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技术宅系统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得嫩不说,还乖巧的提着工具箱跟在三位学长身后,看着像个可怜的小跟班。几个大四学长看不过去,教训道:“你们怎么回事,东西全让他一个人拿,不会搭把手吗”

卫书洵赶紧摆手:“没关系,就一个箱子,不重。”

工具箱里除了几把螺丝起子,万用表之类的工具,就只有参赛作品,半个手机大小的信号增强器。整个箱子跟空的没两样,卫书洵的工作就是把这箱子提到赛场而已,一点不辛苦。但在其他学长眼中,卫书洵却是一副任劳任怨的小跟班模样。

到达比赛场地后,由一名大四学长带领,众人到文化馆前台报道。组委会大概也习惯了a大每年的大规模参赛,对他们早有安排,直接划出一片区域。众人各自选定一个展示台开始装饰。

电子设计竞赛赛期4天,以展览形式为主。组委会的裁判老师们根据参赛资料,心中早有成算,之后再根据实物进行评定。展览不过是一个过场,用来吸引人气罢了。四人正布置展览台时,有人送来一瓶奶茶。

卫书洵接过,满脸迷惑:“这是”

“我们南山奶茶正在做促销活动,所有参赛小组都能获赠一瓶。”促销小姐笑得很公式化:“我们在展厅门口有个促销点,欢迎各位光临,也祝各位拿到比赛冠军。”

“谢谢。”卫书洵看着促销小姐走远,又看看展厅墙上挂满的广告,道:“冠军的奖金才一万,举办方的广告费都不知道收了多少,我将来如果有钱,也要办几场这样的比赛。”

“那得等你有钱有势再说。”冯玮把一张海报贴到墙上:“快来帮忙。”

每个小组的展览台都是一个白色小隔间和一张不大的方桌,怎么装饰由参赛小组自己负责。代表学校来参赛的小组大都中规中矩的挂着“xxx大学xxx参赛小组”的横幅。自行参赛的小组就比较天马行空,各种漂亮奇特的画报,玩偶都能成为装饰品。有几个小组还搞起sy。

卫书洵的小组用的漫画海报,请广告公司画了几个武侠人物手拿信号增强器的模样,旁白字样:信号增强器,助我千里传音。

卫书洵看了海报半天,还是忍不住说:“这广告词好土。”

“有本事你想一个更好的。”冯玮道。他们都是死宅工科男,技术以外的脑子是废柴,根本想不出好的。卫书洵半斤八两,无奈摊手。

比赛头两天观者如云,各校学生都来参观,包括中学小学,纯粹把这次比赛当成科学教育课。卫书洵四人也都碰上了各自的朋友,刘永冬,孙依,冯玮三人得到的反应基本是:“不会吧,你也来参赛”

“你们怎么通过初审的”不知道是他们人缘还差还是平常低调过头以致被人小看。

和他们相反,卫书洵人缘好,在班级又一直被当成优秀学生看待,班上同学看到他,俱是一脸惊喜:“好厉害,书洵竟然能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加油啊,书洵一定能拿冠军”

孙依和刘永冬没什么感觉,冯玮嫉妒欲死,在张玲带着几个女生来给他加油后,更是恶狠狠掐着他脖子:“混蛋,你的女性朋友也太多了吧”

“她就是那位联谊对象。”卫书洵毫不反抗:“既然你有意见,我会考虑取消联谊。”

“哈哈书洵你衣领乱了。”冯玮快速松手:“我给你整理一下而已。”

头两天对参赛者而言很无聊,到第三天裁判们才正式登场。摄影机跟随,十多位裁判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审查。一是审查实物是否符合参赛资料,二是提问技术和设计构想,必要的话,还会做几次实验。

裁判们对通过初审的学生基本都抱持肯定态度,对所有参赛作品的反应都是点头赞扬,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差别,谁也不知道他们微笑赞扬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卫书洵有些担心,他们的参赛作品就是一个方型小盒子,盒子上的b线连接到手机,启动时能在无信号的山区接通信号。没有任何外放的特性,更没有视觉效果,摸不着看不到。他们总不能让裁判拿着手机跑到无人山区去测试吧

第50章意外事件

很快有三位评委来到卫书洵等人的展览位前,拿起信号增强器接入手机,拔通几个号码后,点点头。卫书洵踮着脚在旁边看,可惜看不出来。

评委大概觉得他反应有趣,笑着问:“同学,有什么问题”

“请问,能试得出来吗”卫书洵好奇的问:“这里是市区啊。”能拔通电话是理所当然的吧。

评委笑了笑,拔出信号增强器,把手机递给卫书洵:“看。”

“咦”卫书洵惊讶的看到手机上显示信号为空,他掏出自己的手机,发现是满格的。

“呵呵呵。”评委失笑:“有增强信号的方法,自然也有取消信号的系统啊,同学。”

“原来如此。”卫书洵恍然,看来比赛组委会很尽心,连他们这么一个小小的电子也特意做了信号干扰系统来测试。

电子比赛没有想象中有趣,除了几个参赛小组自制的小游戏稍微引起一点喧哗,大部分都是死气沉沉的电子产品,除了评委,外行看不出好坏。复赛结束时,评委们在大屏幕上播出通过比赛的小组。

参赛小组总共三百多组,通过复赛的只有十五个小组。第四天由评委们再进行一次技术上的比对,选出前三名。第一名奖金一万,第二名奖金八千,第三名奖金五千。后边的几位就只有优秀奖奖状。

信号增强器就技术而言非常优秀,但设计上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只拿到第二名,第一名是理工学院的小型光伏太阳能逆变器。八千元奖金只是小头,比赛结束后,有人提出购买信号增强器的技术专利,购买价格两万。

卫书洵对这方面不懂,两万在他眼里已经很高了,要知道这次的研究成本都没超过两千,当然也因为技术指导是孙依的爸爸,不需要他们付什么指导费用。

孙依当场拒绝,饶是如此也被官方重重报道了一番。虽然参赛作品有三百多个,但能真正成为商品,被商业人士看中的,也不过十多个,而且提出的购买价格都不高,大部份只有一万左右。

不说钱的问题,总之参赛的目的达成。孙依,刘永冬这两个死宅终于在同校学生中大大露了一把脸,冯玮活泼爱玩,倒不怎么需要。两万对普通学生而言还是挺多的,而且信号增强器也被评委们称赞了技术含量高,还有几家科技公司当场就想签下他们。

不过刘永冬等人全部拒绝,与同校学生回去时,大家相互交换电话号码。卫书洵得到的电话号码最多,参赛小组基本都是私人爱好小组,通常人员不够,但又不敢随便加人进来,唯恐性格志趣不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