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832

分节阅读 8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候驱使。七年前李利对他说的那番话,至今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李利所说的全都得到了印证;袁绍一想用他剿灭公孙瓒,却又处处防着他,甚至在其即将殡天之际还试图除掉他鞠义。

正因为这样,当曹操占据冀州之时,鞠义没有选择归附曹操,而是率领帐下兵马孤军作战,直到局势趋于稳定之后他毅然选择归降李利,并甘愿充当马前卒,带领帐下五万兵马深入冀州,像一颗钉子一样楔入冀州,令曹操头疼不已,寝食难安,却又无法将他这颗钉子拔掉。

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鞠义帐下现有七万步骑,其中步军五万、战骑两万,校尉以上的将领近百名,实力愈发强大。一年来,他率军先后与曹操大军多次交战,几乎每个月都要交锋一次,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他率领的先登营还是胜多负少,越打战斗力越强,越打兵马越多。

但是随着曹操进一步整合冀州军,对冀州军的掌控力越来越强,鞠义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颇感吃力。是以他此次前来面见李利,其一是听候李利的调遣,其二就是向李利请令;万不得已时他会放弃中山和常山国,率军退入并州,藉此保全实力,希望得到李利的首肯和支持。只不过他还没有机会说,是以李利此时并不知道他的打算。

议事开始,李利详细询问了孙策遇刺的经过,又问了孙策病危之际江东的局势发展,以及眼下江东的局势;李儒逐一作答,解释得十分详尽,几乎是将细作打探到的所有情报全部整合出来,详详细细地陈述一遍。

通过李儒的讲述,李利了解到孙策遇刺及江东局势动荡都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孙策遇刺之后性命垂危,濒死之时将江东基业托付给孙翊,孰料孙策前一天咽气,第二天孙翊便再次遇刺身亡。

孙翊是被帐下部将直接从背后偷袭下手,一剑穿心,当场身亡,随后部将被亲兵乱刀剁成肉泥。

s:衷心感谢:骁骑第四位堂主“温柔三胖”书友的鼎力支持,多谢

第190章老而弥坚骑虎难下

孙翊死后,江东局势大乱,一众江东文武分成数股势力;一部分人拥立孙策的四弟孙匡继位,一部分拥立孙朗继位,还有一部分拥立孙策的五岁大的儿子继位,甚至还有人提议讨回被李利扣押在长安的孙权提领江东。

四股势力各执己见,寸步不让,吵得脸红脖子粗,打得头破血流,却仍是据理力争,互不示弱。

从古至今,为人臣者最大的功劳就是拥立之功。

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也是一锤子买卖。一旦成功,功名利禄随之滚滚而来;若是失败,下场将是极其悲惨的,数十年的辛劳毁于一旦,家破人亡。是以事关自身利益,谁都不会让步,即便争得头皮血流,也在所不惜。

混乱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由江东老将程普、黄盖等将领和张昭等文官达成和解,共同拥护孙策的儿子继位,提领江东。因少主年方五岁,不谙世事,故而由程普、黄盖、韩当和张昭、张纮等五人辅佐少主,即辅政大臣;程、黄、韩三将掌管军队,张氏兄弟主持政务。

至此,江东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但是连番遭遇沉重打击之下,江东军士气低靡、人心涣散,实力大不如前,再不复之前的强盛。

不管江东的局势如何变化,李利都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根本插不上手。而他得知江东巨变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既然江东局势混乱,势必难以保守秘密。无力阻止消息泄露,为何西凉斥候竟在三个多月之后才将消息传出来

是谁封锁了江东内乱的消息。并大肆捕杀各方细作和眼线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江东内乱对谁最有利,就是谁干的。

因此。暗中封锁消息之人呼之欲出,正是与江东仅有一江之隔的荆州刘表刘景升。

“刘景升”沉思之中,李利意识到这一切竟然都与荆州刘表有着直接关系。确切地说,孙策和孙翊兄弟二人相继遇刺、江东内乱、西凉细作迟迟无法传回消息,等等疑团的背后居然都有刘表的影子。前两者之中可以隐约看到刘表的影子,而后者则是拜他所赐,就是他做的;除了他之外,没有第二个人选。

“想不到啊,这个驰名天下的老好人。垂垂老矣的刘表竟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哪不动一兵一卒,悄无声息之中,竟将孙氏一族和江东群贤玩弄于鼓掌之中,弹指之间便捕杀我西凉数百细作和眼线。当真是好气魄,好手段,老而弥坚”说到这里,李利话音一顿,满脸阴沉地咬牙切齿道:“老而不死是为贼”

李儒、李玄和鞠义三人深以为然地轻轻点头,李儒有感而发的接声道:“主公所言甚是。据细作传回的消息上看。如果说孙策遇刺与刘表并无直接关系的话,那紧随孙策之后孙翊再度遇刺,绝对是刘表所为。而我军细作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传回任何消息,除了荆州刘表封锁长江北岸并大肆追杀之外。再无第二种可能。”

李儒话音未落,李玄接话道:“远不止如此。文优之前通报军情时,微臣就在想。如果说我军细作和眼线全是在江北受阻,以致这么重要的消息迟滞了数月之久。未免太过儿戏。须知扬州半数郡县早已在我军掌控之中,完全可以避开荆州。从庐江将消息传出来,无非是延长几天时间而已。由此不难看出,荆州刘表早已将手伸进江东,在江东境内广布细作和眼线,不断制造事端,煽动江东内乱,还派遣大量刺客沿江狙杀我军细作,封锁长江两岸,从而将江东动乱的消息封锁在长江以南。

直到江东局势趋于稳定之后方才罢手,故意将江东内乱的消息散播出来,如此我等方知江东遭遇动乱巨变,短短三个月间江东已数度易主。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微臣敢断言,此刻江东内乱虽然已经平息,仍旧是孙氏一族提领江东,但其必定与荆州刘表暗中媾和,珠胎暗结。

这两股势力之间要么达成某种共识,要么暗中结盟。换言之,此次江东内乱能够平息下来,必定是江东文武私下里与荆州刘表达成协议,从而换取局势稳定。否则,以刘表的老谋深算,以荆州军的强大实力,岂能坐视江东内乱而按兵不动,焉能错失良机”

李玄这番推断得到李利、李儒和鞠义三人的一致认可,鞠义附和道:“掌军所言极是。如今占据江南的只有我西凉军、荆州和江东三方势力,此次江东巨变,惟有荆州刘表有能力封锁消息。而仅仅是荆州单方面封锁消息还远远不够,想必江东内部同样在刻意隐瞒,一边内讧争斗,一边竭力防止消息泄露。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军细作堵在江东境内数月之久,直至内乱平息之后才将消息传送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