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661

分节阅读 6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陷坑,几乎将娄底原地下挖掘一空,从而一举坑杀了十余万将士,其中大部分都是他麾下的盟军将士。这十几万将士没有战死沙场,却冤死在他手里,这些冤魂岂能放过他,终其一生都会缠着他,让他寝食难安,生不如死。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他炮制娄底原地坑时就应该想到早晚有一天会遭报应的。如今天子在他手里暴毙身亡,便是他应得的报应。费尽心机把天子和百官们抢到手里,却不料抢到手的却是个天大的麻烦,继而将他拖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呵呵呵,这便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语罢,贾诩一脸嘘嘘感慨之色,仿佛是感叹袁绍罪有应得,又像是感同身受,另有所指。

李利微微颔首,伸手拍着贾诩的肩膀,郑重地点头示意他安心,不必担忧,此事就此终结,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显然,贾诩是在替自己担忧,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步入袁绍后尘,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被人杀掉灭口。因为邺城惊变正是他一手炮制的,亲自谋划并付诸于行动,如今已大功告成了。在庆祝计谋成功之余,他不免有所担忧,弑君的罪名可不小,岂可等闲视之。万一哪天此事牵扯到李利身上,而李利为了平息众怒或许就会把他推出来,到那时他贾诩就要大难临头了。

说起贾诩一手炮制的邺城巨变,确是有些年头了。最初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还是李利平定雍凉二州的那年冬天,即公元192年的寒冬,至今已有五年了。那时李利自领凉州牧,坐镇汉阳郡,把京都长安留给他叔父李傕执掌朝堂,当时军中将领对此颇为不忿,人心浮动,以为李利要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西凉基业拱手送给李傕。

为此,时任军师将军的贾诩代表众将前去试探李利的心意。那一次李利首次对贾诩敞开心扉,将西凉军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贾诩。

其中有一段话令贾诩心头震动。至今记忆犹新:“如今天下动荡,谁能掌握天子,谁就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始终占据大义之名,执天下牛耳,只可惜很多人,甚至是一些颇有才能的诸侯,都只顾着眼前利益,却看不到挟天子背后所隐藏的弊端与凶险。高祖刘邦曾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话用在小皇帝刘协身上,同样极为合适”这是李利决定把军队化整为零。推行修养生息战略时所说的一番话。

说这番话时,只有贾诩和法正二人在场。当时法正初入军旅,自然不会明白李利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但贾诩却听得真真切切,并记在心里。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他渐渐领悟到李利的真实意图,随之促使他萌生了替主公分忧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便是专门针对刘协的。

果然。时隔五年之后一切都付诸于行动,贾诩蓄谋已久的谋划不着痕迹地一步步落实,最终把刘协推上绝路,捎带着把冀州袁绍给坑了。

事到如今,一切已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大功告成之日便是贾诩再建殊勋之时,为此李利私下赏赐他五百金,绫罗绸缎无数。还在洛阳城中又给准备了一座相当奢华的别院。然而贾诩素来心思缜密,行事滴水不露。接受赏赐之余,他不禁惴惴不安,暗暗替自己担忧。

刚好今天与李利叙谈,话赶话说到这里了,贾诩便委婉地出言试探,希望李利能给予他肯定的答复,或者说是郑重承诺。惟有如此,他才能彻底安心,才能真正放下这件事,否则他很担心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就是替罪羔羊,甚至还会祸及满门。

看到贾诩小心翼翼的神色,李利坦然一笑,和颜悦色地道:“我知道文和担心什么,对此我可以郑重告诉你,此事到此结束,此后不会有人再提。纵使有人旧事重提、借机滋事,那也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此外,文和或许还不知道,参与此事的人眼下都在正堂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子诚也知道,除此再无人知晓。正所谓人死灯灭,知道此事的知情人就是我等三人,其他人即使猜到一些,也无从求证。倘若有一天东窗事发,那这件事也只会算在我李利头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牵涉到你。因此,文和多虑了,此后大可高枕无忧。呵呵呵”

贾诩闻声后,感激不已,连忙起身拜道:“有主公这句话,微臣便不惧任何流言蜚语,再无后顾之忧。微臣叩谢主公,感激不尽。”遂俯身跪拜。

李利起身缠住他,笑呵呵地让贾诩落座。缓缓坐下后,贾诩眼神一转,忽然开口道:“中常侍董弘好像也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不知他现在何处”

李利闻言神色微变,心情有些失落地轻声道:“他和刘协感情深厚,得知刘协暴毙后神情恍惚,无比忧郁,在跟随使团返回洛阳的途中失足坠落悬崖,不幸遇难。”语罢,李利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罢了,不说这些伤心事了。眼下讨贼联盟已经会盟结束,接下来我等应该如何用兵,文和对此有何高见”

贾诩闻言后,迅速收回心神,思索片刻后,脸上又露出笑眯眯的自信笑容,遂不急不躁地道:“事实上,此次各镇诸侯不过是表明自身态度而已,将主公推上盟主宝座,便是为了确保他们在抢夺袁绍、袁术二人治下地盘之时,主公不会横加干预,更不会出兵突袭他们的老巢。至于我军出兵之事么,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出兵,其他七路诸侯足以剿灭二袁,而且各镇诸侯也不希望主公出动大军。毕竟二袁辖下的地盘就这么多,还不够七路诸侯瓜分的,倘若主公率领大军参与围剿,那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最终一点好处也捞不到么

所以我等现在不用出兵,尽可作壁上观,等到他们进攻受阻时,再行出兵亦为时不晚。”

第939章渔家傲,叱咤风云

事实证明,贾诩对讨贼联盟成立后的局势判断得很准确,可以说是丝毫不差。

就在讨贼联盟签订契约的同时,荆州刘表举兵八万攻打淮南袁术,致使刚刚坐上龙椅不到两个月的袁术仓促应战。

而在此之前,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后,江东孙策第一时间通告天下,正式脱离袁术麾下,毫不犹豫地与袁术撇清关系。此外,孙策在江东四郡之内大肆捕杀袁术的亲信部将和文官,手段果断而凶残,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拥兵自立,割据江东。

当江南大地烽烟弥漫之际,冀州袁绍与幽州公孙瓒之间的厮杀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也就是说,淮南袁术称帝时,袁绍就已经从刘协暴毙的阴影中走出来。随即他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倒加快了进攻幽州的步伐,企图趁着各镇诸侯组成讨伐联盟之前,一鼓作气除掉公孙瓒,夺取幽州。

可惜的是,冀州将士自从得知天子暴毙和天子是被自家主公袁绍鸩杀的消息后,人心涣散,士气萎靡不振,战斗力急剧下降,大不如前。如此一来,冀州军攻打幽州的进度便可想而知;原本可以一鼓而下的城池,却打得极其吃力,连续攻城多日,依然是久攻不下。

与之相反,本来打定主意据城死守的公孙瓒一扫萎靡之势,雄心大振。他一面派遣田楷率兵抵御阎柔叛军的袭扰,稳固后方;一面亲自率领大军抵挡冀州军的进攻。并披甲登上城头,亲自上阵厮杀,指挥大军守城。随着一次次成功打退冀州军的强攻。公孙瓒麾下的幽州军士气大振,斗志高昂,厮杀之中愈发勇猛,硬生生扼杀了冀州军强劲的进攻势头,使得两军再次陷入僵持对峙之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