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乡小农民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勇领着李经理转了一圈,把所有的菜都看了一遍。然后开始谈起价格问题。

“对了,到现在我们都是李经理李经理的叫,还不只您怎么称呼啊”大伯问道。

“我叫李继刚,您叫我小李就好了。”李经理笑呵呵地说道。

“好,就叫你小李了。我说小李啊这次的菜到底能给个什么价啊你先给我们说说,要不这心里没底啊”

“呵呵,这次根据王勇昨天给我报的菜的目录,我们酒店根据没种菜受欢迎的程度和市场上的普通菜的价格,做了一份报价。”说着,李经理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纸,念道:“黄瓜,25一斤,西红柿,35一斤,彩椒,50一斤,茄子统一的30一斤,豆角35一斤,圣女果,30一斤。就这些,你们看看。”说完便将手里的单子递给大伯。

大伯颤抖地手拿着这张纸,看了好几遍,才交给王勇。王勇想了想,反正跟李经理的生意已经注定做不长了,等大伟从京城回来,自己的这些菜跟定是要优先供应自己的餐厅的。最多也就是在餐厅建好之前还能给他们供应几次,放不上斤斤计较。

“好吧,就按这个价。咱过秤吧。”王勇提议道。

一番忙碌之后,这一千多斤菜给王勇换来了六沓多厚厚的百元大钞。总共是六万五千八百多,领头王勇给抹掉了。到此时,王勇投进盖大棚的十万块可以说是收回来了。一茬菜就卖了十万多,尽管已经经历过一次了,众人还是感到不可思议。现在这个大棚还能再摘一次,还能有至少五六万的收入。连李继刚都羡慕的看着王勇,这有本事的人就是挣钱容易啊轻轻松松的俩三个月就挣到了自己一年的工资。

半个小时后,李继刚打过电话来,说是忘了见识黄金蛋了。王勇笑呵呵的告诉他,自己放了几个在他的口袋里。之后传来一声惊呼,王勇挂断了电话。

合同昨天中午寄出去了,大概三天后到达。呵呵把房子美坏了,这可是房子第一次写书,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喜欢。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房子的朋友们。谢谢你们

第三十四章过节准备

由于小叔要来半山村过中秋节,所以今年的中秋节肯定不能像往年一样,每家单打独斗。要整个家族一起过才行,毕竟小叔是第一次过来与大家见面,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视。不仅大伯大妈忙的脚不沾地,连大姑,和老姑也提前过来帮忙。中秋那天,他们俩家人也会全部过来一起吃顿团圆饭。

王永和王亮哥俩自然也被长辈们指使者干这干那。王勇正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和大妈说邀请媛媛一家来村里过中秋的事,大妈突然想起了这事,跟王勇商量道:

“王勇啊你给媛媛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邀请她过来一起过中秋节。正好和你小叔也见个面。”

既然大妈都问到了,王勇也就没在隐瞒直接对大妈坦白了。将自己邀请媛媛一家来村里过节,并且他们一家已经答应的事告诉了大妈。

大妈一听就生气了,冲着王勇就嚷道:“你这孩子,这么大事怎么也不早说啊这可是亲家母第一次到家里来。这要是没什么准备,不是丢了老王家的脸面了吗”

大姑和老姑也是附和着:“是啊你这孩子,怎么办事这么不靠谱啊,这要是按咱们这的规矩,这就是来相房定亲了。不好好安排可不行”

“就是,幸亏大嫂今天提了一句,要不等你丈母娘一家来了,咱啥准备没有,还不得让村里人笑话死啊”

长辈们左一句有一句的数落起王勇来,让边上的王亮看的幸灾乐祸。不过总算还是亲兄弟啊,看到大哥陷于危难,立刻发动自己智商高达180的大脑,想出了一个主意。想好主意之后,立刻转身出了门。没一会院子里就想起二奶的声音。

