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688

分节阅读 6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组织。但史阿无此职权。至少这些信鸽从何而来,史阿更是无从得知,但李利一定知道。或许他此番登上山顶正是为此而来。

李利接过信帛依次拆看,看过后遂将信帛揉成团儿,丢给史阿。史阿当即会意,蹲在避风处将信帛烧掉,既而站在李利身后等候吩咐。

李利傲然屹立在山顶最高处的石崖上,沉思片刻后,语气低沉地幽幽道:“酉时初刻合围蛮军于白狼山东麓。”

史阿闻言后轻声复述一遍,李利微微颔首,遂身形未动,摆手示意史阿速去传信。史阿躬身退去,不多时便见两只信鸽振翅腾飞,一只向北飞去,另一只则飞向东边。笼子里还剩一只信鸽被史阿交给一名亲兵,而那名亲兵则提着笼子跟着史阿,一左一右站在李利身后。

这一幕被诸葛亮和田豫二人尽数看在眼里,但他们却不多问。该他们知道的早晚都会知道,不该知道的绝不瞎打听,方为明智之举。

半个时辰后,山下战场上空已是尘土弥漫,完全被血色迷雾和灰尘笼罩其间,居高俯视已然不甚清晰。随即,李利带领众人迅速下山,披上战甲,亲赴战场。

一个时辰的冲阵厮杀,东麓旷野战场上的两军厮杀已进入白热化,或者说这场决战伊始便是殊死较量,现在愈演愈烈,厮杀正酣。

身披暗红色战袍,身着黄金战甲的李利,驾驭骅骝马驻足于东山脚下,勒马阵前,神情冷酷的注视着眼前的剧烈厮杀。跟随他一同下山的诸葛亮和田豫则留在后方阵中,周围有数以万计的巨盾长枪兵保护,安全无虞。

在并不算宽敞的旷野上,两军二十余万战骑拥挤在一起,战马冲撞,战刀迭出,残躯断臂遍地可见,血水横流,战场上空充斥着如同实质的血腥煞气,令人窒息。

短短一个时辰的两军冲杀,六万汉军战骑包括轲比能率领的两万鲜卑铁骑在内已战死上万名将士,并且这个数字随着战斗愈发剧烈而不断增大,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急剧攀升,时时变幻着。与之相对的是,蛮军阵亡将士的数量近乎四倍于汉军,仅以目前所见,其伤亡不下于四万。

这并不是说汉军将士能够以一敌四,而是将近十六万蛮军之中有一半都是蛮夷部落中的普通男丁,他们之中不仅有半大孩子还有年近半百的老人。然而他们此刻都拿着兵器,骑上战马,跟随部落将领冲上战场。上了战场便是战士,战场上没有怜悯,生死各安天命,技不如人,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此时此刻,整个战场都是战骑冲锋厮杀的身影。所有战骑都集中在战场中央,两军将士有进无退,寸步不让,睚眦必争。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每后退一步就意味着死亡,数以十万计的战马迎面冲撞,马背上的战士拼命搏杀,勇往直前。那一阵阵马嘶、一声声嘶喊、一片片红光,换来的是,惨绝人寰的濒死惨叫,琳琅满目的血肉尸骸,还有一个个残缺不全的肢体和挣扎中的痛哭哀嚎。

这就是战争,血与火铸造而成的屠宰场。弱肉强食,惟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惟有勇者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在两军后方,数万蛮军张弓驰射,或精准射杀,或抛射升空,箭矢直扑汉军战骑后阵呼啸而来。而汉军后方的步军则架起车弩,超远距离抛射,射杀蛮军后阵的战骑,而弓箭手同样是精准射杀。因此两军阵亡将士有三成是死在两军弓箭手的射杀之下。相比之中,汉军的弓弩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而且箭矢充足,占据绝对优势。

