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乱世生存攻略 > 分节阅读 75

分节阅读 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征的鲜卑人边打边撤,自然比不过一路追击的吴君翊。

但,张继才那边,战况难免会吃紧。

正是因为想到这一点,吴君翊一路急行军,战场都顾不上打扫,为阵亡的将士收尸后,将缴获的奴隶百姓都送到收复的城池,补给完毕,立刻继续北上。

也好在后面有沈瑜为他料理残局,派兵驻守收复的城池,安抚百姓,排除奸细。换做是他人,他也不可能这么心无旁骛地追击。

最终,在九月,再度击破鲜卑骑兵后,吴君翊和张继才的军队终于汇合了。

这么多年,汴州的士卒都被斥为叛军。尽管吴君翊之前下诏赦免他们的罪过,但偏见持续了那么久,双方相见时,尴尬还是依稀可见。

吴君翊扯着马缰行至阵前,高声问:“讨逆大将军梁王何在?”

他以封赏的官阶相称,主动表达善意,几乎立刻有人应声答道:

“罪臣张继才在此,拜见陛下!”汴州士兵散开露出一条路,一虎背熊腰,肤色黝黑的男子单骑而来,在距离吴君翊百步远的地方停下,跳下马,匍匐上前,三拜九叩。

“张将军战功赫赫,何罪之有。不必多礼,快请起!”吴君翊也下马,一把拉起张继才。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人物。张继才十分顺从地起身,低头垂眸,任他打量。

张继才身穿盔甲、披风,但是还是能看出他十分健壮,身上有多处疤痕,这是久经沙场的凭证。他的动作顺从,但无论是五官还是神情,都带着一股气势汹汹,桀骜不驯的味道。这才是这位叱咤北方二十年的枭雄真实的面目。

邓先也向前几步,张继才似乎注意到,看向他,嘴唇动了动,没有出声。邓先主动道:“张大人,好久不见了。自旧都一别,已经快二十年了吧?”

“源甫……”张继才脱口而出,叫得却是邓先的表字。那一瞬间,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似乎露出了一种难过的神情。不知是为旧日时光,还是邓先口中的“旧都”。可这伤感瞬间便消失了。他冷硬地点点头,说:“是啊,二十年了。”

邓先站在吴君翊身后,不再言语。

张继才突然向前一步,单膝跪下,行军礼。“陛下既然亲身至此,汴州十万将士,当任您差遣。”

张继才如此干脆地交出军权这是他人意料之外,却是吴君翊意料之中的。他点点头,没有再急着叫张继才起身,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汴州将士补给可还充足?”

“冬衣都有,倒是军粮有些不足了。”张继才回答。

吴君翊立刻转过头跟邓先说道:“分给他们军粮,待整顿完毕后,继续西进。”

这个命令却让张继才大吃了一惊。他知道,这支军队一路奔袭,几乎没有休整过,而且马上将要入冬,他本以为他们要先回汴州修整,谁知吴君翊却要立刻攻打夏州。

可是对于这个命令,邓先只一点头,并无二话,显然接受良好,而他扭头吩咐时,跟随吴君翊前来的骑兵也毫无犹豫,各个斩钉截铁地回答:“是!”

张继才心服口服。

原地修整两日后,这支大军马不停蹄,再度开往代国国都,大齐昔日的领土:夏州。

第105章 第 105 章

沈瑜虽然留在邓州,但是来自各方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传到他耳朵中。

好在,其中大部分都是捷报,不管是来自东边还是西边。

吴君翊北上与汴州军汇合后,势如破竹地攻占了夏州及周边代国的大半领土。如今鲜卑王族四散而逃,骑兵机动性高,在北方乱成一团散沙,正是吴君翊趁机收复北方失陷多年的十六州的时候。

西鲜卑终于也没坐住,果然趁机发兵偷袭蜀地。好在自从京城动兵以来,沈荣日日担惊受怕,等的就是这个。如今龙州士兵、粮草充足,他只需命人祭上火铳、火炮,固守不出,就足够了。

吴君翊命人派遣到蜀地的援军终于排上了用处,凭着龙州的天险和火器,他们已经给鲜卑士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何况这种骑兵难以施展的地方,正是吴君翊训练已久的□□步兵大放光彩的时候。

结局自然不言而喻。西鲜卑的军队也没有支撑太久,且战且退。

十一月的时候,沈瑜收到了吴君翊的来信,邀他北上前往旧都,商议征伐一事。同时,也是邀请他一起过年。

这个年,他们注定要在外度过了。

大军在北方,一连收复了十余座州城,正要安顿流民。吴君翊还在圣旨中隐约透露出迁回都城的意思,正有无数繁忙的实务等着人去承担。因此,沈瑜毫不犹豫地应下,把一应事务交与通判,收拾东西准备北上。

昔日的京城,恢弘大气。沈瑜只在孩提时代来过一两次,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即使他已经在南都生活了多年,他也无法忘却,提及京城二字,那城墙是心中永恒的记忆。

祖父,父亲,我回来了。他在心中默念。

京城的不少建筑在战火中遭焚烧毁坏,张继才入驻后,一直忙着练兵作战,也没有闲暇修葺。不过,这些痕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淡。吴君翊已经下令修补城墙,下一步就是宫城,和周边的寺院等建筑。

就在这记载了大齐所有屈辱,不堪,和振作的城墙前,他们终于相遇了。

这一年总是聚少离多,可是每次相遇时,沈瑜的喜悦都是如此真挚。他看着那个骑着黑马在队伍最前方,玄袍金冠的人。时光没能带给吴君翊的改变,战争迅速给了他。他的个头仿佛又蹿高了一点,黑了点,也壮实了一点,双颊瘦削,显得更加挺拔。眉宇间除了帝王的威严,也开始有属于沙场的凌厉。

沈瑜一直深信不疑:吴君翊将会在史书上大放光彩,然后千古留名。

更重要的是,吴君翊还如此的年少,有无限的前景。他懂得与官员的相处之道,懂得恩威并施,懂得任用贤能,更难得的是,他还懂得百姓疾苦,懂得悲悯。

沈瑜为有这样的帝王,这样的爱人,感到自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