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674

分节阅读 6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力居昔日的养育提携之恩。虽然很不待见丘力居的儿子楼班,却也没有公然反叛。再加上。小单于楼班身边一直都有难楼忠心保护,使得乌桓王庭暂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虽然仍然不可避免明争暗斗,却没有大规模内讧厮杀。正是因为乌桓部落并没有起内讧,因此他们的总体实力远不如鲜卑,却能与鲜卑抗衡,实力日益强大。

“单于,对面那两个年轻人谁才是西凉李利”

此刻,苏仆延顺着蹋顿的目光看向对面汉军战阵,留意到蹋顿直勾勾地盯着位于汉军中军阵前的两个相貌不凡的年轻人。想都不用想,苏仆延便知这两人之中必有一人是威名赫赫的西凉李利,可惜一直未曾谋面,因此他根本不认得两人之中谁是西凉李利,究竟是身着儒士长袍的那人呢,还是身披暗红战袍、身着金色战甲的那位年轻将军

蹋顿闻声后,头也不回地道:“对面披挂战袍,身着黄金战甲之人便是李利李文昌。至于他身边的那名文士么,按照汉军历来出征的习惯,应该是出谋划策的随军军师。”说这番话时,蹋顿的语气十分笃定,显然颇为了解汉军的征战习惯和军队编制,甚至对汉人兵法也有所涉略。由此可见,蹋顿绝非有勇无谋的莽夫,其人虽然长相粗犷蛮横,却颇有智谋,见识不凡,算得上是文武兼备的草原豪杰。

苏仆延闻声后欣然点头,正要奉承蹋顿一番时,乌延却忽然插话道:“以单于之见,此战我大乌桓勇士能否旗开得胜,一举攻陷卢龙塞,夺取幽州”说话时,乌延的眼底中闪过一丝担忧,看向对面的李利的眼神飘忽闪躲,似是甚为惧怕。

蹋顿闻声扭头,看了乌延一眼,而后又回头看看苏仆延,当即心中了然。其实,不仅仅是苏仆延和乌延二人心生忧虑,就连蹋顿自己也是心里没底。

有道是:人的名树的影,盛名之下无虚士。西凉李利的赫赫威名到底有多响亮呢恐怕李利本人都不清楚,更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威名对诸多蛮夷有多么大的威慑力,自然也无法估量自己在草原部落中的巨大影响力。时至今日,西凉李利在草原部落中可谓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毫不夸张地说,只要部落中有人提起李利的名字,哪怕是提到官讳,就能让听到李利名讳的人全身哆嗦,敬畏不已,说是闻风丧胆亦不为过。

长期以来,乌桓和鲜卑人之所以仇视幽州公孙瓒,是因为他们在公孙瓒手里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吃尽了苦头。还因为公孙瓒对乌桓、鲜卑人从不手软,但凡落到他手中的蛮夷俘虏历来是一律斩杀,无一活口。故而,与其说幽州周边的蛮夷鞑子仇视公孙瓒,不如说他们畏惧公孙瓒。只要公孙瓒不死,他们就别想攻占幽州。退一万步说,公孙瓒一天不离开幽州,他们就不敢肆无忌惮的劫掠幽州,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危。所以蛮夷各部首领对公孙瓒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其除之而后快,除去这个心腹之患。然而,与公孙瓒相比,西凉李利的存在则让诸多蛮夷部落更加惶恐忌惮,近乎于惶惶不可终日。

西凉李利有多么凶悍,或许于中原各镇诸侯而言还体会不深,甚至感受不到,因为李利对汉人一直采取包容收复的怀柔手段,鲜有赶尽杀绝之举。然则,对于诸多蛮夷而言,西凉李利无异于毁灭一切的洪水猛兽,凶残而暴戾,毫无怜悯之心,手段之毒辣之狠绝,亘古未见。这并不说李利屠杀了多少蛮夷部落,或者说有多少部落被李利灭绝;而是,但凡落到李利手上的蛮夷部落悉数都被彻底征服了。不管这些部落的族人愿不愿意,一律搬迁至汉境居住,而他们曾经赖以生存的草原却被汉人占据,然后一个个镇甸拔地而起,全都纳入汉人疆域之内。

