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帝修仙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支持,他都要以武力废黜那贾后。当然若是有这张华支持,这其中阻力就更小了些。毕竟这张华在朝廷之中是为宰辅,德高望重。不过林易站在张华的角度上,也是能理解他。毕竟林易是后世2000年后的人的灵魂。根本无法想象现在此时这些人的思想。他们从小,自出生前起,所学、所看,都是贯彻这种“孝”的思想,“孝”已经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越是出名的大儒,越是如此。况且那谢玖才是司马遹的生母,但是在张华这样的名臣大儒心目之中,尊卑之分早已是根深蒂固,贾南风竟然是皇后。就是他司马遹的母亲。这种想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

“殿下又可知。父母之恩与天地等做子女的无论用什么来报答都难以回报;做孩子的。事奉自己的父母亲,主要的是孝敬,要轻声轻语,动听悦耳。晚上让父母安定,早上去向父母请安。

殿下的难处难道能和舜当孝子更难的吗舜的父母让他把仓廪封上泥,却搬走阶梯,父亲放火烧了仓廪,舜凭借两个斗笠下来,得以不死;他们让舜凿井,却用土把井填起来,舜从隐蔽的空隙中爬出来,又得以不死。舜当初在历山时。到田里耕地,天天对着苍天哭叫,要把父母的罪行承担起来。

人遭受的冤枉没有比申生和伯奇更大的了。申生是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由于父亲相信继母的谗言,不敢违抗父命。他就在新城上吊死了;尹伯奇是周朝的卿士,尹吉甫的儿子。他事奉后母很孝,没有衣服和鞋子,在雪地上为母亲拉车子,后母曾捉了一只毒蜂,去了它的毒,系在衣服上。尹伯奇看到了,上前想要为后母拿走它。后母大叫说:“伯奇在拉我的衣服”。父亲因此怀疑儿子。伯奇不能洗刷这个羞辱,就自杀了。

服事难以服事的父母,才能看出作儿子的纯孝。父母时喜欢还是厌恶他,不应当生疑,究竟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哪里敢计较

做为孩子如果不孝敬,他的罪实在不轻啊那么,国家就有刀锯之类的刑具来惩罚他;上天也有雷霆会来轰击”张华又开始对林易淳淳教诲道。

“司空大人,可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本王若是一味软弱屈服于贾后,任由其秽乱朝政,满朝皆是外戚权贵把持,不顾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此为不忠,此为愚孝而申生、伯奇之徒真是愚孝之极,见毒母而不加制止,这是为虎作伥”林易又辩论道。他知道虽然是一时拗不过弯,但是还是要据理力争。

张华和林易一样,虽然是早已看不惯这贾后一党所作所为,但是为人臣,为人子,但是只从旁劝诫,任由其胡作胡为,却不加制止。像那舜和申生、伯奇一样,听天由命,林易自然就是认为这是愚孝。舜能幸存,并且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那是他本就是神灵下凡,那毒母自然是伤害不得其身。

“孟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孔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道家曾云:一声霹雳震乾坤,专打凡夫不敬亲。孝敬父母是无条件的,对那些不孝之人的惩罚也很严酷。”张华又接着辩论道。

“孝顺有三,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是为大孝父皇身居帝位,却是不问朝政,放任大权旁落于妇人之手,不问天下苍生黎民生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皇家威严丧尽,帝位不保;母后身为国母,却是牝鸡司晨,秽乱宫廷,满朝皆是其外戚党羽,皇室弟子和天下士人平民皆恨贾后一党久矣,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只怕这贾后一族灭门即将不久。为人子,眼睁睁地看他们一步步地步入万劫不复的歧路之中,而不闻不问,听天由命,此为大不孝”林易也据理力争道。

林易虽然说的是有理有据,但是张华始终抓住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要无条件的服从” 这一道理牢牢不放。林易抓住的问题是,盲目信从,听天由命,见到父母走上歧路,而不恭谏指引,是为不忠愚孝。两人自是争论不休,一时瑜亮。

这样下去,只怕是辩论三天三夜也没有结论。因为这是先有鸡还是现有蛋一样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个驳论。林易和张华最后是相视一笑,都互相让了一步,林易是决定明早先礼后兵,即使万不得已也不会取了那贾后性命,只是收回朝政即可。张华也是让了一步,虽然不支持林易联系其他大臣废黜贾后,但也不会支持贾后一党,只会保持中立,今晚之事他不会走漏半句。

第一百四十五章 泰阿之剑上

“想不到殿下都督关中,戎装立马,不仅是建立不世功绩,这短短一年不见,这学业却是丝毫没有放下,这学识更是长进了三分”张华欣喜道。此刻他是忍不住对林易刮目相看,这一年来,太子司马遹是太多的事情让他惊讶,特别是林易主动要求征讨齐万年,都督关中此事,虽然此事在别人眼中是自寻死路,一时之性。但是张华能感觉到,他是真心实意地想做出一番功绩。在别人眼中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却真的让他完成了。短短数个月时间就平定了齐万年之乱,诛杀了匪首齐万年、郝度元。

虽然也因此此事,他也曾是历尽坎坷,九死一生,命悬一线,甚至让那贾后一党借助这机会,废黜了太子之位。但是最关键的是他现在是已经得到了人心,无论是朝野内外,贩夫走卒,关中流民,皆是感其大恩。虽然他所做的任何事情,还是和以前一样,仍是那样离经叛道,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张华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在他掌握之中。

他看到了未来大晋的希望,也看到了天下黎民苍生的希望我辈读书人,寒窗苦读,所谓的理想抱负,都不过是如此吗

因此后来这许多事情,特别是征西之事,他明里暗中都对林易扫清了障碍。只是这废黜贾后一事,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帮他一把。并不是因为这事情万一失败,这是诛灭三族的谋反之罪,他不怕死,而是因为这事犯了他的大忌,因为这违反了孝道。这事即使真的能成功,可毕竟是有罪,却如何向后人交代

“司空大人,也是宝刀未老”林易也是赞叹道。却不是寒暄客气,而是发自内心对张华的辩术感到佩服,这张华只是抓住这“孝顺是天经地义之事。孝顺父母必须是无条件服从”这一论点,就让林易是疲于应付,林易即使是如何口若悬河,引经据典,都好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一般,软弱无力。

不过林易虽然是没有说服张华这个老顽固,但是收获也是很大的,况且他本人是早就料定了这结果。只要能让张华保持中立,就已经是达到了他的要求。因为在当今世上朝廷内外早已是一致认为,这张华是那贾后一党主要核心。是贾南风的左膀右臂。毕竟这张华是出生寒门。能走上这权利巅峰。这一切都是贾后所赐。但是林易却知道这张华和贾谧之流却是完全不一样,和那裴頠一样,皆是安邦定国的真才实学,清廉正直。并没有和贾后一党是同流合污,而是出淤泥而不染。

“殿下,你看老夫手中这长剑如何”张华看到林易就要告辞,突然又开口对林易道。

林易是早已看出这长剑的不凡之处,毕竟以他现在的修为,那郭璞又是传授了其望气之术,这长剑外表虽是十分普通,黝青无光,剑身长五寸。看其工艺乃先秦之前,年代是十分久远,但是其随风舞动,祥瑞之气四起,这其中的变化是绝对逃不掉其双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