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乱世生存攻略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着他说道。

沈瑜的大脑也在飞快运转,这件事他还从没听说过,吴君翊也没跟他打过招呼。不过,当然,也是因为他这几天告病的缘故。沈瑜想到这儿,不禁自嘲一笑。

无疑,吴君翊这么做是想要重用沈荣的意思。调任蜀地,多半也是因为之前的开放马市,吴君翊想要一个信得过,又在朝廷中毫无根基的人去盯着。

“王爷与玥娘都不必担心,蜀地易守难攻,何况咱们与鲜卑还有十年合约,又新议定互市,叔叔即便外放,也是文职,不会有什么危险。”

他只用那颇令人信服的语气一气说下去,吴慕皓也跟着点头,“正是如此,小王把这番话说与玥娘,她想必能稍稍安心。”

“玥娘如今已为王妃,当以教养世子、操持后院为重。”在楚王面前,沈瑜也为妹妹分辩了一句。然后他又对沈荣说:“叔叔去了蜀地,不管做什么,只记得忠君尽职四字,如实汇报,便不会有意外。”

沈荣被小辈教育,却听得连连点头。“伯瑾说得正是,我如今这把年纪,也不求建功立业,不过是为陛下办事,尽一尽臣子的本分罢了。”

吴慕皓又说了几句忠君的恭维话,沈荣去内院探望女儿,沈瑜因是堂兄,便主动避嫌,告辞回府了。

然而拖再久,也有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沈瑜回吏部销假那日,已经做好被单独召见的准备,却突然从同僚口中获知,如今陛下事务繁忙,不便莅临武英殿,只由阁臣值守,草拟奏折后上报。

第76章 第 76 章

沈瑜站在那儿定了定神,才往武英殿走去。

不管吴君翊是为了安他的心才这么做,还是因为确实太忙了,沈瑜都为自己平白无故缺席几天感到愧疚。尤其是看到同僚们忙得热火朝天之后。

“伯瑾快过来,就等着你了!”郭逸主动地招手唤他进去。沈瑜这才发现武英殿的布局已经变了:殿内的椅子被杂七杂八绕在一起,面前的小几上各自放着一叠纸张,而非从前规规矩矩排成两列了。

沈瑜在郭逸身边坐下,颇感新鲜地环顾四周。他从前往往坐在最前,还没有这样和好友坐在一起的机会。

“是不是看不太顺眼?”郭逸悄声说道,“一开始我也不顺眼,可没办法,人一多,坐后面听不清,又不能说一句让太监传一句话,只好这样了。”

沈瑜倒是很适应这种环境。比起从前等级森严,按照品级、科考成绩排序的座位,这样的座次看上去融洽许多。即使是前辈,此时此刻也和他们一样混坐在一起,争论起来更是不分前辈后辈。

“还在讨论武学?”沈瑜瞥到郭逸胳膊压住的那张纸上的字。

“陛下准备亲自前往武学授课,检验师生。”回答的却是陈鸿鹏。

沈瑜停了一会笑话这句话。“这是……已经定下来了?”

郭逸一耸肩,一脸无奈,“没有,提出来肯定是大吵一场呗。”

“当务之急还不是这个。”看他们一转眼偏了话题,杨锋无奈地提醒他们原先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如今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巨额军费。”

杨锋话音刚落,一群人再次吵吵起来。

沈瑜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耐心地听了一会。大部分人主张裁减冗兵。毕竟如今与鲜卑停战,备军人数过多,军费要耗掉一年大半税收,甚至有入不敷出的时候,实在没必要,也吃不消。让这些兵户归原籍开垦,想必能带来更多税收。

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许多反对的声音。其中一个就格外响亮:

“张继才在东北,始终是心腹大患。不把他收拾了,谈什么裁军?”

武英殿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的确,北方的敌人是不能忽略的。张继才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传奇,转眼十年过去了,他和他的叛军依旧牢牢占据两州,虽然有一城一池的退让吞并,但既未被大齐平定,也未向鲜卑低头。

而且,谁也说不准,这个善于忍耐等待时机的老对手,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发动南下,给疏忽的敌人致命一击。

“那就裁减南部、西部戍兵。”终于有人反应过来。

可陈鸿鹏立刻泼了盆凉水,“南部没有接壤邻国,原本就不是屯兵重地,何况为防瑶人作乱,也不能削弱边防,西部地势艰险,也没有多少驻军。”

于是他们又陷入僵局,郭逸向沈瑜摊了摊手,意思是类似这样的对话这几天已经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

沈瑜终于开口了:“这样提出一个方案就立刻推翻,就没头了。不如我们先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记下来,别急着反驳。等积攒起来,看一看有没有归纳合并的可能,有什么问题再逐一提出完善。”

随着武英殿负担的职责越来越重大,讨论拖沓的毛病也渐渐显露出来。每提出一个建议都要争辩许久,尤其是在吴君翊不在的时候,这样很难推动进程。

沈瑜这番话也打动了杨锋,他深深点头,“伯瑾说得正是,我们先列举,再讨论,好不好?”

这也不是禁止大家争论,大多数人也乐得卖他俩一个人情,纷纷应下。接着,杨锋扯过纸亲手写下裁军二字。

“第一步还是清点人数,我想,既然京卫中都有吃空饷的现象,那地方的也就更多了,这些原本就是该做的。”沈瑜轻声说道。

“对对,怎么忘了这个!”杨锋立刻提笔写上。大家又绞尽脑汁想着法子。

沈瑜想起自己和陈鸿鹏都身负武艺,便顺口问道:“能不能让边民都习得武艺?这样关键时也可充军。”

“恐怕不行,清清白白的人家谁愿意充入军户,再说了……”

有个人顺口就头头是道反驳起来,沈瑜只是笑笑看向他,他便不自觉地闭上嘴。

陈鸿鹏忽然眼前一亮,“令各州县五官教授农人武艺,农闲时服役。而平日仍归田野,只在农闲时操练,这样如何呢?”

陈鸿鹏的提议突然活络了气氛,更多人跃跃欲试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干脆采取义兵制?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

“我觉得可行!陛下重设司农,教民稼穑,改进良种,如今提出义兵制,正合时宜!”

大家议论纷纷,杨锋下笔匆匆,很快便写满了几张纸。估摸着时间到了,沈瑜便叫停,让大家开始反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