他好歹挂着“负责人”的名头,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

就这么心急火燎的等了5天,太空舱顺利着陆,众人急忙进行各种检测,也拿到了想要的数据,花了三天整理好,终于可以走了才怪

上面突然传来命令,一批国家部委官员为表示支持航空事业,想来航空中心参观几天,请航空中心做好相应安排。

这种杂事,当然不可能让老科学家出面,他们该休息就休息,于是收拾行李走人。接待这种事,交给年轻研究员负责就好啦

于是,差不多空了的航空中心里,被留下的不多的研究员中,最年轻的卫书洵:“qaq”

第149章最佳示范

其实卫书洵很想跑路的,但是,航空中心忙碌了大半年,所以现在能放假的都放假完了,除了必要的控制台留守职员外,其他能跑的都跑了。然后剩下的就是他们这些最后留下来回收数据的研究员了。他们基本都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干事,所以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位高权重,年纪都比较大。

然后,其中唯一一个最年轻的“负责人”卫书洵:“qaq”

就只剩这种表情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又不是西林航空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