而李利对待周边蛮夷部落的策略就是,顺者昌逆者亡。凡是愿意服从安置的部落,全部分流打散安置,逼迫融入汉人之中;而那些不愿意搬迁或拒不执行命令的部落,则一个个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彻底湮没在尘埃里。

起初,当诸多蛮夷部落首领得知被李利征服的部落竟然毫发无损的时候,他们还曾嘲笑李利心存妇人之仁,心慈手软,不足为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霍然发现那些曾经与他们为邻的部族已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池,以及数以万计的汉人牧民,与汉人牧民一起出现在草原上的还有兵戈森森的戍边汉军。而曾经活跃在草原的部落全都迁入汉境,三五成群地被安置在汉人村落当中,或开垦种地或沦为佃户,与汉人一般无二。其中一些不安分的部落青壮则相继被抓进大牢,既而服徭役,为西凉州郡开山修路,最终再被重新安置到更加偏远的村落中定居下来。于是,西凉周边曾经强盛一时的部落相继消失,完全融入汉人之中;适者生存,不适应的人便只有死路一条。除此别无选择。

而这便是西凉李利所为,看似手段温和,实则狠厉之极。他灭掉的不是某个部落,也不是成千上万的人命,而是从根本上覆灭一个种族,促使周边种族全都融入汉人之中,最终融合为一个民族汉族。

这是真正的绝户计,杀人不见血,目光之长远、手段之毒辣,亘古未有。

亲眼见证了一个个部落相继消失,最初蛮夷各部首领还不以为然,根本认识不到李利的霹雳手段,也体会不到李利的厉害之处。但是时间长了,曾经的邻居一个个杳无踪迹了,这让部落首领们由最初的懵然不知渐渐意识到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他们。再加上,草原上的汉人牧民越来越多,城池越来越密集,汉军正在逐步扩大游弋范围,逐步压缩着他们的生存空间。至此,生活在汉境周边的蛮夷部落方才恍然大悟,终于觉醒了,切身体会到西凉李利的厉害,继而对其畏之如虎,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s:虎贲向书友们汇报更新时间:第一更在凌晨,二更在傍晚或晚上。

真诚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第958章杀破狼,武勇智略

时隔六年,西凉李利领兵进入幽州,剑锋直指盘踞在幽州周边的乌桓和鲜卑部落。

当这个消息传到乌桓鲜卑各部首领耳朵里的时候,他们震惊不已,惶恐失措,人人自危。于是,伴随代行乌桓单于职权的蹋顿邀请各部联合出兵攻打幽州之际,乌桓、鲜卑各部首领纷纷响应,并将部落中最精锐的勇士召集起来,组成联军,共同抵御西凉李利率领的东征大军。

就在他们聚集兵马、伺机出兵之际,恰好遇到冀州袁绍派遣使者携带重金请求他们出兵攻打幽州,并约定事成之后平分幽州。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盟约,约定次年春暖花开时共同举兵,攻打幽州公孙瓒。

故而此次乌桓、鲜卑联军共同出兵袭取幽州,并不单单是为了配合冀州袁绍攻打公孙瓒,拔除袁绍的后顾之忧,以解冀州之围。恰恰相反,他们联合出兵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付公孙瓒,而是李利率领的东征大军。他们之所以答应袁绍的请求,并与之结盟,不过是顺手牵羊将计就计。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把盟约放在心上,更不会顾及冀州袁绍的危险处境,甚至不顾袁绍的死活;反过来,他们还要利用袁绍牵制幽州一部分兵力,借此为他们打败李利大军创造有利条件。

而这一切,袁绍至今还蒙在鼓里,浑然不察,茫然不知。说到底,他这是自作聪明。自以为可以收买蛮夷大军为他所用,殊不知他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蛮军首领们的智商。利用别人不成,反被别人利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