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224节

第22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送捷报的一听说还有赏钱可拿,自是大喜。他们这些送捷报的,奔走一天,多跑一家,就是多一份收入。来人当即大声应了便去。

石咏则还需要回去伯府内拜谢富察氏老太太,并且向长辈们告辞。富察氏老太太此刻是真心高兴,子弟出息了也是为她争脸。一时老太太便亲自随石咏一道来到伯府门口,伯府下人便放起了鞭炮。

永顺胡同这里,除了忠勇伯府之外,就是石家的赐宅,后面是瓜尔佳氏的族学,此外还有瓜尔佳氏一干族人住着。听见爆竹声,不少人都上忠勇伯府跟前向老太太道贺。

石咏随即谢过富察氏,向老太太告辞,准备离开。这一阵子椿树胡同那边事务繁多,因此将永顺胡同的人手全调了过去,如今永顺胡同这边的赐宅是铁将军把门,完全是锁着的。

石咏离开的时候,只见胡同外面泊着数座车驾,车驾宽敞,车上覆着青毡。他原也没在意,以为是伯府这边前来做客的人,便径直走了。

然而有人坐在车驾里,听见外面的动静便问:“孟大,打听打听去,这是什么喜事儿?”声音柔美婉转,很是动人。

少时那孟大打听了消息回来,一一回报,车中立时斥道:“不可能,喻哥儿去年刚过的县试,怎么可能参加乡试,想必你是打听错了,还不快去听真了?”

一时孟大回来,报称这消息是千真万确的。车中人听了沉默半日,终于道:“前些日子天气热,顾念着哥儿姐儿我没忍心赶路。现在看来,抵京的日子要是再早上半个月,就好了……”

石咏匆匆忙忙地赶回椿树胡同,发现那些送捷报的都是专业人士,早已赶到椿树胡同,送过捷报,领过赏钱便走了。石家早先得了李寿传的喜讯,早已将一应物事都准备好。捷报前脚刚走,后脚椿树胡同里就也放起了爆竹。

石喻早已恢复了精神,这时穿戴一新,走出自家小院,接受邻居和亲友们的恭贺。

没过多久,消息传来,姜夫子的另一名学生也中了举,但是名次没有石喻那么靠前,中了五十几名。但只要上榜,就足够可喜可贺了。姜夫子两名爱徒今试高中,他本人脸上有光,邻里与亲友们则簇拥着石咏师兄弟两人一起拥上姜夫子的学塾谢师。

“夫子教出了这么年轻的举人!”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就是这么年轻!人家是五六岁就跟着夫子学起的,你若是也五岁便拜姜夫子为师,你许是也能成个十四岁的举人老爷呢?”立即有人玩笑。

“切——”立即有人反驳,“人家石家的哥儿是神童,神童懂吧?神童是过目成诵,翻一遍书就会背诵,夫子讲过一句话他就牢牢记住,几年不忘。你们拿什么和石家的哥儿比?喏,没见着么?姜夫子自己的小儿子,也和石家哥儿一样年纪,一起学的,这回却只有石家哥儿中了乡试。”

众人瞅瞅,果然见姜夫子的小儿子姜鸿祯立在石喻身边,不带半点儿芥蒂,向好友道贺。

见到石喻中举,姜鸿祯和其他同窗们都只有开心的份儿,当初大家一起过的县试与府试,如今石喻已经率先中了,岂不是大家的前途都很光明?一时整条椿树胡同便都喜气洋洋的。

石咏走在椿树胡同之中,时不时就被熟人拦下,恭贺一番。他少不了与人一一应酬两句,正说着,石咏眼角忽然瞥见一个曾经见过一回的面孔,正鬼鬼祟祟地从椿树胡同外探进头。

这是孟大!——石咏陡然想起早先那个上京送礼,圆滑无比,处处打点得妥当的大管家。此人这个时候出现在椿树胡同,石咏凝神略一沉思,便记起了永顺胡同外的车驾。他立刻明白知道是什么人来了,忍不住心里暗暗得意:对方好巧不巧,捡了这个时间上京,真是妙,妙极了!这不刚好教蜀中的“神童”对比一下京里的“神童”,看看到底谁才是货真价实?

想到这里,石咏实在忍不住,仰天笑了两声,转身便走,回椿树胡同小院儿里去。

石家院里,女眷们都聚在西院堂上,石大娘陪着正淌眼抹泪的王氏一处坐着。如英则抱着快要满一岁的大姐儿,石家的大姐儿被如英抱着,小腿一蹬一蹬,见到石咏进来,便含含糊糊地“唉”了一声。

只听石大娘轻声劝王氏:“你这总算是熬出来了。不枉费喻哥儿苦读了那么些时候。今儿这是大喜事,快把眼泪收了。待会儿我们娘儿几个,一起陪你到伯府宗祠里祭告祖先。你教养出来的哥儿,这点年纪就得了功名,你是石家的有功之人啊!”

