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306节

第30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石咏默不作声,郑燮便循着他的眼光看去,一眼便见到那漆成深黑色的灵柩,并穿着黑色丧服的昔日五凤同僚们。一行人,一只灵柩,从他们面前径直经过。此刻郑燮转过身去,立在石咏面前,石咏能看见郑燮背在身后的一双手无法抑制地抖个不停。

真是对不住!——石咏心想,这莫不是上天太残忍,竟让郑燮今日刚刚抵京的同时,便知道五凤的噩耗?

郑燮乍闻噩耗,心中确然不好受,背在身后的双手颤抖了半天,眼见着五凤的灵柩被人抬上案之后,渐行渐远。

石咏强忍着心中的悲悼,想要将郑燮劝慰一番,忽见郑燮仰头向天,大哭三声,随即又大笑三声。

“五凤,五凤啊……五凤!”

此时已近深秋,郑燮那豪迈的哭声与笑声将通州码头旁树上的寒鸦都惊了起来,绕树三匝,那呱呱声才渐渐地下去了。

郑燮早已满脸是泪,却旁若无人地大声放歌,石咏听他唱道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长已矣,托体同山阿1……”

郑燮高声唱罢,脚下那步子已经迈了出去。石咏却未曾想过,与五凤感情如此深厚的郑燮,面对五凤的生死,竟然能如此豁达,如此通透。悲恸之后,郑燮已经重新迈出步伐。自然,当郑燮迈出步子的同时,五凤依旧久久地烙印在他心里,永远不会忘却。

——死去长已矣,托体同山阿!

石咏觑着郑燮的背影,终于觉得心里有个结慢慢地松了,他知道自己也该到了将步子迈出去的时候,于是他背着手挺直了腰板,仰头向天。此时此刻,他早已说不清心中到底是悲还是喜,于是只学着郑燮,仰天大笑了三声,笑中有泪,同时也就此迈开了步子。

郑燮进京以后,以书画会友,赢得狂名无数,并为允礼、允禧等天潢贵胄所赏识,板桥之名渐扬天下。

然而就在郑燮四十岁那年,他却又重回江宁参加乡试,并且一举中举。待到他中进士之时,已是乾隆元年,郑燮得中贡士,并亲赴太和殿前丹墀下参加殿试,终于被点了二甲进士第八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曾有相传板桥在殿试之际曾与新君对答,新君曾经提及一个人名,曰“五凤”。但是当事人后来都矢口否认了。只是在太和殿前提起龙凤自然都是吉兆,因此旁人认为郑燮十九是沾了“祥瑞”的光,所以才金榜题名。后来礼部有所澄清,郑燮之卷,乃是阅卷官取中,并非皇帝亲自取中。因此郑燮高中,与皇帝本人的垂青,恐怕并无直接关系。

后来新君也曾隐约提起,到底欠下了人情没还成。不过,此乃后话。

五凤下葬之后不久,京中又是接踵而至的两件白事。

先是雍正皇帝膝下幼子福惠夭折,皇帝本人辍朝,大内素服三日,不祭神,但是早夭的小阿哥以亲王之礼下葬。

福惠之丧用亲王之礼,多少惹来朝议纷纷,毕竟如今皇帝膝下数子,都是无爵阿哥,谁都没有王爵。因此幼子乍然得了亲王礼遇,朝中多少有些人看不过去的。可是福惠是皇贵妃年氏膝下硕果仅存的唯一孩子,如今不到八岁,也撒手去了。皇贵妃年氏留下的血脉,就此全部断绝。这当口儿,谁又愿意为难一个早逝的孩子,和一个伤心的父亲呢?

待到十一月,怡亲王世子弘暾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十三阿哥夫妇哪里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十三阿哥先是犯了腿疾,十三福晋跟着病了,一连数日水米不进,弘晈弘晓他们都还小,怡亲王府内院没有掌事的人。兆佳氏府上作为姻亲责无旁贷,尽数去怡亲王府上帮忙。石咏与如英也将子女尽数托付给石大娘和二婶弟妹她们,夫妻两个几乎日夜都在怡亲王府帮着张罗。

如英没有操持过王府规制的白事,开口难免容易露怯。但是石咏以前在内务府是连先皇大殡都经历过的。于是如英等闲不开口,只将不明白之处一项项都记下来,转头便教人将口信送给外院,请丈夫帮着拿个主意。待石咏指点过,如英再依葫芦画瓢,交代怡亲王府的人一一去做。她又是十三福晋一手教养长大的侄女,脸一板颇有姑母的气度。因此她说的话,怡亲王府上下无人敢违,所以弘暾的丧仪虽然繁复,到底是顺利撑下来了。

然而外院这里,出乎石咏意料的是,十三阿哥虽然犯了腿疾,可是在弘暾过世三日之后,就已强撑着病体起来理事,在外书房内处理政务,草拟奏折,几乎通宵达旦。

在十三阿哥这里,也只有用这样高强度的劳作来麻痹自己,试图忘记爱子病逝带来的巨大痛苦。石咏如何能看得下去?他赶紧趁着十三阿哥接见户部官员的间隙,去了一趟王府外书房,好言相劝,请十三阿哥顾念自己的身体。

“茂行,你的好意,我已心领,”十三阿哥从小炕桌前支起身,望着石咏,见他一脸忧急,关心绝不似作伪,心里感动,嘴角便扯动一下,想要送个微笑给石咏,没想到早已蓄在眼角的泪水一个耐不住便掉落下来。

“是我对不住弘暾那孩子,”十三阿哥在一向亲近的侄女婿石咏面前,就也不再隐藏情绪,而是吐露心曲,“当初福晋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刚从养蜂夹道出来,搬到金鱼胡同的时候。所以弘暾胎里便有不足,打小身子骨便不结实……”

