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天子掌中宝 > 第9节

第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面赵婳却撩了帘子进来,原有些冷淡的脸上,今儿个也多了几分笑意:“瑜妹妹这是在打络子呢?”

阿瑜见她来,心里也挺高兴的,于是笑道:“是啊,闲来没事,打着玩玩,姐姐要不要一块儿打?”

赵婳轻摇臻首,微笑道:“算啦,其实我不大喜欢女红,我这手艺也只勉强够看的。”

赵婳又扬扬手中的书册,对着阿瑜笑道:“你瞧,我带来甚么?”

阿瑜微微偏头,又睁大眼睛惊喜道:“这不是《陈十三娘传》吗!听闻是时下最行的书册了,姐姐是怎么得的!”

赵婳给她逗笑了,伸手捏捏她的脸,只觉触感细腻滑嫩,把书递给她道:“我有个丫头,她表姐家周望家的手下办事,我偷偷使唤她给我买来的,你可不准说出去啊!”

阿瑜捧着书,乐呵呵道:“不会不会!我盼着这书好些时候了,只我在府里头,又不好开口叫下人去买杂书,我这日思夜想的,本以为再看不见了,不想姐姐竟是我的福星,给我带来了这么个好东西!”

她最近很爱看些侠客传记,只总发现男侠客比女侠客多,偶尔有一两个女侠,还总是为情所困,比不得传闻中的那位陈十三娘,虽为女子,却比男人刚毅果决许多,如今有了她的传记,怎能不渴盼。

赵婳陪着她看了一会子,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阿瑜又让厨房送来些糕点果子,这样赵婳便不用单陪着她用清粥小菜了。

用了膳,赵婳才准备告别了,她抿了唇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阿瑜不在意道:“姐姐请讲。”

赵婳叹口气,坐在床沿上看着阿瑜,歉疚道:“我那继母上趟所作所为,我亦觉得相当愧疚于你。我妹妹的确需要好生管教,我爹也把她禁了足,往后她必不敢再烦扰于你。我……只想同你说声抱歉。母亲她本也想来与你说声的,可她病倒了,连起身都困难……”

阿瑜之前便猜到她的来意,于是笑眯眯道:“没事的,我那日语气不好,只因着实在太过惊怒了,现下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妥当。至于蕉二奶奶的事体,我便当是不记得了。”

阿瑜听赵婳一开头那声“继母”,心里头便知她心意。既梅氏嫁进来做了续弦,那赵婳再直白口称继母,便有些不敬了,但这番事体一过,她大约也是真没法忍耐梅氏的作为了吧。

不过阿瑜是真不在意,并非她太过善良,只是阿瑜也晓得,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这种人和事忘了便好,又何苦再与那些人纠缠,反倒伤了自己的心境。

她虽是从小给爹爹娇养大的,却懂得最基本的人□□理,为那些人伤身费心,还不如自己多看些书,多用几块精致的糕点。

赵婳于是离开了,并与阿瑜作约,说是隔天还要来看她,阿瑜也笑眯眯地应了。

天色快暗下来时,外头佩扇报道:“姐儿,媛姐儿来瞧你了,需不需放她进来?”

阿瑜在鱼油灯下美滋滋地翻书,随意道:“不见,说我睡着了,叫她回去。”

佩扇点点头,又去了厅里,对赵媛道:“咱们姐儿原是在看书,只看着看着,便睡着了,您不若明日再来罢。”

赵媛心知阿瑜这个点不可能睡觉,明摆了就是不肯见她,于是冷冷道:“那我明日再来。”

等到第二日,赵媛来了,阿瑜想了想还是没见她,只说自己不爽利,怕连带着坏了赵媛心情。

赵媛面无表情转身就走:“……”

等到第三日,赵媛想苏宝瑜再不见她她就直接打道回府再也不来了,可阿瑜却见了她。

赵媛使唤丫鬟把礼放下,皱眉道:“你前些日子是怎么了?如何我上门你还不见!现下我瞧着倒也没什么嘛。”

阿瑜懒得搭理她,翻了书道:“嗯。”

赵媛气得脸绿,又道:“上次宴上,我娘不过指点你几句,原是好心的,你若听不进去,那便不需在意了。”

阿瑜:“好。”

赵媛又皱眉道:“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没人教你这方面的礼仪么?”

阿瑜:“在呢,你说。”

赵媛:“……”

她们这般牛头不对马嘴地讲了大半个时辰,赵媛终于受不了,留下了礼儿灰溜溜走了。

阿瑜继续美滋滋看着书。

夜里,喜鹊正给老太太拆卸钗环,老太太合着眼,缓缓道:“二儿媳可有去瑜姐儿那头啊?”

喜鹊回道:“二太太前两日便病了,一直没能下地,倒是媛姐儿去了趟瑜姐儿那头,还送了根参。”

老太太皱了眉道:“依你看,这二儿媳妇是没听懂,还是装作没听懂?”

喜鹊微笑着给老太太脑后盘了个简单的发髻,柔声道:“奴婢哪里能揣测得了主子的心思?不过二太太是个聪明人,您那话都说到这份上,若是听不出来,也太过……”

老太太被喜鹊扶起来,走到窗前,透着纱窗看着外头朦胧一片,淡淡一笑道:“你看这事儿怎么善了?”

喜鹊想了想,提个建议道:“老太太是二太太的婆母,若是您说的话她都不听,却也不会受到惩罚,那您的威信又何在?”

老太太知道她说什么,笑道:“不只是我,你要知道,让她去道歉,是最简单的解决法子。若是她不肯,老婆子想啊,即便是茁儿也不会饶她。”

喜鹊微微一笑,服侍老太太就寝。赵茁赵二爷,向来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人人都要赞一句好儿,可他的性子是真的好么?

第14章

赵茁是大房的庶出子,乃是当年老王爷与通房所生的,不过他自小便养在老太太膝下,旁人都道他们母子俩亲昵,同亲生的没两样。

可府里的老人都懂,不是亲生的又如何能掏心掏肺地疼?

多年前老太太因着外出皇觉山礼佛,偶染天花,那时赵蔺随老王爷在军中,只有赵茁便没日没夜地陪在老太太身边,直至她退热安康。

老太太这一病醒来,便着实感叹起赵茁的赤子之心,与他更是亲密无间,还亲自出面,为他娶回了江氏这个世家嫡女为妻。

王府中二房走官路,大房继承家业,赵茁身为庶子不敢求家族给多大脸面,于是走的便是商路。因着有衡阳王作亲哥,他的经商之路是无比顺畅,至少在衡阳这大块封地上,并无人敢明着不买他帐。

而赵茁经商顺利之余,每季还都不忘给老王妃,孝敬许多银两珠宝和稀罕的古董物件,又给赵蔺送去各样古籍书册。况且不说老太太这体己颇丰的需不需要这些绫罗绸缎金银玉器,赵茁孝顺老太太,不啻于是在变相讨好衡阳王,故而赵蔺从不出手阻他财路,而老太太待他的家眷也都十分宽容。

只这次老太太对着江氏,却大发雷霆,一碗茶劈手就往她头脸上泼。赵茁消息灵通,得知了这消息便吓了一跳。他向来做事小心翼翼,自问从不与人为恶,不知嫡母这次是怎么了,才这般大发雷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