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唐师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母乃大隋公主,极力反对,由是对李恪产生了极为深重的忌惮。

如今他有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唆使房遗爱,效仿纥干承基故事,主动检举以求免死,非但将吴王李恪牵扯进来,连素来与之不和的江夏郡王李道宗也拖入了污水之中,一时间人心惶惶,皆以长孙无忌为骇

李治也没想到长孙无忌会将吴王李恪牵扯进来,虽然他同样对李恪保持着警惕,生怕这位文武兼备又得民心的哥哥会造反,可几个哥哥相继死去,妹妹李明达不知被徐真弄到何处,无论高阳公主还是巴陵公主,可都是皇女,是他李治的姐妹

到了此时,他反倒不想让李恪就这么惨死,生怕落了个毒害亲人的不仁之名,朝堂之上,李治痛哭流涕,对殿堂上的大臣说:“荆王乃朕之叔父,吴王是朕之兄长,朕欲免其死,可乎”

朝臣尽皆忌惮长孙无忌专权,不敢发声,李治遂将目光转向自家班底褚遂良等人,这褚遂良与李道宗不睦,生怕赦免了吴王李恪,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李道宗等人都给赦免了,竟然没有为李治挺身而出。

或许他还不知道,这也为他不久之后的落马埋下了伏笔。

朝堂上寂静了许久,不见有人发言,李治心知大局已定,不由哀叹,正当此时,崔敦礼却出列启奏,可惜他的意见却是坚决要求处死这些乱臣贼子

慕容寒竹一死,崔氏在朝堂上失去了支柱,他崔敦礼必须尽快找到依附,以保崔氏在朝堂之上的发言权,而最好的依附对象,无疑是长孙无忌

除此之外,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左骁卫大将军执失思力也因与房遗爱串通阴谋而获罪,流放岭南,就连李恪同母的弟弟蜀王都被废为庶人,房遗爱的兄长房遗直被贬为春州铜陵尉,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则流放交州,罢除了房玄龄在太宗庙的配飨。

薛万彻被斩前还大声叫道:“我薛万彻也算是个豪杰,留着为国家效力,岂非更好”

说罢,将衣领撕碎开来,对监斩官吼道:“求你斩我”

见薛万彻这等豪迈,刽子手心头惊骇,刀下便没了力气,第一刀没砍准,薛万彻顿时大声呵斥道:“何不加力”

那刽子手战战兢兢,连砍了三刀才斩下了薛万彻的首级

轮到吴王李恪之时,他大骂道:“长孙无忌擅弄权威,残害忠良,若宗庙有灵,不久之后必灭他一族”

他也是没想到,这句诅咒过不了几年就会成真,长孙无忌同样没能落个好下场。

平叛的余波还在继续扩大,长孙无忌趁机排除异己也不怕事情闹大,李治却觉得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民间的声望已经降低到了零点,谋反事真,他也是受害者,可民众却全部倒向一边,而促成这一现象的,却是因为徐真

因为徐真的声望已经超过了他这个皇帝

他急忙将礼部尚书许敬宗私召入宫,商议修改史书记载的相关事宜,务必将与徐真有关的所有事情全部抹去,该修改的就修改,甚至连许多徐真提拔上来的将领,都纷纷找借口除名,连自己的妹妹晋阳公主李明达,也被他改成了十二岁那年早薨不寿

为了阻止长孙无忌再度扩大事件的影响,他将崔敦礼提为侍中,将他从长孙无忌那边拉了过来,让李勣重新上任,统领政事堂的宰相们。

长安城还在纷纷扰扰人心惶惶的动乱之中,弃市每日都有人被斩,被流放的官员队伍占满了道路,而此时的徐真却带着一家人,坐着一艘大船,来到了睦州。

当日他借助祭坛的掩护,带着妻儿登上了早已备好的船只,顺着龙首渠逃了出来,到了半路,船只却被一艘大船蛮横地冲撞,几近支离破碎

徐真大怒,带着周沧跳上那艘船只,竟然发现倭国的使节船

其实早在贞观十九年,即倭国的大化元年,孝德天皇即位,通过大化革新,完成了同意,将国名正式定位日本,只是当人仍旧沿用倭国之名罢了。

永徽四年,也就是日本的白雉四年,日本派遣唐大使吉士长丹、副使吉士驹、学问僧道严、学生巨世药等一百二十一人同乘一船来唐。

同时,早已在唐为使者的大使高田根麻吕等一百二十人乘另一船回归日本,这些倭国人崇尚大唐之文明,然则却又夜郎自大,见得徐真的船只弱不禁风,就冲撞了过来。

凯萨和张素灵临盆在即,受不得这等冲撞,差点危及人命,徐真愤怒难当,与周沧冲上船去,那些倭国武士纷纷怪叫着冲杀,却被徐真和周沧斩杀殆尽,高田根麻吕等使者和学生纷纷被踢入大河之中reads。

徐真夺了船只,仗着使者船,一路顺风顺水,来到了睦州。

陈硕真知晓徐真的计划,早早回到了睦州做足了准备,徐真等人顺利安顿了下来,凯萨和张素灵为徐真产下一子一女,生活倒也安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