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帝修仙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剧烈的震动,那些正在寻食鸟儿四散飞起,麋鹿也拼命地往前往逃走。一刹那间,紧接着一阵轰轰隆隆万马奔腾的声音传来,起初声音很小,却在极短时间里放大靠近,如万雷齐鸣,声势惊天。

轰轰声音愈来愈近。

大地被照亮,一支从头看不到尾的骑兵飞驰而来,白色的旗子遮天蔽日,银色的金甲光芒闪耀,绚灿夺目,以惊人的速度涌来,在地面掀起一阵狂风,野草灌木被连根拔起,全部纷纷扬扬的洒到空中。

却见这群队伍正中一人,身上银色金甲和左右一般无二,只是昂首正襟的气质,显得气宇不凡,被一群银色金甲勇士簇拥着,身下照夜玉狮子,更是在一群枣红马中如鹤立鸡群般。原来此人就是刚领了圣旨奉命镇守关中的当今太子司马。

“殿下,此次我们真是如同潜龙入渊,猛虎入山,皇上又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兵马,只怕贾后一党再也难以阻挡我们任何事情”紧挨着在司马左边的许超兴奋道,脚下枣红马速度依然不慢上半分。

“事情可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殿下虽然是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各路军马,可是直属的部队依然只有这东宫两万精锐,那安西将军孟观和扬威将军李肇早已就是贾后的心腹,他们曾为贾后除杨骏,废杨太后可立下大功,可不是什么草包。尤其是那安西将军孟观是那贾后最为倚重的心腹武将。只可惜此人虽有才,却好投机,最终找到了贾后这个主子,安心做她的一条狗”刘卞跟着道。

有钱真是好办事,林易给足了饷银,这才短短半年时间不到,他就从东宫护卫中选练出一支2万余人训练有素的精兵,尤其是这支二千余人银甲骑兵,更是精挑细选,下了大本钱装备训练,每名战士都足足花了上千缗。不过钱花出去,收获也是巨大的,每人都有以一敌十之力,更难得的是这些人都十分忠心可靠。因此此次出镇关西,这2万余人全部跟随林易出征,剩下的老弱病残都守卫东宫,这二千银甲骑兵更是作为先锋部队跟随太子先行。

经过这一夜急行军,这身后的银甲骑兵,队伍依然井然有序,丝毫略显疲惫,却不见一丝慌乱。林易对这支骑兵还是非常满意,虽然基本花光了王敦办大市一年的所有积蓄。这样的队伍不要多,只需万余人,何愁西戎不平,根本不需要朝廷的那些军马,以他东宫的银甲军护卫就可踏平西戎。可惜的是不仅东宫积蓄所剩无几,扩军太多也难免会超过贾后一党的底线。此次出征,事关大晋未来,生死存亡,因此林易也不想再遮掩了,暗中培训半年多得银甲军全部出动。

“刘大人所言正和本王之意,那李肇只是个浑水摸鱼之辈,却无多大能耐,不足为虑。只是那孟观却不好对付,此人名义上是本王的副职,实际上是贾后安置在本王身边的高级监工。朝廷给的5万精兵,一大半都归其管制,那扬威将军李肇和建威将军周处合起来也只有2万。孟观虽出身贫寒,却文武全才,好读书,更能识天文断星象。不过天道悠远,人怎可参透若不能为我而用,必杀之而后快”林易道。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以林易现在的修为,再加上东宫的精兵猛将尽出,那孟观之流即使阳奉阴违,暗中刁难,以他一己之力,平定这关西之乱不是难事。让他忧虑的是贾后一党明知其意,为何不阻挡,反而促其出镇关中,不惜给兵给饷。他们不知有什么阴谋诡计,必定有能自以为稳妥收拾住他的办法。许多事情林易躲在洛阳城中,他们无可奈何,可一旦出了洛阳城,只怕就由不得他了。

铜驼街前那次暗杀,林易每当想起依然心有余孽,冷汗直流。若不是被人暗中救起,只怕早已不知死了几回。早一日达到长安,就早一日安心,因此林易这才如此匆忙,披星戴月出发。刚拿到圣旨,简单告别后,就带领这二千银甲轻骑兵出发。

他如此出其不意,不安常理,不等大军集合,就带领轻骑出发,就是为了打乱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措手不及。可是林易一出洛阳城,就感觉到自己错了,无论他如何加快行军速度,感觉后方总有一个危险的人锁定了他。

经过上次的事件后,他们自然也明白其中了道理,况且现在林易身为一军主帅,身边肯定随时有无数军士守护,也只有传说中的修真者方能对其产生威胁,不知道这人是何来历,为何竟然听命于世俗之命,甘愿被凡人所驱使。

只见前面的山路愈来愈狭窄陡峭,不由得放慢了马速,不知不觉中竟然进入一个峡谷中,深险如函,前方最窄处仅容两马并行通过。

“真是天下第一雄关,果真是一夫当万夫莫开”林易忍不住感叹道。

“关于这函谷关的典故不知殿下知道多少”身后的江统突然问道。这江统真是个称职的幕僚,也可以说说是个称职的老师,什么时候都不忘对林易谏言教诲。

“相传那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老君在此小住。老君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这就是那紫气东来的典故。”林易回道。

“不知这函谷关还有什么典故”紫气东来是妇孺皆知,真不知还有什么其他典故,林易十分好奇地问道。

“除了这紫气东来,还有这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终军弃襦等知名典故”江统回道。

“这鸡鸣狗盗,本王也有所耳闻,说的是齐国孟尝君的一门客,学鸡叫,骗开了关门。却不知这公孙白马和终军弃襦有何寓意”林易不解问道。

“这公孙白马说的是春秋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中有一名叫公孙龙的人,想到秦国出游。那时赵国一带的马,正流行一种烈性传染病。秦国得知后,在其东大门的函谷关贴出告示,不允许赵国的马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验过符节就要过关。关吏拦住说:你人可以过关,但马不能过关。公孙龙不悦,马不能过关。白马非马,怎能不让过呢关吏说:白马也是马呀公孙龙说:难道我公孙龙就是龙吗关吏被问愣了。他又说:白马者,马与白也,或白与马也,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都行,但要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行了。这说明白马和马是两回事,也是就说白马就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呢关吏还没明白过来,他就骑着马过了函谷关。以后关令知道了此事,决心要治治他。后来,公孙龙从秦国返回,公孙龙出关这天,关令故意站在关前。公孙龙被验过符后,关令不叫公孙龙过关,说:你要出关,请到别处过。公孙龙说:自古从赵国到秦国,这个关是必经之路,我不从此过,还能从哪过关令说:这里是函谷关,不是你说的关。公孙龙苦笑着说:函谷关怎么不是关呢关令说:先生不是说过白马非马吗这时公孙龙才意识到遇到了对手,但又怕误了赶路,才跪在关令跟前哀求,最后过了函谷关。”

江统滔滔不绝道,顿了顿他又接着道:“终军弃襦说的是汉景帝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

“江大人果真是好学问这公孙白马让本王明白为人可不能只会耍嘴皮子,终军弃襦却让本王明白莫欺少年穷,腾飞会有时”林易十分赞赏道。

“殿下果真天资聪颖,智慧过人”江统兴奋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