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649

分节阅读 6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期而遇。一刹那,李利颔首一笑,刘表神情微怔后微笑示意,随之擦肩而过。

这是两位诸侯霸主首次碰面,相视一笑,甚是友好,等到几年之后两人再次碰面就是生死大战之时。倘若,此时坐在车里的刘表知道这个曾有两面之缘的俊朗后生就是西凉李利的话,不知他作何感想,又该怎么做只可惜,很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便永远无法回头。

第922章得民心,坐收渔利

匆匆赶回洛阳大营的李利,第二天便擂鼓聚将,出兵收复洛阳与河南郡诸县。

许褚、庞德率领青龙营收取河南郡,桓飞、许定率领飞熊重甲骑兵收复洛阳尹辖下各县,接令后六万铁骑当即出兵。

与此同时,镇东将军波才率领武卫营步军全体出动,帐下部将徐晃、郝昭、于禁、杨秋、铁轱和郭猛等分兵出击,清剿匪患,力求一个月内扫平司隶全境的盗贼和流寇。

伴随李利一声令下,十一万大军倾巢而出,使得洛阳大营顿时成为一座空营。留守洛阳的兵马只有一万金猊卫铁骑,以及贾诩调来负责修缮洛阳帝都的两万余郡府兵。

在李利离开洛阳的这一个多月里,贾诩与李玄调集两万余郡府兵,并从弘农郡和洛阳周边招募数万名青壮清理洛阳城内的废墟。至李利从南阳归来之时,城内废墟已基本清理干净,多达五万名青壮正在夜以继日的搭建民房。

一排排房屋重新开始搭建,一幢幢阁楼拔地而起,李利治下的诸多商贾缙绅们纷纷慷慨解囊、出钱出力,一辆辆马车涌进城中,不可计数的木材、石料、青砖、汉瓦,错落有致地堆积在工地上,宛如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丘,场面甚是壮观。

昔日沦为焦土废墟的洛阳城,如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此次踊跃参与洛阳重建的商贾、缙绅和各地豪强们,声称要为重建洛阳城出一份力。其实都是奔着洛阳潜在的巨大商机而来。商人嘛,无利不起早,只要有利可图、有足够吸引他们的巨大利益。就会蜂拥而来。经商之道,自古皆如是。

作为东汉王朝两百余年的帝都,洛阳城可不是一座小城,其全盛之时曾是天下第一坚城,第一大城。其面积之大,建筑之宏伟,远胜于西都长安。毫不夸张地说。洛阳城凝聚着大汉王朝全盛时期的精华国粹,乃大汉民族的象征。汉朝之前何曾有过汉人之说,正是因为大汉王朝的存在。有强汉的巨大凝聚力,才有了传承千秋万世的汉民族。

李利之所以重建洛阳城,并不仅仅为了再建一座皇城、一个帝都,而是为了凝聚人心。重新收拢置身于乱世当中的汉人的向心力。洛阳城可以不再是帝都皇城。也可以没有巍峨庞大的皇家宫殿,但这座象征汉人荣耀的城池不能一直荒废下去,不能就这么毁了,尤其不能毁在他李利手里。

六年前,这座象征东汉最高皇权的城池被西凉军付之一炬,而后又遭诸侯大军肆意拆毁践踏,再有不知多少股盗匪、流寇在这里趁火打劫,火上浇油。使得这座传承数百年的都城沦为一片焦土废墟。时隔多年,李利率领西凉军再次占领这座废墟中的城池。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重建这座大城,而且即使没有皇宫大殿,也要建的有模有样,不能坠了汉人的志气。

所以,别看李利最近一段时间不在洛阳坐镇,可他为了重建洛阳城没少费心思,几乎搜肠刮肚地想主意,一定要将这座城池建好。既要有大气磅礴的气势,又要坚固实用,日后还要想方设法恢复洛阳城昔日的热闹与繁荣,让它再次焕发生机,重现汉民族百年帝都的风采。

为此,李利对所有参与重建的商贾、缙绅和豪强们许以厚利,向他们许诺,建成后他们享有洛阳城五成收益,为期三年。之所以是五成收益,是因为建成后的所有房屋一半归属洛阳尹府衙所有,余下全部归他们所有。而限期三年,看似吝啬,实则不然。恰恰相反,这个期限正是吸引商贾们蜂拥而来的关键之所在。

如今世道纷乱,有命赚钱还得有命享受才行,否则再多的钱财也毫无用处。

三年内,李利治下的洛阳郡和河南郡全部减免税赋,这是李利对两郡百姓的郑重承诺,借此安抚民心,吸引百姓前来洛阳定居。与此同时,李利对商贾们许诺三年期限,这就表明他有能力也有实力保证所有出资建城的商贾缙绅们的利益。

而这个承诺无疑是令人信服的。因为凭借西凉李利现有的实力,纵然再不济、或是局势急转直下,保住洛阳城三年不失,还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而在这三年之内,商贾们绝对可以收回成本,并且还有相当可观的收益。如此一本万利的好事,在这乱世当中实在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大馅饼,岂能错过

换言之,如果李利许诺五年或十年期限,只怕很多商贾缙绅们就得慎重考虑了。这么长的期限、这么大的利润,这个馅饼也太大了,大的让人不可思议,不敢相信。五年或十年之后,西凉军还存不存在,李利是不是还活着,洛阳城还在不在他手里,这些问题都必须考虑周详。否则,数以万计的金银投入进去,结果全都打了水漂,这不是坑人么

所以,限期三年不长不短,五十万西凉军断然不会在三年内就覆灭了,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能打动商贾缙绅们心理底线的期限。

说到根儿上,乱世不比和平年代,赚到手里的金子才是最实惠的,能够安安稳稳做买卖赚钱才是最关键的,其他都是扯淡。除此之外,无论如何优厚的条件,都蒙骗不了最善于精打细算的商人。

正因如此,重建洛阳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州各郡的商贾世家、豪强缙绅们纷沓而至,与暂领洛阳尹的李玄签订契约后,早有准备好的车马迅速投入进去,并陆续投入数以百万计的金银钱财。李玄和贾诩招募的五万青壮便是替他们雇用的,所有开支都由他们垫付。此外。两万余郡府兵所需的粮饷也算在他们头上,权当是替他们干活。

重建一座城池所需的钱财无疑是巨大的,但分摊在两百余名商贾缙绅身上。数目就没那么大了,平均每个商贾出资一万金,就足以在废墟上建起一座庞大的城池。毕竟这个时代的建筑材料都很简单,而且很廉价,主体是木材和石材,最费钱的是秦砖汉瓦和房屋装饰。况且又在乱世当中,没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能砍就砍能伐就伐,缺什么材料,看到合适的就拉走。有主的多少给点钱,没有人管拉走便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洛阳重建的商贾世家中就有很多与李利有瓜葛的殷富之家,而且都是最早响应建城的大户。

位居榜首的便是来自长安的龙腾商会。其实就是李利名下产业。由他的妾室张蔼负责打理。其次是甄氏财团,也就是甄氏张蔼的本家,由她名义上的次子出面管理。

其三,就是大小乔的父亲乔国老,这个最善钻营的守财奴效仿甄家,美其名曰“乔氏财团”。其四是徐州糜氏商会,出面张罗琐事的是糜竺的妹妹糜环,正好借机跟着张蔼一起前来洛阳游玩。糜竺派人送来两万金,于是糜氏商会便诞生了。糜环摇身一变成了富婆,真正的白富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