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乱世生存攻略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铿锵有力,却又重若千钧,是他写的最艰难的一幅字。但写好后,他便走出了犹豫不决,立刻叫人发出这道手书。

然而吴君翊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发出的手书却并没有派上用场,天亮不久后,同州的奏报再次送到:

“陛下!陛下!同州解围!”

“怎么会!?”吴君翊陷入诧异。按照张珏的奏报,他这会连汝州都还没赶到呢!

难道是……

“是张大……叛臣张继才!”李起险些错说成张大人,他心惊肉跳地觑着吴君翊的脸色,吴君翊却根本没注意到他一瞬间的口误。

就在昨日傍晚,张继才挥兵向西,直捣代国王都!

也许是张继才蛰伏太久,连东鲜卑都忘了这个老冤家,南下时国都空虚,正给张继才送上门!

如今的代国也不再是当初草原上游荡,四处迁徙的东鲜卑了,此次东鲜卑的首领并未亲自率兵南下,他和他的妻儿都还留在王都!

听闻王都受袭,围城的鲜卑军队再受不住,立刻撤走大部分军队回去救援了。同州的压力大大减轻,成功熬到了这一天。

“张继才!”吴君翊震惊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对于这个人,吴君翊的感情一贯是很复杂的,少年时自然是把他当叛贼,嫉恶如仇、恨之入骨,可是张继才和鲜卑打了这么多年,从没退缩过,邓先等人对张继才的欣赏和某些赞许之词,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吴君翊的态度。

但即便如此,吴君翊也没想到张继才会出兵,完全没想到。

他们当然可以说张继才袭击代国是趁火打劫,可是如果他真的想坐收渔翁之利,就该等到两败俱伤时,这时候出兵,客观上,无疑,最大的受益者是大齐。

但,这些都只是心里一闪而过的想法。吴君翊立刻做出反应:“重新下令!叫张珏立刻入同州,把军粮带去解围,准备谈判!”

被围城多日,同州只怕接近断粮了。说来,这还要感谢沈瑜,否则,往年各州粮仓也没有那么充实。

吴君翊轻叹一声,立刻又招人前来商议和谈。东鲜卑之所以还留下部分军队,就是想趁火打劫。吴君翊明白,鲜卑人只是想捞点好处,譬如西鲜卑,明摆着是没有卖力大,否则不会被两州夹击就退兵,如果他们再挥师重来,同州绝对吃不消。

所以还是要议和,要进贡。

大臣们再次急匆匆进宫,本以为同州沦陷,听说是张继才出兵解围,才长舒一口气,可他们看到的,却是比同州被困时还要肃穆、冷峻的吴君翊。

“再给朕两年……”君臣之间所以难以言明的话,都被吴君翊浓缩成了这一句的意犹未尽。

两年,最多只要两年,大齐一定会将今日的憋屈如数奉还!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会到这位年轻帝王的怒火与抱负,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沉默,接着,就冷静地讨论起议和。

在宣大臣入宫时,吴君翊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数字跟他们稍作讨论,便分别致书两州,给出指示:增加进贡,东鲜卑少于西鲜卑。

吴君翊还记得南凉那位热爱儒学的王子殿下,特意给他修书一封,追忆从前京城会面时两邦友谊,谴责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

说到底宣庆之盟还在,是鲜卑人先撕破脸了,这种理由不利用白不利用。而且东鲜卑大部队还被张继才牵制着,这时候不欺负它一把就是傻子了。有意见?有意见最好,吴君翊巴不得东西鲜卑互相看不顺眼,打起来才好呢。

张珏肯定不是傻子,他带着援军入驻同州,气势汹汹派使节谈判,大肆指责西鲜卑撕破盟约,双方拔刀子就拔了许多次,最终又因为不能打起来,各自忍耐。张珏到底,还是尽力把那个数字又往下压了一些。

至于朝中某些“没有骨气”、“割地赔款”的指责,吴君翊是眼不见心不烦,不听就好。战争刚结束,事情还多着,有功之士要封赏,碌碌无为之人要治罪,战死的士卒,更要厚葬,发放抚恤。

比如沈荣,正好补上空出来的龙州知州一职。

吴君翊还宣布,士兵战死、受伤,均可因功得田,免赋税。

这样抬高士卒,文官们自然有所不满,可是他们忘了,如今的吴君翊已经是经历过战争的铁腕君主,早不是刚刚继位,还需要看人眼色的少年天子了。

所有上书非议的人,通通被贬谪、免官,或者流放戍边。用吴君翊的话说就是:“既然有意见,卿家不妨亲身一试。”

越是有所不满的人,越是看重自己身为文官的清誉体面。看到吴君翊这样的处置,他们顿时就老实了。

六月,沈瑜奏折入京:首批市舶司派出的船队已经返回,带回的金银财物一并抵京。

第98章 第 98 章

在沈瑜的要求下,市舶司派出的第一批船队没有走太远。他们按照卢家人的指点,前往婆罗门国,途径多地,售出货物,收购当地特产。这些小国大多缺少农耕工具、纺织品,而他们用来交换的都是珍珠宝石,特别是金银矿产等,之后船队满载而归。

商船返回,沈瑜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赶到东莞县码头。按照规定,在商船到达后,市舶司要第一时间检查货物,

沈瑜、卢宁也跟随他们登船。

船上的士卒、商贾能够平安归来,都激动不已,这会盼着早些回家团圆。沈瑜也没有难为他们,很快叫人查点完毕。装货物的箱子打开,满满的金银财物。跟随沈瑜前来的李通判都看懵了。

沈瑜却还镇静,关上箱子道:“可以了,官府的是哪部分?”

按照之前的约定,市舶司抽取十分之一的市舶税,而沈瑜派士卒护卫出海,多收一份。可以拿到五分之一。卢宁痛快地把官府那份分出来,琳琅满目,也让人看花了眼。

沈瑜当日在禁中,也被吴君翊拉去看过内库。建宁帝给吴君翊留下的内库,钱是没多少了,历代传下来的珍宝古玩却还有一些,不管是玉石、金银摆件、名砚,还是名人书画等等,沈瑜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他不得不承认,西洋这些闪闪发光的玩意,的确令人瞠目。

最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木匣,卢宁接过,一打开,满满都是拇指大小的珠子,均匀光净。还有五六块宝石,蓝色红色都有,也纯净剔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