“王勇丈母娘他们一家子真要来咱家过中秋吗王勇啊,确定了没有”被王亮扶着走进来的二奶刚进门就问道。

得到王勇的肯定回答后,二奶顾不得数落王勇,立刻开始和大妈几人商量起安排招待的事,期间大妈更是亲自给媛媛家里打了电话,和媛媛的母亲商量了大半天。至于商量了些什么,被大妈打发出去买东西的王勇就不得而知了。

蔬菜买的不多,家里的大棚里品种不少,只需买几样没有种植的就行了。关键是肉食、海鲜。这些东西就要到县城或者市里走一趟了。王勇先是开车到了县城的农贸批发市场。作为市里几个县经济实力第一,同时又是旅游名城的黎县,农贸市场建设的相当不错。里面分门别类的有数不清的门面。因为中秋临近的缘故,生意是相当的火爆。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摩踵擦肩。

按照三位长辈类好的单子,王勇开始了大采购之旅。本来只是一家人的聚会,因为媛媛一家的原因,立马改变了xg质。按照大姑的说法就是,中午是王勇的对象那边的人过来相房,等晚上才是一家人的中秋聚会。既然是要相房,那就不能是仅仅老王家一家了,一些亲戚和村里人是必须要通知到的。这是起码的礼节问题,在王永强烈反对被二奶驳回之后,王勇只能无奈认命。本来就是想和媛媛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因为客气和礼节问题才向媛媛的父母发出了邀请,谁知道他的父母竟然答应了,更没想到的是小叔这个大忙人竟然要回老家过中秋节,更更没想到的是只不过是个普通的邀请,竟然被大妈和姑姑们弄成了正式的定亲相房,在本地就和订婚没啥两样。

王勇在集市上没怎么逛,都是直奔目的地,买完之后再直奔下一个目标。很快,就买好了猪肉,鸡鸭鱼。因为东西太多,又雇了一辆面包车。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多了,长辈们连饭也没让王勇吃一口就又把他赶去市里买海鲜。

刚到市里已经快一点钟了,肚子饿的咕咕叫的王勇先找了个小店吃了碗面条,这才来到仙桥海鲜批发市场。

这座改革开放初期就建起来的批发市场主打就是海鲜。以前主要就是本地渔民们固定的一个买卖点,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到了现在可以说,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差不多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海鲜。不仅有本地的梭边鱼,梭子蟹,小黄鱼带鱼,对虾,皮皮虾,贝类,还有来自各地的海参,鲍鱼,各种各样见过没见过的鱼类,甚至好多事王勇听都没听过的。不过这些东西跟王勇没什么关系,只要按照大妈他们列好的单子照单买就行了。

不愧是市里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王勇转了还没有半个小时,不过走了几家店就将东西买齐了。包括冰虾,墨斗鱼,带鱼,还有海蜇头。正当王勇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一个摊子吸引了王勇的目光。

那其实是店面的老板摆在店门外的吸引顾客的几十个不大的玻璃缸,真正吸引王勇的是玻璃缸里面的东西。那是一群群的小鱼小虾,还有各种贝类。玻璃缸边上还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批发零售各种鱼类,贝类种苗。

看到这个招牌,王勇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小世界的海里不是早就想弄一些东西进去吗本来自己还想抽时间去南方海产品养殖发达的地区弄些种苗,没想到再家门口就碰到了。既然碰上了,王勇当然不想错过,于是立刻转身走了过去。

看店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着橡胶的连体衣,手上还戴着一副橡胶手套。中年人看到王勇走过来主动打招呼道:“这位老板,想要买点什么我这里各种各样的种苗门类齐全,保证是全市最低价。”

王勇没有回话,而是来到玻璃缸前仔细观察。对于这些小种苗,他还真看不懂他们是些什么。于是回头跟老板问道:“你这都是些什么苗啊”

这话一出口,这位老板就知道这位八成就是纯属好奇,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