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乱世生存攻略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眉想要争一争,迫不得已之下吴君翊只好承认,“这是孤向父皇求的恩典。”

于是那一天,太子殿下的功课整整翻了一倍。

下学之后,吴君翊有气无力地往柔仪殿走,身后一个人快步赶上他,正是楚王吴慕皓。吴君翊已经没精打采到懒得应付他了,正愁说什么,吴慕皓却抢先一步开口:

“我承你的情,今日的功课我帮你写。”

吴君翊讶然抬头时,吴慕皓已经转身离去了。

吴君翊突然意识到,这位因为立皇太弟风波搅得满城风雨,引来恶名无数,还被要求入宫为质,却喜怒不形于色的楚王殿下,也不过才十四岁。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19章 第 19 章

沈瑜的年假虽不如吴君翊那样奢华享受,却同样过得很充实。从小年起,先生们与家在外地的学子就要动身回家了,他们京城的学子就占了便宜,跟着放了假,可以早早回家团圆。

放假后,沈瑜的第一件事便是跟着父亲去了一趟宋府,看望卧床不起的祖父。

宋家虽也是匆匆南下,但是这些官员随着皇帝一起行动,入南都后也各自分配了屋舍。相距虽不太远,看着却比沈家气派多了。

宋沧山身体老迈,卧床不起时,最惦记的就是外嫁的女儿。如今虽暂时不得见女儿,却见到了机灵可爱的外孙,又听说外孙已经入国学读书了,还能有什么更大的惊喜呢?

老人从被褥中伸出一只皮包骨头那般细瘦的手,紧紧抓住沈瑜的骨节分明的小手,含着热泪来来回回喊二娘和瑜郎。

沈瑜也耐心地应着,一声一声叫着外祖父。听到了稚嫩的声音,两颗浑浊的泪顺着老人的脸颊滚落。

沈和也俯身行大礼,一口一个泰山大人,亲自侍疾,喂药擦身。宋子涛看在眼里,对妹妹的生活就又放下几分心。

宋夫人尤其疼爱懂事又有主见的沈瑜,还留他在宋府住了一两日。宋鸿对这个能通背经书、入国学,搏得父母一致夸赞的兄长却有些别扭。

沈瑜经历了国子监学生的冷遇,对这孩子气的别扭不甚在意,一笑置之。他惦记着赞元说过的话,又的确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瘦弱,还专门向表弟咨询如何锻炼腕力。

宋鸿一听原来这位表哥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还会和气地问自己问题,欣喜地将全部锻炼的方法倾囊相授,恨不得日日拉着沈瑜一同练武,那点别扭的心思已经飞的无影无踪。

沈玥与宋娇成了闺阁密友。她们年龄相仿的小娘,原本就有说不完的话,又因着过节两家走动起来,相处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整日叽叽喳喳。沈玥也终于变得开朗了几分。

宋娇在京城颇有几个手帕交,她选了那些性情温和,家世又不过分显贵的,一一为沈玥引见。

她们两个还由宋子涛的夫人领着一起去拜访郭家,郭欣早就期待见一见哥哥口中那个才华横溢的沈瑜的妹妹。沈玥也很感激那个帮自己挑书的郭郎。两人一见如故。而宋娇与郭欣原本就是认识的,有了共同的朋友,关系也亲近了几分。

宋子溪夫妇在除夕前仓促赶回,宋家也得以一家团圆。宋沧山儿孙绕膝,愿望一个个实现,心情大好,随着天气回暖,身体也渐渐好起来,可以下地缓缓走几步,这也让他的后辈们放下了一桩心事。

因为宋娇年纪大了,也该好好拘拘性子。难得宋子溪夫妇在家,专门做主给她请了女先生,在禀报双方父母,又得先生准许后,沈玥也能来跟着伙伴念书了。再枯燥的东西,有个人陪着学,就好了很多。

家中和和气气,连沈泰都只是刻意回避,没有主动挑起冲突。沈瑜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过了上元节,国子监开学,沈瑜忙碌之余,又给自己找到一件趣事:入春后,农人要开始耕种了。

沈瑜原先就是在田垄间长大的,对稼穑劳作比普通的书生熟悉许多。他在乡间时,也常常向乡老咨询各种农具的用法,依照想法作出改进。

沈家也购置了十几亩田地收租子。沈瑜找托词跟沈和去了一趟,正看到庄户门插秧的场景:

来到南方,处处与北地习俗不同。农人多以水稻为种,而春日插秧,却格外费力气,农户挽起裤腿衣袖,须得时时勾着身子,沈瑜只是稍微试了几下连续弯腰直身,便觉得酸痛不堪。

这样不仅累,而且效率实在欠佳:熟练的农人一天也只能插完一亩地。这还不考虑因为酸痛疲惫第二日是否还能完成任务。

能不能设计个什么农具,免去这份不必要的辛劳呢?

年前沈瑜他们已经学了时文制式,正式练习做文章。开年后沈瑜择了《尚书》作为本经。待文章熟练,他们这群学子就可以下场了。

沈瑜依旧每日规定自己临帖十篇、背时文、古文各十篇,又要复习经书,还要看史书。如此忙碌之余,再隔三差五去观察农人耕作,设法设计农具,就必然只能挤占他的休息时间了

沈穆也保持了抽查儿孙学业的习惯,不免注意到沈瑜神色恹恹,他把眉头一皱,就关切道:“瑜郎最近怎么了?可是身体有什么不适?手腕拿来,叫我摸脉看看。”

“祖父不必担心,孙儿只是近来夜里没有休息好。”沈瑜怕被祖父看出端倪,吸了口气提了提精神,佯装无事地回答。

沈穆却把眉头皱得更紧。“你小儿郎不知事,不懂身子重要。到我这般年纪才会睡不着哩!你夜里睡不好,也是有病根的,既然不愿叫我看,就赶紧叫个郎中来给你把把脉。”

沈瑜只好苦笑承认,“孙儿当真只是白日忙起来耽误了休息,不必劳烦郎中跑一趟了。”

“你忙什么?近来的功课我都看过,难不成你又加练了?”沈穆正纳闷,突然想到什么,冷声发问:“我听说大郎带你去了趟庄上,你是不是又跟着庄户厮混去了?”

沈瑜不愿对祖父撒谎,只得沉默不语。

沈穆见他不反驳,气不打一处来,口不择言,叱骂的话脱口而出:“你蒙皇恩,也是太学的学子了,不想着如何进取也就罢了,整日不学无术,与庄稼汉整日混在一处,真是白白落了读书人的面子!”

沈瑜心里也是又酸又苦。他觉得祖父说的并不对,但又不能反驳祖父,只能把所有的话和委屈都憋回肚里去。

“原先看你年少不更事也就罢了,入学了还犯糊涂!哪个科考的学官不看学子的名声?你现在就坏了名声,将来可怎么办?”沈穆又气又急,恼怒和忧愁萦绕心间。

沈瑜到底是少年心性,忍了一会还是忍不住想要辩驳:“那些农人插秧着实辛苦……”

“他们辛苦,你凑什么热闹?你,你真是要气死我!”

沈穆话都说不全,猛然咳嗽起来,惊天动地。沈瑜上去要为他拍背,他却抚胸,又猛然一仰头,喉咙里啊一声,竟是直接喷出一口血。看着地上鲜红一片,沈瑜的心一下乱了。“祖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