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宦海(科举) > 第173节

第17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那些士族功勋们,则更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不过几日的功夫,雍京城便出现了好几起世家子弟为恶之事。

因着太上皇这一病,朝中的局势更是暗潮涌动。

杜允文虽然没有立即发难,但这段时间在朝中说话也是比先前更为强硬了些,甚至在内阁为着一件琐事,很没好气的指摘了季铭两句。

随着杜允文跟守旧派们的动作,朝中的官员也逐渐感觉到好似风向有些变了。

对此,孙惟德也感叹不已,对着顾云浩道:“景源,咱们也需得想好对策,准备退路了。”

闻言,顾云浩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

即便是知晓太上皇病危之事,会影响到朝局,但也总是抱着希望,只盼着不至于发生什么大的变动。

“师祖,真的是到了那个地步了么?”

顾云浩有些不死心地道:“以弟子看,当今圣上也并非是个不懂筹谋之人,说不定陛下仍有后招……”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总归还是骗不了自己。

不得不承认,萧穆言乃是一个明君,是一个极有手段和抱负的帝王。

但是即便他再有本是和城府,总归是即位才这么短的时间。

而且太上皇禅位之时,时机并不算很好。

外有杜允文、陶明哲以及顾云浩的右相师祖孙惟德三人把控内阁朝政,这三人都是在顺德一朝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华朝上下,一个个都可称为权倾半朝。

当初顺德帝在之时,都不得轻易去动这三人,只得使用制衡之术,使得三人互相牵制。

禅位之后,虽然因着元化帝启用季家和季铭,杜允文、孙惟德三人都行事比较低调,甚至杜允文跟陶明哲还借着夺嫡站位之事蛰伏,但这三人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并没有因此弱了多少。

甚至杜允文因着在夺嫡之时与勋贵世家们的牵扯,索性在元化帝登位之后,直接倒向了勋贵世家,成为勋贵门在朝中的代言人,就这么转身成为连元化帝都颇为顾忌的角色。

至于内里,元化帝的帝位也算不得很是安稳。

因着当时未免朝局动荡,加之顾及顺德帝的情绪,元化帝一时放过了平王跟蜀王。

现在平王跟蜀王都已经就藩。

所谓山高皇帝远,平王、蜀王的封地虽然不是在江南富庶一带,但也绝对是算的上物产丰富。

华朝因着户部税入不足,养兵费用一年不如一年,军队也一再精简,现在兵力拢共不过四十来万。

且这些部队因军资不足,配备的兵器也算不得好,加上一些世家子弟为祸军中,战斗力着实不高。

加上勋贵的祖辈大多出自军中,即便过了几代,但在军中仍是有些影响。

若是这些勋贵们一起约见军中的将领,说不定还真能动摇军心。

而且,平王跟蜀王的封地也都是人口众多之地,征兵也不会有多困难,若是两人真的合力发兵雍京,以朝廷目前军队的状况,却是未必能抵挡得住。

思及至此,顾云浩便忍不住感叹。

当初元化帝真不该放虎归山。

也正是当初的一念之仁,方才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却是使得平王跟蜀王成为了元化帝帝王之位的威胁。

“陛下那边,应该是已经压不住杜允文等人了。”

孙惟德叹息了一声,眉头紧蹙的端起茶碗吃口茶,说道:“景源,老夫知晓新政乃是你的心愿,但如今形势不同了,咱们就得懂得审时度势,不可鲁莽,不可做些无谓之事。”

“须知,凡事都有可能再有机会,但只要人没了,便是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说到这里,孙惟德还是有些不放心,遂继续说道:“你这孩子虽然如今是长进不少,但一直都是个不懂退让的。现在老夫告诉你,此事你必须得退让才可,你是个聪明人,应当不必我再说太多吧?”

闻言,顾云浩心中更是难受的紧。

师祖所言之事,他又哪里想不明白呢。

可正是因为想的通透,方才心中闷闷不已。

智者懂取舍、会选择,但真的到了这个时候,他又觉得心有不甘。

眼看着税改就要完成,随后便是兵事、商贸、官学等事,眼看着就要达成他富民强国的梦想,偏生在这个时候,却是要不得不退后,从新政一事中抽身,这让他如何甘心。

要知道,新政,那可是他一直极力倡导之事。

不论是从最开始殿试一文的石破惊天,还是后面对元化帝的进谏论策,抑或是费尽心力的为元化帝制定的新政细则,还有后面谋算徐景跟杜允文为新政开路。

新政,不仅是费劲了他的全部心血,更是搀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所有期望。

如今元化帝那边还未放出风声,他却是要先行抽身退后,这简直不是君子所为,更似一个小人的行径。

但顾云浩心里明白,若是太上皇那边果真是出现什么变故,以元化帝如今的手段和威望,是根本弹压不住杜允文的。

要知道,杜允文并非是孑然一人,他的身后还站着华朝上下一大半的勋贵世族。

这还不论原本就对元化帝即位心有不服的平王跟蜀王。

在朝为官这几年,他一直跟随在师祖孙惟德身后,学到了不少。

时到今日,顾云浩更是不敢以君子自居,至于什么君子、什么小人,他根本是无所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