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乱世生存攻略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好替他保证。”郭逸说道。他说话时瞟着沈瑜,一脸不安。

这人的心理活动也太好读懂了。沈瑜点点头,尽可能安抚地笑了。“这我自然知道,悠之愿意帮我一问,我就极感激了。至于成与不成,也是缘法。”

“京城那么大,岂有找不到的。”郭逸见他无丝毫怪罪的意思,眼睛一亮,咧嘴笑了,自己反而安慰起他来。“年节快到了,你们一家终于团圆了,我得空,也可登门拜访令尊长吧?”

这倒让沈瑜有些惊讶了。他的确与郭逸关系不错,但毕竟官民有别,他也不觉得他们的关系到了登堂拜母的时候。不过对方既然这么说了,沈瑜便顺着说下去,“若真能一家团圆,该是我去你家中感谢令尊吧。”

“那也好。”郭逸说,“你不是有个妹妹么?我家欣娘听我说起过,还想见见你那妹妹。她们姑娘家能说的话肯定比我们多。也省得她天天烦我。”

“说起来玥娘很喜欢那些书,托我谢谢你。”这一番话正中沈瑜下怀,他也没有推拒的意思。

沈玥收到那些书,感动非凡。不仅仅是为花的钱,重要的是沈瑜在里面下的心思。沈玥没让父亲母亲出面,自己亲手为沈瑜绣了个荷包作为答谢。

沈瑜自配上了荷包,不会忘记郭逸的功劳。他也尽可能地予以回报:比如借出自己的笔记,监督郭逸背书,帮他改文章。

郭逸也不负厚望,很快带回了消息。

新年即将到来,按照往年的礼节,元日百官在拜过皇帝后,要到东宫门口行礼,拜见太子殿下。而太子也会赐下一些手书的福字、对联之类,以示恩赏。今年虽然宫殿换了,京城也换了,但是年要过,礼仪自然也不能省略。

柔仪殿是后宫,多有不便,行礼的地点换成了武英门,负责东宫的官员也早早给吴君翊打了招呼。

总而言之,太子要做的并不多,无非是出面安抚群臣,走个过场,以及提前准备一些手幅之类的。

尽管只是走个过场,但对吴君翊来说,还是头一遭。这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与百官接触。太子册封大典他们离得远,又说不上话,自然看不出什么,这个第一次,沈瑜要准备得也多些。

他拿着贾盛德给他的百官履历,挨个对着记忆中的脸认了起来。

名单是按品级从高到低排列的,详细包括了升迁履历,姻亲门生。厚厚一沓纸被吴君翊摊在桌上,他随手抓起笔顺便画起了人物关系。

当他看到礼部侍郎,抖一抖纸往下看时,李起说话了。“殿下,这是……沈郎君的外祖。”

“宋沧山?”吴君翊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那个名字。值得李起这样记得的沈郎君,自然只有一个。他是沈瑜的亲人吗?

李起已经学乖了,谄媚地堆笑,说道:“奴才前些日子才听闻,宋大人身体染恙,上本告老,所以听了一耳朵。”事实上,自从见识到太子殿下对那位沈郎君的重视,李起恨不得挖地三尺,把沈郎君祖上几代人的亲友关系都背下来。

“他,儿女如何?”吴君翊沉沉地问道。若是有可用的人,他不介意重用一二,毕竟光看沈瑜的为人,就知道他父亲母亲的家教都错不了。宋沧山年纪大了,还有他的儿子们。

“宋大人的儿子,也就是沈郎君的两位舅舅,都已经出仕。宋大郎任豫章郡司马,有一女,与沈郎君年纪相仿。宋二郎宣庆十三年就从军了,如今为镇抚,有二子,一子夭亡。”李起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利索又细致地介绍起来。

宋大郎的女儿,就是沈瑜的……表妹。大齐一朝,同姓不婚,表兄妹亲上加亲却是习俗。这宋大郎又是个文官,比那从军的二郎更值得亲近。李起特意强调二人年纪相仿,无疑也在暗示这个。

这么想着,吴君翊脸上漆黑一片。

“殿下可要赏赐什么?”李起期待地问。

“……不用。”吴君翊终于说道。

不是没想过予以援手,不说别的,宋二郎上头有勋贵押着,不熬个一二十年别想挪地方。但刚刚,他从李起的反应中忽然意识到,他对沈瑜的亲近照料,已经成了内宦献媚的渠道。这样不好。吴君翊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但是史书上,一个个被口诛笔伐的佞臣,哪个不是备受皇室宠爱的?他知道,沈瑜不希望这样。

“……是,奴才多嘴了。”

李起又纳闷,又惧怕,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又转了性子?

“瑜郎见过舅舅!”沈瑜看着面前高大健壮的男子,伏下头要拜,对方一把把他搂了起来,两条胳膊结实有力。“大郎都这么大了!”

都说外甥肖舅,沈瑜却看不出,自己那文弱的身板,细瘦的胳膊与搂住他这魁梧的壮汉哪里相似了。

“二哥,快别吓到大郎。”沈和在一旁笑道。

虽说才隔了一年多没见,但是两家人中间都经历战乱与坎坷,终于见面,欢欣鼓舞,哪还顾得这些。宋子涛身后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也站过来,把沈瑜抱了个满怀,“表哥怎的还没我高?”

“休得无理!”宋子涛骂起儿子一脸凶相。宋鸿老实得松开沈瑜,又好奇地追问:“表哥习武了没有?拉得开几石的弓?靶子能放多少步?”

沈穆登时脸上不大好看,沈和与宋子涛也有些尴尬。沈穆给长子定下这门亲事时,看重的是宋沧山的进士身份,而大郎宋子溪的学问也不错。没想到这个宋二郎却有些不着调,跑去从军了。

大齐重文轻武,子弟都以读书入仕为追求,宋鸿年纪小,一番话听在众人耳中,却有些冒犯。

“鸿郎年纪小……”沈和已经准备出来打圆场了,沈瑜缓声答道:“我身体弱,不如表弟臂力强。”

宋鸿读懂了父亲的暗示,不再出声,宋子涛感激地向沈瑜投去一瞥,继续道:“大哥还在回京的路上,怕是元节才刚好赶到,所以我带娇娘和鸿郎先过来了。”

宋娇跟随着宋子涛的妻子,与女眷坐在一处。宋氏能见到娘家人,欣喜得溢于言表,拉着外甥女坐在身侧夹菜问话,好不亲热。玥娘与娇娘都难得见到同龄的女郎,笑声悦耳。

“若非父亲染病,卧床不起,早该来寻你们了。”宋子涛又继续道。

沈穆关切地问:“亲家公病情如何?我若早知道,也该带着大郎登门探望。”

“老毛病了,到了南边,湿气更严重了,不急于一时,沈翁更不必亲自跑一趟。”宋子涛在沈穆面前毕恭毕敬,“若有机会,倒是要让瑜郎去看一看,父亲见瑜郎长这么大,想必高兴得很。”

沈瑜当然点头称是。他对外祖父印象不深,但每年京中捎来的信与节礼,他那份都格外精心。

沈穆见他看重沈瑜,心里也格外舒服,便叫沈和劝他饮酒吃菜。沈荣在一旁作陪,与他划拳取乐,沈和倒酒,直喝得宋子涛喝得面红耳热。宋鸿年纪虽小,却也跟着父亲豪迈地喝了一大碗果酒,还是被沈穆叫住的。这会他扎着眼睛,坐在沈瑜身边,好奇地问他各种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