王氏听了这劝,总算将眼泪稍收,哽咽着说:“我只要一想到喻哥儿吃了这么些的苦,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我这心里就……”

石大娘赶紧往她手里塞帕子:“好了好了,可千万别再哭了,一会咱们还要出门!”

“娘!”石咏招呼一声自己的母亲,给石大娘使个眼色。

石大娘会意,干脆让如英抱着大姐儿坐到王氏身边来,自己则随着石咏一道从正厅里出来,站在门外廊下。石咏将他猜测是四川来人的事儿与石大娘说了,石大娘听了呵呵冷笑,说:“看来喻哥儿给那边准备的见面礼着实不错啊!”

石咏点点头,道:“确实是日子赶得巧。”

这日子,实在是巧极了。

不过看起来孟氏那边还是谨慎的,晓得先打探打探石家的情况。若是他们今儿个直接大喇喇地带着自家“神童”上门,甚至还在伯府老太太面前吹嘘几句,回头喻哥儿直接中个举,那边可就好看了。

“我估计这下子那边不会再拿哥儿的‘神童’说事儿了,毕竟再怎么神,也神不过二弟去。”石咏提醒母亲,“但是今日天色已晚,须防着他们……”他附耳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两句。

石大娘登时点头,道:“一切凭你安排!”

她回过头去,望着坐在正厅里的王氏,说:“弟妹,喻哥儿那边谢师怕是要谢一阵子,天也有些晚了,不如咱们明儿再回伯府?”

王氏没有不答应的。

椿树胡同这边继续热闹着。果然,到了傍晚时分,伯府那边来人送了富达礼的便函过来,说是石咏二叔石宏武的另一房“妻室”孟氏抵京,要求石家开一下永顺胡同的赐宅,好让她们一行人住进去。

石咏摸着后脑笑得很开心,如英抱着大姐儿出来,好奇地问道:“茂行哥,什么事这么喜兴?”

石咏点着头说:“得亏咱们之前将永顺胡同的人都调了过来,将那边的屋子锁了。否则旁人借着咱家人的名义,直接就住了进去。咱们也不知道啊!”

如英纳闷:怎么会有人借着石家人的名义,直接住进永顺胡同的赐宅里去?

她皱起眉头,大姐儿见了,就格格笑着伸手去抚母亲眉心之间,一只肉乎乎的小手在如英眉心蹭啊蹭的,如英立时就不敢再蹙着眉了。

石咏当即将伯府那边来人叫过来,也亲手给富达礼回了一封便函,信函上说:此前二叔曾经来信,没有一字曾提及孟氏来京。所以这孟氏过来也着实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今日石家忙于为石喻庆贺,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法子动身过来,查验来人是否真是二叔在蜀中讨的二房,向大伯致歉。石咏又写了请富达礼不要担心,明日他们全家回石家祠堂祭祖,必来的。

他将便函交给来人,这次过来的是伯府管事石安,见石咏只是回信,一点儿行动的意思都没有,忍不住问:“大爷,您这意思是……”

石咏答:“书信上已经写明,大伯父知道怎么处理的。”

他看石安神色不定,又笑道:“大管家,人家千里迢迢来京,想必备足了盘缠,住一晚客栈又没有什么大碍。你替旁人担这闲心作甚。听我的,等明儿个,我们一家明儿个都回永顺胡同。有什么咱们当面说便是。”

石安一早认得石咏,知道自家主人的这个侄少爷是个说话实诚,说到做到的。当下便拿了信函回到忠勇伯府。富达礼看了信,暗笑了一会儿,便直接告诉孟大,说是今晚不行,让孟氏一行人等明日。若是不方便,他可以帮着在城里找客栈。

第290章

孟氏自认是正牌石家太太, 一心想直接住进石家的宅子里,再慢慢争这谁大谁小的问题。她原本想得很好, 伯府那里和石家长房都是打点过的, 看在她膝下两个孩子是石家血脉的份儿上, 应该会接受她们。却没想到头天晚上就碰了一鼻子的灰, 石家根本就没开门。而忠勇伯府的当家人富达礼也是滑不留手,当他说出可以帮忙找客栈这话的时候,孟氏便知道今晚没戏, 只能等明天。

等到孟氏的车驾缓缓驶离永顺胡同的时候, 孟氏轻轻一挑车帘,只见石家的赐宅屋宇连绵, 规模不小。孟氏便越发心热, 心想,也不知那家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这么堂皇的屋宇, 又是御赐的, 石家竟然舍得不住,要住在外城。

“算了,先找一家干净的客栈, 住下再说。”孟氏吩咐孟大。

孟氏带着她与石宏武所生的一子一女, 另两个丫鬟,两个仆妇,并孟大在内的四个男仆。一行十一人,当晚便不得不在客栈将就了一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