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帝修仙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急剧变小,身体是迫不得已地紧紧地靠着这白脂墙壁,这才发现从墙壁上传来的感觉竟然是如此熟悉,那种感觉好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

“这质地、这手感,好像和这玉玺差不多虽然这颜色并不完全一样”林易疯狂地用双手抚摸着这白脂墙壁,仿佛是抚摸着自己的多年未见的恋人一样,带着疯狂、带着执着、又带着惊喜

“难道这些白脂墙壁也是这和氏璧所铸造这就是那消失已久的玉匣”林易心中突然是若有所悟道。

难怪他一直感觉到这玉玺,进入这地下湖中就变得十分兴奋古今往来,他并没有听说过这传国玉玺可以预警,提前看到危险的神奇本能,他本以为这本能是其才发现因此这后来才是有恃无恐,暗中跟随这群锦鲤精进入这些地下陌生不知危险的地方,可是遇到这如此生死攸关的危险,这玉玺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看来在湖面上这玉玺只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震动,是因为他发现了他的同类,他的孪生兄弟。这玉玺和玉匣同是这和氏璧所铸造,相依在一起又是数百年,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怕是早已如同孪生兄弟一般看来在那小舟,还是曲解了这玉玺的意思,并不是预警危险,而是因为他发现了这玉匣而这锦鲤王只所以能发现他身中的传国玉玺,只怕也是因为这玉匣的剧烈反应这锦鲤王只所为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因为他发现这玉匣和玉玺的神秘之处

“看来只要是能反控制住这玉匣,必然就能从这空间中逃脱出去”林易内心若有所悟道,他终于是找到了一条逃出生天的一丝曙光

第一百九十三章 奋死一搏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作乱。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这盛放玉玺的玉匣也是在此时丢失。

旋即“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各路诸侯攻打首都洛阳甚急,董卓寻思脱身,于是听从李儒计,迁都长安,于是一把火烧了洛阳,教兵士驱赶百姓西入长安。孙坚作为前部先锋,率兵首先进入洛阳城中,设帐于建章殿基上。

孙坚于城内太庙地基上筑起殿屋三间,祭祀众诸侯神位,祭祀正在进行时,殿南有五色光芒起于一水井中,孙坚命令兵士下井打捞,捞起一宫女装束的妇女尸首,但是尸体却没有腐烂,众人诧异。却见妇人项下带一锦囊,内有用金锁锁着的朱红小匣,取出打开一看正是这已经失踪很长时间的传国玉玺。

按理来说,装着这传国玉玺的应该是这玉匣,而此时却是这朱红小匣,看来此时这玉匣就已经丢失,这失踪的地方正是那宫中那座枯井内,这也是能找到痕迹的最后的地方。林易从典籍中是早已找到相关的记载,因此是他登基为帝后,借口改造皇宫水网,已经在那传说中的几座水井中是找了无数遍,甚至差点换个底朝天,但是也没有找到这玉匣的任何消息。因此他后来就干脆放弃了继续寻找这玉匣。毕竟是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想不到的是,最终这玉匣竟被这锦鲤王所得,难怪他费尽心思都没有在宫中寻得。皇宫地下水网和水井大多和这洛水是相通,想这玉匣必然是被水流冲到了这洛水中。最终为这锦鲤王所得

只是这玉匣和玉玺一样,都皆是天子之物,只有天子才可拥有这一套宝物。若是常人得到,必须要有命享用方可。

当年孙坚得到这玉玺后,仔细辨认,发现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手下程普说道:这本是当年卞和在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下,采玉而得。献给楚文王,后来秦王得到,李斯写上这八个小篆字,遂成为传国玉玺。始皇帝二十八年,巡狩洞庭湖风浪大作。舟有倾覆之危,投玉玺于湖中居然风平浪静,三十六年。有人持此献给始皇帝,第二年,始皇帝驾崩。后来子婴持此献给汉高祖刘邦。近来十常侍作乱,皇帝逃难,此宝失传。因此上天把此宝献给明公,说明主公乃天命所归,此地不可久居,不如暂回江东,别有良图。

孙坚以为然,于是决定向袁绍辞行。但是遭到袁绍的抢白。说孙坚私藏玉玺。孙坚则矢口否认,于是在盟军内部。几乎动起手来。孙坚只所以是如此气愤,主要由于这玉玺是国家和天子的象征,若是私藏玉玺,可是不臣之心,诛杀三族的死罪。可是听从了程普一言后,孙坚已经是飘飘然。认为自己有了帝王之相,自然不会再把这玉玺交予朝廷

孙坚对传国玉玺爱不释手,当听到袁绍说自己有玉玺时,矢口否认,甚至不惜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孙坚本没有天子命,却是强制占有这玉玺,因此这玉玺并没有给孙坚带来好运,后来孙坚再与刘表的争执中不幸被刘表部将射死。而孙坚的儿子孙策却用着传国玉玺换来袁术的兵马,后来席卷江东,建立功业,成为赫赫有名的江东小霸王。

林易紧握着手中玉玺,仔细地注视着,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特别是玉玺下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小字,宛若游龙一般,正是当年秦朝丞相李斯所写。这李斯虽然是宠冠一时,但是其最后的结局却是十分的凄惨。但是不管如何,他所书写的八个字,却是永远留在了这玉玺之上,留于天下所有人心中

古来皆是知道这皇权的权威,却不知道这皇权的神秘何谓天子不仅仅简单地说皇帝是天子,受命于天,他的任命来自上天,即“君权神授”,而是因为天子可以沟通天地,掌管这一个国家的国运和一个民族的气运

只有真正地沟通天地,承应天意,这才真正做到永久昌盛,实现“既寿永昌”的目标林易也是当登基为帝,得到这玉玺后,才从其中得到的消息。“真命天子”必须拥有这个玉玺,否则只能是草鸡大王而非真龙天子,

有了实力拿着玉玺,那就是天命所归,没有实力还公然拿着玉玺,那就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

“这锦鲤王虽是纵横这洛河水族世界,却不过是一个妖修,也妄想称王称霸竟然是馋指这玉匣100多年的时间,而今日更是胆大包天,妄想馋指这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林易一声低吟,一丝神识就已经从这玉玺上方那一个金角之中进入了这玉玺之中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何谓天子一言九鼎、掌握生死、睥睨天下、纵横四海今日已经不要再是谦虚谨慎的时刻,所需要的是用大帝的光芒,照亮这整个世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