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847

分节阅读 8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化吸收了。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他那双小眼睛却很漂亮,明亮而灵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之中带着光亮,目光极其犀利,似乎能够看透人心。这是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也是上天对他的补偿,一副随意的相貌配上这双眼睛之后犹如画龙点睛一般,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显得内敛而睿智,让人不禁猜想他是个被埋没的极有才能的智者。

低声交谈一番过后,矮胖之人轻笑道:“子恒尚未及冠就能得到令尊赐字,由此可见,令尊对你报以厚望啊可以预见,将来执掌魏国权柄的非你莫属,在下痴长你几岁,提前向你道贺了。”

憨厚男子谦逊道:“先生过奖了。想必先生也知道,家兄早年跟随父皇征战司隶,于函谷关外的飞云渡遭遇李贼大军伏击,全军六万余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家兄也在厮杀之中不幸遇难。因此我就是父皇膝下的长子,理应给弟弟们做表率,此次跟随使团前来长安与先生密谈,父亲特意赐字,并嘱咐我机会难得,一定要多向凤雏先生请教,务必完成使命。

是以先生不必客气,无论汉王有何要求,先生皆可直言相告。来此之前父皇早已交待,为了促成你我两家结盟,共同抵御李贼,先生提出的所有要求,只要我魏国能够办到的,一定不让汉王失望,一切均由我全权做主。”话如其人,他不仅长相憨厚,就连说话也极其厚道。在对方还没有正式提出结盟条件的情况下,他就率先表明态度,几乎是满口答应,并且以晚辈自居,这在两国邦交之中并不多见,无异于给了对方漫天要价的机会。此举真正是极为草率,俨然没有一点谈判经验,说是幼稚亦不为过。

但是,坐在他对面的“凤雏先生”却并不这么认为,非但没有轻视他的意思,反而露出欣赏之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但眼底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忌惮之色。很明显,他没有被憨厚男子谦卑的神态和取巧的话语所迷惑,反倒看出这位魏国世子很不简单,堪称大智若愚之人。换做其他人或许很难察觉这番话中透漏的话外之意,但他“凤雏”是何许人也,焉能不知听话听音的道理

魏国世子称其父曹操为“父皇”,却把南汉皇帝刘表称之为“汉王”,这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曹氏父子骨子里不承认南汉政权,根本没把汉帝刘表放在眼里,仍然将荆州政权看做割据一方的诸侯,俨然与他魏国不在同一个级别上。正因如此,曹操的儿子才会以俯视的目光、高姿态看待此次结盟,满口答应与南汉的结盟条件。

诸君都看出来了,诚如您所想:凤雏先生就是最近升任为南汉王朝军师将军的庞统庞士元,而坐在他对面的憨厚男子则是魏国世子曹丕曹子恒。

第213章午夜魅影22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骁骑更多支持

一念至此,庞统不免心中不快,颇为恼怒,然而看着曹丕憨厚的笑容和那稚气未脱的脸庞,他生生忍住了,没有当场发难。

毕竟,对方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年轻人,严格说起来还是个孩子;而他庞统现年已二十有五,早已成人,大人岂能和孩子一般见识

更何况,他此行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与魏国结盟,并且通力合作,联手出兵。在这一点上,彼此都有结盟的意愿,目标是一致的。

这就是庞士元的心胸和气度。

他虽然智谋过人,心思缜密且能言善辩,却待人宽厚,看人通常都是看别人的长处,从不揭短。他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

他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好吗”这是庞统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是他的价值观。用当下的话说。他所做的就是传递正能量。

由此可见,庞统是真正的胸襟宽广之人。不拘小节,雅量高致。气度恢弘。反之,若是没有容人之量,又怎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并愿意成就别人的名气呢夸奖别人是一种美德,庞统无疑就是这种美德的先驱,或许还是鼻祖亦未可知。夸奖自家孩子不在其中。

在这个以貌取人社会里,他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存在,连普通人都不如。但是他靠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纯净而强大的内心世界。他的心灵远比外貌光鲜,睿智而强大,胜过普天之下绝大多数相貌堂堂之人。

但是庞统绝不是烂好人,他有着自己的处世标准,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乱世当中,他的才能全都集中在军事斗争之上,沉着冷静,目光长远,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捕捉机会,杀伐果断,一旦抓住战机就会像毫不犹豫地迅速出击。

兵者,诡道也。军事斗争是生与死的较量。容不得半分仁慈和怜悯,将有限的兵力和资源发挥到极致,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才是兵家所要做的事情。庞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次出使长安。在南汉使团名册之中没有他的名字,可他却用化名藏匿在扈从之中。混进长安城。不仅庞统是这样,坐在他对面的曹丕亦是如此。他们千方百计赶来长安。不单单是为了暗中结盟,还有实地观察西凉局势和沿途关隘守军兵力的目的,为不久之后即将发起的联手出击做好准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北魏和南汉的智者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做出了相同的举措,借助此次观摩登基大典的机会,派遣最得力之人前来长安窥探关隘防御力量和西凉军所拥有的实力。一举两得之事,岂可轻易错过

暗自思量之际,庞统轻轻挥手,站在他身后的一名彪形大汉立即上前,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诏书递给曹丕。曹丕见状,同样挥手示意身后的扈从上前,将魏国国书递给庞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