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859

分节阅读 8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仿佛年轻了十岁。这时刘表看向庞统的眼神愈发温和,如同窗外暖融融的阳光一般照在身上,令庞统倍感温暖,身心舒泰。

庞统一番峰回路转的阐述,让刘表深切感受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乃至有些面目可憎的年轻人确实不一般,相貌虽不好看,也不讨女人喜欢,可是他的谋略和智睿足可弥补一切,百倍于相貌,堪称百年不遇的人中俊杰。

对于刘表而言,以貌取人是他十年前的作风。那时他能看上的年轻人大多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可是事实证明相貌和才能并不对等,甚至是适得其反。他一手选拔的年轻人之中真正可堪大用的屈指可数,相貌堂堂的年轻人往往自视甚高,却又眼高手低,才能与相貌根本不匹配,以至于十几年下来刘表身边可用之人还是最初跟随平定荆州的那批人。

直到他清醒认识到大汉王朝覆灭在即之时,他终于下定决心改变选拔人才的一贯标准。于是襄阳功曹庞统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视线,一番深谈之下他破格提拔了这位相貌丑陋的“凤雏”庞士元。这是刘表生平第一次招募相貌如此平庸的年轻人,却不料庞统虽然貌不惊人,甚至有些吓人,却是真正的年轻“才俊”。

庞统出仕之后就给刘表献上了“投名状”,声称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降服十万江东军。此话一出,包括刘表在内的荆州文武纷纷嗤之以鼻,一致认为他大放阙词,夸夸其谈,说是大言不惭丝毫不为过。没有相信庞统能够说到做到,怀疑和嘲笑清晰无比地呈现在所有人的脸上,最终刘表抱着“姑且一试”的安慰之心采纳了庞统的计策。毕竟年轻人敢想敢做、敢打敢拼总是好的,值得鼓励,加之左右无事不妨一试,一旦事不可为、碰了钉子,立刻叫停即可,反正也没有太大损失。

正是抱着“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心理,刘表下令,在不调动大军的情况下,荆州所有文武全力支持庞统“计定江东”的策略。谁都没有想到,庞统巧借江东孙策遇刺身亡之事大做文章,身后又有刘表的全力支持,只用了千余名刺客和数万荆州水军虚张声势,迫使江东文武俯首称臣,继而归附于刘表麾下。

庞统一举创下盖世奇功,自然而然地坐上了首席军师的位子,被刘表所倚重。为此,刘表曾经暗自得意了好一阵子,激动得连续两天超常发挥,在卧榻之上大展雄风,弄得蔡氏温柔似水,那近乎疯狂的大叫声差点把刘表的骨头叫酥了,终于在蔡氏身上第一次品尝到鱼水之欢的美妙。

自那以后,刘表对庞统的倚重是不加掩饰的,将他从一介功曹小吏跨越式提拔为军师将军,并在南朝建立之后位同九卿,真正跻身核心决策层。

时隔三年之后,庞统再次向刘表证明,他没有辜负刘表的信任,所谋所想与刘表完全契合,坚定不移的支持刘表对西晋用兵。

s:衷心感谢:书友“平头的船长”月票支持,多谢

第231章歌舞昇平

时间如溪流潺湲流淌,带走了枯萎的落叶和消融的冰雪,还有那一朵朵洁白无瑕的杏花。

放眼北国山河,青山连绵郁郁葱葱,大河滔滔、溪水潺潺,已是繁花似锦时节。

四月七日,长安城内随处可见长袍文士,翩翩风流;劲装武士脚下生风,英武不凡。文人武士云集,三教九流齐聚,商铺客栈爆满,熙熙攘攘,接踵摩肩,一派繁华景象。

此时,距离首届科举盛事还有七个时辰。

许多心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都想趁着落日余晖的闲暇,重新回味一下平民白身的最后时光,逛逛街市,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再欣赏一下落日晚霞。某些自诩风流的文人雅士还想趁着所剩不多的时间再放纵一回,纷纷赶往万花楼和南苑酒楼等知名酒肆,喝花酒、听小曲,捎带欣赏舞姬们的曼妙舞姿。如果能得到佳人青睐,共度良宵,那将是锦上添花的意外之喜。

显然,此刻聚集在长安城里的文人武士都很自信,或者有可能是自负。但在谜底尚未揭开之前,他们都是乐观且积极向上的,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期待,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或许在他们看来,今天晚上将是他们作为平民百姓的最后的平凡时光;过了今天,他们将不再平凡,功名利禄就在眼前,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他日拜将封侯或位极人臣亦未可知。

截止此刻,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抵达长安半月有余。早已走遍了城中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驿馆附近的街市更是踩过无数遍。然而即使每天都要来来回回的走上几遍。他们仍然不觉厌烦,因为街市上的商铺、酒肆和饭馆几乎每天都有新花样。一天一变,从不重复。变化的不是房屋,而是物品和美食,以及各式各样的装饰,当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令人应接不暇,百看不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提前半个月赶到长安的应试之人。大多来自西晋之外的两大诸侯国。他们都属于“非法入境”的偷渡者,所幸他们都是有备而来,随身携带着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凭证,凭此进入西晋境内,而后由府衙就近登记造册,签发通关路引和应试凭证,然后分批送往长安。

在前往长安的过程中,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上快捷的马车,而且是官宦或世家大族才有资格乘坐的双驾马车。沿途的风景和新奇事物让他们感到震惊。由衷赞叹大开眼界,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进入长安城后,他们被统一安置在驿馆之中。十人一间房,便于统计也方便管理。不过其中也有例外,许多出身商贾或地方豪强土豪的子弟不习惯这么多人挤在一间屋里。加之他们本身不差钱,于是就搬出驿馆。单独住进客栈。像这样住在客栈里的富家子弟不在少数,使得长安城里大大小小两百余家客栈悉数爆满。以至于城中许多百姓都把自家的剩余房间腾出来,作为临时客栈,吃住全包,价格不菲。据悉,此次科举考试将持续半个月左右,仅此一项,城中百姓大多都能得到实惠,半个月的收入至少可以维持半年的开支。

随着应试日期越来越近,最近半个月是应试之人赶来长安的高峰期,城中人口逐日递增,少则两三千人,多则上万人涌进城中。当然,这些人并不全是应试的文人或武士,其中扈从和侍女就占了六成以上,毕竟那些出身殷富之家的子弟岂能孤身前来,扈从和侍女是必不可少的。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富家少爷如果没有人保护或服侍,根本不敢出门,甚至于生活都不能自理。

傍晚来临,华灯初上。位于原大将军府旁边的南苑酒楼灯火辉煌,门前停放着数以百计的豪华马车,进出酒楼之人络绎不绝,热闹至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