十三阿哥言语中饱含对这个嫡长子深深的愧疚。弘暾出世之前,正是十三阿哥最落魄的一段时间,十三福晋更曾随他吃了不少苦头与惊吓。因此弘暾胎里便体弱,无法像其他孩子们一样学习弓马武艺。十三阿哥夫妻两个只能将他当珍宝一样放在手心呵护,小心翼翼地养大成人。可眼看弘暾才德俱佳,即将迎娶名门淑女,岂知在这个当儿弘暾撇下父母,自个儿去了。

“都怪我,怪我……”十三阿哥说到动情处,伸手捂住面孔,泪水从他指缝之间涔涔地涌出来。石咏就立在十三阿哥对面,眼见着这一位,这些年过去,已经无可避免地现出老态,白发早已丛生,甚至手上已经有些斑点——似乎在过去的五六年间,十三阿哥是以日代月地过,将原本最年富力强的那一段时光,都奉献给了他的皇父,他的兄长,留给他自己的,则是需要默默吞咽的苦楚。

“这些年,或许我的确曾做了什么有伤阴鸷,可是为什么老天爷不乐意惩罚我,而要惩罚在弘暾身上……”

十三阿哥说到伤心处,已经泣不成声。石咏在一旁听得却心惊胆战:十三阿哥这里说得明明白白,他曾经统领康熙与雍正手下那些见不得光的力量,可能确曾做过一些“有伤阴鸷”的事,康熙末年到雍正初期纷争不断,不少时候都是十三阿哥力挽狂澜,但是涉事之人却未必人人都是十恶不赦,总有无辜的被牵连其中。多数时候他们都身不由己,十三阿哥也是一样……

此刻石咏实在不知怎样才能安慰十三阿哥,将心比心,他对庭沛庭润他们也是一样,恨不得将心都掏出来给孩子们。然而他始终明白,往后这些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弘暾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这十几年,带给了父母无限慰藉,也享受了父母给他的无尽关爱,单就他这一生而言,弘暾始终是个单纯而幸福的孩子。

石咏小心翼翼地将他这点儿意思讲与十三阿哥知道,十三阿哥一时倾吐了心底深处藏着的愧疚与悲恸,到底是转好了些,随手抓了一方帕子拭了泪,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转头看向石咏,说:“茂行,我好多了。你且让我再忙上一阵,等忙过这一阵……”

正在这时,外头忽然有人慌慌张张地来报:“王爷,富察小姐……富察小姐又来了!”

王府下人口中的“富察小姐”,正是弘暾的未婚妻小富察氏。弘暾婚前过世,对她的打击,不比对怡亲王府众人要小。前次怡亲王府往外报丧的时候,小富察氏已经在父母的陪伴之下,亲自到怡亲王府来过一次,跪求怡亲王夫妇,要为弘暾守丧,当时十三阿哥不许,富察氏族人亦不愿。

眼下正是弘暾的头七,小富察氏却又来了。

十三阿哥听见这个,神情登时僵了僵,曾有薄怒,片刻后面色转为凄然,轻轻摇了摇头,道:“她又来作甚?命人备轿,将她送回马齐府上去。”

王府中人犹豫了一下,继续开口:“富察小姐在王府中门外跪着,当着众人的面,断发明志,要为世子守节持服……”

十三阿哥与石咏听着都是一惊。未婚夫故世,富察小姐的悲伤可以理解,可是这样决绝地坚持要赔上一生,这也太……

“不许——”

十三阿哥思虑良久,终于冒出这两个字。弘暾过世已经让他痛苦不已,可是他更加不能因为长子的早逝而毁了旁人的终身。富察小姐只是指婚王府,并未成婚,凭富察家世,富察小姐另择佳偶并不是什么难事。

“王爷,那富察小姐那里……”王府之人小心翼翼地请示。

十三阿哥此刻满面凄然,但是却下了决心,道:“她要乐意跪就让她跪着,总之本王的命令,不许2——”

眼下痛苦,总好过一生痛苦——十三阿哥是这么个主意,所以果断下令。

“命外面候着的官员进来,本王还有政务要办!”十三阿哥一转脸,已经又成了铁面无私、国事为先的怡亲王。儿女之事、丧子之痛已经尽数埋藏心底。

那位富察小姐也是铁了心,就此在亲王府门外长跪不起,一直到天黑,王府外掌起素白灯笼。十三阿哥始终没有松口,自始至终拒绝了富察小姐的请求。最终是十三福晋扶病出面,请富察小姐起身返家,言明若是富察小姐当真有心,便为弘暾持服一年,以全两人未婚夫妇之义。此后听凭富察小姐婚嫁,怡亲王府绝无二话。

廉亲王府中,也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廉亲王允禩抬手剪了面前灯烛所结的烛花,烛火摇曳,将对面三阿哥弘时那一张俊脸照亮。

允禩温和地冲弘时笑笑:“在河南行刺弘历的人还有两个活口,眼下落在你十三叔手中。因为弘暾的丧事,老十三怕是将此事耽搁了。但是凭老十三的脾性,这件事他一定会查到水落石出……许是他早就查出了,只是按捺隐忍不发而已。”

弘时半低着头出神,他脸上的阴影随着烛火摇曳而微微晃动。

允禩面上笑容不减,淡淡续道:“所以,与此事沾边的人,一个都逃不掉。”

作者有话要说:1引自陶潜的《挽歌》。

2小富察氏的故事出自《清史稿·列女传》:“弘暾,怡亲王允祥第三子。上命指配富察氏,……未婚卒。富察氏闻,大恸,截发诣王邸,请持服,王不许;跪门外,哭,至夕,王终不许,乃还其家持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