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774

分节阅读 7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摆布亦不为过。或许陈宫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将吕布视作主公,更没有半点为人臣子的觉悟。在他和吕布相处的这么多年里,他从未尊称吕布为主公,动辄直呼其名,人前人后都是奉先应当这样、奉先应该那样,甚至于多次直言不讳地当众指责吕布的不是,让吕布在众目睽睽之下颜面无光,恼怒不已。

像这样别具一格的主臣关系实在是亘古未见。是以吕布之前郁郁不得志之时还能忍受陈宫的刚而犯上,出言无忌,但是等到吕布真正割据一方、列土封疆之后,他断然无法陈宫的据高姿态。如此以来,他们这对文武合璧的主臣注定无法长久,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分道扬镳实属必然,反目成仇亦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吕布占据徐州之时,便已无法忍受陈宫的耳提面命,因此他经常躲着陈宫,避而不见,俨然是眼不见心不烦。如果不是因为陈宫身后还有一个贵为天下第一霸主的妹夫李利,从而让吕布颇为忌惮的话,恐怕吕布早已赶走陈宫,甚至有可能直接将其斩杀。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吕布的刻意疏远让陈宫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奈何矛盾已然存在,即便他有心补救亦是为时已晚。

于是淮南之战结束后,陈宫从李利手里讨得一大笔钱粮辎重,再次让吕布意识到他陈宫的重要性。殊不知这笔财富便是为了陈宫谋划此次反叛赢得时间,亦是他招揽吕布帐下部将的资本。

近半年来,陈宫刻意躲着吕布,而吕布反倒乐见其成,根本没有察觉到陈宫正在暗中积蓄力量,筹备一举夺取下邳城的计划。直到今夜狂风暴雨突然袭来,陈宫率领大军一举攻占下邳北门,吕布才幡然醒悟,后悔之前没有尽早除掉陈宫。

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李利率领大军冒雨赶到北门,吕布彻底失去了除掉陈宫的机会。不仅如此,李利大军的到来还预示着下邳城陷落之势已然无法挽回,而这一切全拜陈宫所赐。当年他一手扶持吕布发展壮大,而今又亲手摧毁了一切,可谓是成也公台败也公台

s:衷心感谢:书友“深渊沙皇”月票支持,多谢

第103章防微杜渐

东方露白,狂风暴雨稍歇,天空中依然飘落着斜风细雨。

北门城楼上,原本属于陈宫的将旗悄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迎风飘荡的西凉帅旗。

在金丝绘成的金猊战旗之下,李利扶栏而立,举目眺望城南上空,嘴角浮现优美的弧线。

这是他习惯性的笑容,却并不轻易显露,当这种笑容出现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有人要遭难了。

“嗵嗵”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步履零乱而斑杂,但李利却没有转身,依旧凝视着远方,不知想些什么。

“末将等奉命前来听候调遣,请主公示下。”

疾步上楼的霍然是李利麾下一干将领,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却是陈宫,然而还未等他开口,桓飞便已上前一步,躬身请令道。

正是桓飞这一句话让陈宫已到嘴边的“文昌”二字硬生生咽了回去,噎得他好不难受,脸颊涨红,直翻白眼。一瞬间,陈宫感觉挡在自己身前的这位身形壮硕如铁塔一般的虎狼之将,似乎是有意插话,不让他开口说话。顿时他不禁有些恼怒,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吕布帐下时何曾受过这等冷遇,谁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冲撞他陈宫。

但是这种念头仅是一闪而逝,因为陈宫还没来得及生气,便霍然看到站在身边的去卑、徐晃、纪灵和轲比能等将领正用审视地目光看着他,神色极为不善,明显带着警示的意味。说是警告亦不为过。霎时间,陈宫不禁后退半步,全身微微颤抖。心中一片骇然,若有所悟。恍然间他知道这些将领为何这样看着他了,原因很简单,只因他之前出城迎接李利之际喊出的那一声“文昌”。

诚然,李利的字便是文昌,但“文昌”二字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叫的。

尽管陈宫此刻尚未正式拜李利为主,又有大舅哥的身份。算是李利的嫡系亲属。但是,他是李利帐下臣子的身份已经明确,既是臣子就必须遵从为人臣子的本分。必须时刻恪守上下尊卑之礼,丝毫不得僭越。

纵然他陈宫还是李利的大舅哥,但是妃子娘娘的父亲见了皇帝仍旧要行跪拜之礼,而皇帝则是愿意怎么称呼他就怎么称呼。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的尊卑秩序便是: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前。君王敬天祭地拜父母。却从不对臣子行礼,即使是岳父、叔伯等嫡系亲属也不例外。

正因如此,之前陈宫称呼李利的那一声“文昌”给西凉众将留下极深的印象,让他们甚为恼怒,却迫于李利当面不得不暂时隐忍不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无限度的容忍陈宫继续放肆下去,在他们看来,陈宫当众直呼自家主公的字号便是公然羞辱他们,如此尊卑不分的僭越之举是决计不能容忍的。

所以众将此刻便要给陈宫施以颜色。让他好好学学君臣之礼,摆正自己的位置。莫要以为攻占下邳北门有功便居功自傲,更不要以为有一个贵为主公夫人的妹妹便忘了自己为人臣子的身份。

这就是李利麾下文武与吕布帐下僚属的截然不同之处。

在李利治下的所有文臣武将之中,没有人胆敢直呼李利的字号。即便是曾经贵为司空、如今的雍州刺史,车骑将军李傕见到李利都要恭恭敬敬地称一声“大将军”,只有在私下见面时才会称其“文昌”,而这还是因为他是抚养李利长大的叔父。

论及亲属关系,李傕虽是李利的叔父,却等同于父亲,然则终究不是生身父亲。因此,在公众场合,李傕仍是臣,而李利则是主,仍须遵从主臣之礼。在这一方面,李傕从未逾制,始终维护李利贵为主上的崇高地位。李傕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人

此外,李利府中的众多妻妾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李利对妻妾颇为尊重,在闺房之中这些妻妾也会称他“文昌”,但在人前,她们从未失礼,始终恪守本分,遵从礼制。如此亲密之人尚且如此,遑论外人

从古至今,称谓本身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即便是千年之后的开放时代,这种沿袭数千年的传承仍在继续沿用,遍及各行各业。一声尊称,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上位者的尊称更是丝毫不能大意,这直接关乎着有为青年的大好前程。或许时刻牢记这一点并不能给你带来切实利益,但是如果你疏忽了这一点,必将招致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在人生五大需求的金字塔上,这种身份地位的自我满足位于第四层,距离登顶仅一步之遥,由此不难看出其重要性。

陈宫之所以和吕布滋生嫌隙,且愈演愈烈,正是来源于此。他和吕布历来尊卑不分,以致于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才是臣属,而吕布确是主上。由此当吕布的权势地位日益稳固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他心生不满,从而刻意疏远他。久而久之,这种疏远就会引发主臣之间的嫌隙和猜忌,促使彼此越走越远,以致最终分道扬镳,反目成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