弓弩一直都是西凉军征战的大杀器,所有将士都是弓箭手,战骑也不例外。故而,擅长弓马的蛮军想在西凉军面前占便宜,无疑是找错了对象,撞上硬茬了。

尽管战况剧烈而胶着,但汉军的兵力劣势仍是无法弥补。左、中、右三支战骑都处于蛮军的围攻当中,处境十分不利,短期之内还能抵挡蛮军的进攻,但是随着伤亡不断增加,时间一长,只怕很难挡住蛮军的猛冲猛打。即便如此,如不是汉军后方弓弩众多,将阵前编织成密不透缝的箭矢大阵,恐怕蛮军早已冲到后方,大肆屠杀步军了。

眼见战局不妙,诸葛亮和田豫二人对视一眼,神情愈发凝重,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骅骝马背上的傲然屹立的身影。

s:衷心感谢:1999存在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977章杀破狼,血战狼山续

眼见战局不妙,诸葛亮和田豫二人对视一眼,神情愈发凝重,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骅骝马背上的傲然屹立的身影。

李利没有察觉来自身后的殷切期待的目光,或者说他眼下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身后,而在眼前,眼前的两军厮杀战场上。

兵力不足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异地作战难免遇到各种困难。李利对此早有预料,也有所准备,但他没有料到的是,蹋顿和诸多部落竟然如此穷兵黩武,竟将十来岁的孩子和年近半百的部落老人也拉上战场,并且充当前军,在最前线冲锋陷阵。其实就是有意让他们送死。

或许蛮军主帅蹋顿和各部落首领心中毫无怜悯,他们并不认为让孩子和老人冲阵厮杀有何不妥,但汉军骑兵却良心未泯。面对稚气未脱的孩子和鬓角斑白的老人,汉军将士手中的战刀异常沉重,无形中失去了往日的勇猛矫健,身手变得迟钝许多。原本一刀便可将对面冲过来的敌人斩杀,此刻却显得力不从心,往往需要招架很多次攻击,直到忍无可忍、退无可退之际,方才挥刀斩杀敌人孩子或老人。

正是因为汉军将士心存恻隐之心,才使得他们举步维艰,打得异常辛苦,身陷重围,无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他们不忍对部落孩童和老人们动手,可这些策马挥刀的孩童和老人却没有一丝仁慈胸怀,凶狠而毒辣。毫不手软。每当杀死一名汉军骑兵,他们都会兴奋地吼上一嗓子,借此炫耀自己的年轻有为或老当益壮。激动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正是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心态,促使汉军渐渐陷入被动,被近乎三倍于汉军的蛮军战骑围困在战场中央,彻底失去了战马冲击力,也失去了骑兵应有的冲杀优势,进退维谷。

眼睁睁看着蛮军用半大孩童和半百老人组成的前军。死死缠住骁勇善战的西凉铁骑,李利心情异常沉重,眼瞳中充斥着凌厉阴冷的寒光。右手紧紧攥着金猊战刀,胯下骅骝马跃跃欲试。汉人是传承数千年的礼仪之邦,大汉更是以孝治国,将孝道作为士子出仕的基础。是以孝道深入人心。妇孺皆知,老幼皆如是。久而久之,不管面对什么人,只要是孩子和老人,汉人总会给予其应有的爱护和尊重。然而此番面对这些不知孝道为何物,一心只崇拜强者的部落蛮夷,汉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的不是英勇与顽强,也不是骑兵配合和默契。而是挑战他们的心理底线,孝道之根源。

蛮军用半大孩子和半百老人做前锋。与素来骁勇的西凉铁骑对战,此举端是歹毒至极。在李利眼里,这就好比后世倭寇用汉人百姓挡子弹,而蛮军更狠更毒,他们把自己部落的孩童和老人派到战场最前沿,逼着他们上战场,胁迫他们不要命地往前冲。这真真是卑鄙无耻,灭绝人性

某一瞬间,李利甚至觉得自己率军东征草原是不是错了,竟然逼得蛮军把未成年的孩子和垂垂老矣的老人都拉上战场,这种战争有何意义,这么做是不是太残忍了然而,当他看到这些蛮夷孩童和老人斩杀汉军兵士之后眉飞色舞的激动神色,李利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被激怒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