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科举官途 > 第122节

第12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雪容甜甜一笑,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自信道:“夫君自有朝堂之事要忙,至于这种些许店铺小事,就交给妾身。”

人的精力着实有限,无法面面俱到,之前林清在翰林院里时还能帮着林三牛一起出谋划策,现在却是根本无暇兼顾,如果有秦雪容相助,绝对是解决了林清绝大部分的后顾之忧。

次日一早,林清就按时去点卯,果然不出他所料,公务已经堆了满满一桌,贺卓凡一见林清过来了,就马上跟了过去。

原本林清以为贺卓凡是要和他汇报这三日的工作,没想到贺卓凡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刚刚得到的消息,高首辅的父亲前日夜里去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者:参果宝

高明远作为当朝首辅, 年逾五十, 他的父亲也是七十多岁了。人到七十古来稀,其实他父亲这个年纪去世, 在这个时代来讲已经是喜丧,此时之所以大家都如此震惊和关注这件事情, 全因为此事涉及到高明远是否需要丁忧。

朝廷规定,无论是何官职, 只要得知父母去世的那一刻开始, 就需要回到祖籍服丧,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便是丁忧。

这是所有官员都非常头疼的一个局面,如果自己本来就没有在皇帝心中挂上号, 突然父母离世, 那么等到近三年过去后,朝堂之上早就瞬息万变,哪里还记得你这号人?况且丁忧后, 朝中的活还是要有人干啊?所以往往你前脚走,后脚就有人顶上。虽说丁忧后按理可以官复原职, 可是若是人家干的比你好, 你凭什么叫别人让位?只能听从吏部的安排,继续等待安排职位,如果恰巧最近还没有什么空缺,那就得一直等着,或者就去一些别人不想去的冷门衙门。

甚至有一阵子还在官场中流传了一个真实的笑话, 说有一个老进士,考了二十年,好不容易在四十岁那一年考中了进士,那年机遇也好,各方打点之后被派到了一个鱼米之乡做知县。原本四十岁入官场还算不错,好好干个几年也是有希望的。谁知道此人在上任途中就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立马打道回府守孝三年。三年后早就物是人非,他废了老鼻子劲,等了两年才又盼到了一个好职位。结果还没出发上任,又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好么,三年复三年,此番折腾下来,他都差不多近五十了,因为服丧期间需要结庐搭草棚在墓地旁边守孝,一日三餐也要粗茶淡饭,每日里披麻戴孝以示其诚,不许宴饮、不许歌舞,如果有孩子是在丁忧期间出生的,那会被世人嗤笑,认为其守孝不诚。所以此人连吃了六年苦头,又因为心心念念官场的事情,彻底把自己的身体也给搞垮了,直接给吏部递交了乞骸骨的奏折,告老还乡了。

大家在说起此事的时候,都带着些玩笑的味道,可是此事若是落到自己身上,那就实在不好笑了。

有些高官确实能力出众,不可或缺,那么皇帝就会“夺情”,所谓夺情就是让官员不着公服、素服治事,继续在官位上待着,只是做出守孝的姿态而已。

这样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守孝之间的矛盾,御史为了免于在官位上做的好好的,突然被取消做官的资格,从唐以来,很多官员就想出了“请求夺情”的法子。毕竟这样的主意肯定不能自己大喇喇的对皇帝说“请给我夺情,我不想丢官位,我还能干。”这样的话一传出去,什么官声官名都没了,所以便流行起了中低阶官员拜托自己的上峰或者高官,去写折子挽留自己,让皇帝夺情的办法。

这样的方法初始还奏效,到后面就慢慢成风,这就非常不符合以儒孝治国的方针,于是上一任皇帝,也就是永康帝他爹,亲自下批文,不准官员再上请求夺情的折子,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准。也就是说只有皇帝乐意夺情才给你夺情,不乐意那就乖乖地回老家守孝,别让老百姓指着鼻子骂你们这群昏官就知道栈恋权位。

照理来讲,高明远作为当朝首辅,位高权重,是百官中的头一号的人物,自然不是什么可有可无之辈,反而对着整个朝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不说别的,如今朝堂派系就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派是高党,一派是黄党,还有一派是以永康帝为首的帝党,其余不站队的人如今也没有拧成一股麻绳,不足为惧。这样的局面,虽然做不大一家独大,但是彼此之间互有掣肘,其实也比较稳固,毕竟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永康帝是个爱做甩手掌柜的,这个局面也是他乐于见到的,自然不想轻易打破这种平衡。不说高明远个人的能力,就是光说这一点,永康帝也会夺情。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这消息传的太快了!

高明远的老家在江西庐陵,按照正常的传信速度,这个消息若要被蔓延出来,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如今只不过短短两天,高老爷子前日夜里去世,今日就连工部上下官员都知道了,这是何等快速的消息传递速度!

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界的信息时代,消息的传递几秒之内就可以从地球的一端到另外一端,如果没有有心人在暗地里作祟,或者说有心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那么就不会在高明远还没做好任何准备之际,就马上将这枚重磅□□给扔出来——这明显是想打高明远一个措手不及啊!

要知道林清还没有在朝堂中安插任何眼线,如今他掌管的营缮清吏司弄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来不及,摊子还没法铺那么大,那么贺卓凡现在知道的消息,基本上就是满朝官员都知道的消息了。

“那高首辅这边和皇上这边,近日有任何表态吗?”知道这个消息的瞬间,林清心中已经转了几个弯,但还是要问问清楚如今的具体局面到底是怎么样的。

贺卓凡脸色也有点凝重,显然情况不容乐观:“因为事发突然,高首辅那边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是门庭高挂白幡,家中所有人都披麻戴孝、哭声震天,高首辅第二天就递折子上去,请求辞官丁忧。只是同时朝中也有很多大臣也马上上折子赞扬高首辅为百官表率,至孝之人,请求皇上褒奖高首辅并且准许他这片孝心。”

林清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关窍。果然他一开始认为的消息传递太快是一个关键点,就是因为高明远来不及布置,也没有办法私下里和永康帝打招呼,然后其他人早就已经为了这个事情蓄势待发,甚至朝野之中已经有了舆论,那就逼着高明远不得不离开官场,丁忧回乡啊!

要知道朝廷规定,但凡父母去世,必须立刻上折子请求丁忧。一般像高明远这样的高官,都会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后和皇帝打好招呼,君臣之间来个几去几留,否则一个不小心君臣之间没默契,演砸了就难以收场了。同时原本高明远也可以有时间联合他的势力,制造舆论导向,往他有利的一面去营造。要知道虽然夺情能保住官位,但是于名声上毕竟是有碍的,以后若是处理不好,这一点就可以成为他政敌攻讦他的地方,也会是他从政生涯中的一个污点。

但是如今,高明远根本没有时间去布置这一切,朝野之中的舆论都在赞扬着高明远至纯至孝,如果高明远最后没有辞官丁忧,那么要么永康帝会留下一个不体恤臣子、刻薄寡恩的名声,要么高明远的名声会完全毁于一旦!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孝”字在封建社会中的力量,要知道很多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这个“孝”字,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么就算他做了再多为国为民的事情,他都不会在这个时代被歌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