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641

分节阅读 6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林微笑颔首:“贤弟恐怕还不知道,据说西凉李利麾下五虎将之一的扬威将军黄忠与刘磐乃是忘年之交。私交笃厚,素以兄弟相称。由此贤弟便不难想象,西凉李利拥兵数十万。能被他赏识的黄忠必定是骁勇悍将,而能和黄忠做兄弟的刘磐,其人必有过人之能。眼前这般情形正是如此,刘磐比关羽稍逊一筹,却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说完话后,杨林整整衣襟。对郭士奇吩咐道:“立刻准备一下,稍后我等便出城为孔明贤弟寻找隐居读书之所,或许这几日都不在城中。阎圃留在客栈静观其变。士奇随我同往,扈从不必太多,多带些盘缠,草庐也要建得像个样子。不能委屈了贤弟。”

“这、、、”孔明闻声惊诧。急声道:“怎敢劳烦兄长如此破费”

杨林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说,插话道:“倘若贤弟还认我这个兄长,那一切就由我来安排。毕竟愚兄痴长贤弟几岁,家境还算不错,难得遇到贤弟这样意气相投的好兄弟,略尽心意也是理所应当。举手之劳而已,贤弟切莫推辞,否则为兄于心难安。”

“如此、、、小弟愧领了。”盛情难却。孔明躬身一揖,拜道:“兄长厚谊。小弟铭记于心,他日自当厚报。”

或许搭建一座草庐于孔明而言并非难事,可他终归是个虚岁十六的少年,父母早亡,兄弟姊妹众多,跟着叔父迁徙逃亡,其兄又尚未出仕,长期寄人篱下。若说在此期间没有任何难处,但凡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不会相信,纯粹是自欺欺人。

因此,孔明虽是士族出身,却是个没落士族,躬耕南阳也不完全是为了躲避战祸,隐居山林何尝不是一种自立谋生的手段。

小分割线

两天后,距离宛城一百余里的西南山林中,一行百余人牵着座骑在丛林中行走,一路走一路张望,却并未找到理想的落脚地。

阳春二月,万物萌发,山林中随处可见新生的嫩芽儿,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催人奋进,给人以极其美好的希望。

山梁上,杨林和郭士奇并肩坐在岩石上,坐北朝南,俯视着眼前一片新绿,心胸豁然开朗,额头上溢出细汗,脸上浮现出会心的笑容。

刚刚负责探路的扈从回来禀报,东南十里有一处清幽僻静的山岗,名曰:“卧龙岗”。故而,杨林提议众人稍作歇息,而后再行赶路。此刻他和郭士奇身边没有外人,孔明带着三名扈从前去西边山坳里找水,百余名扈从分散在周围,看似像是狩猎,实际是在警戒,时刻注意着方圆五里之内的所有动静。

“主公,如果微臣没有看错的话,孔明恐怕已经猜出主公的真实身份了。”望着山下的风光,郭士奇轻声道。

杨林微微颔首,脸上挂着阳光灿烂的微笑,低声道:“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仅是时间问题,他早晚都会知道。奉孝话里有话,或许前天下午你就想问了,却一直忍着没说,现在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呵呵呵”

“主公明鉴,微臣确有此意。”郭士奇、、、哦不,应该是奇士郭嘉。闻言后,他欣然点头道:“从第一眼看到孔明的那一刻起,主公就对他另眼相看,完全不把他当外人,甚至于主动认他为义弟。微臣跟随主公已有两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主公如此器重一个人,竟然陪他一起上山搭建茅庐。要知道,主公日理万机,难得有暇出来放松一下,如今却在山林中游荡;此事若是传回洛阳大营或长安,只怕谁都不会相信。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微臣已知孔明确实是当世奇才,虽然年龄不大,却对天下局势和各路诸侯势力洞若观火,见解独特,一针见血。然则,微臣实在想不明白,主公既要招揽他、收为己用,又让他隐居读书,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多此一举么”

第911章枭雄心,变幻无常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微臣看得出来,孔明确实是当世奇才,虽然年龄不大,却对天下局势和各路诸侯势力洞若观火,见解独特,一针见血。然则,微臣实在想不明白,主公若想将他收为己用,完全可以直接招揽,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地陪他上山寻找隐居之地呢既要招揽他,又让他隐居读书,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多此一举么”郭嘉这番话已经藏在心里整整两天了,此刻终于忍不住一吐为快,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杨林神情淡然地含笑不语,并不急于答复郭嘉的疑问,遂低头看着岩石边新长出来的茅草嫩芽儿,像针一样破土而出,翠绿翠绿的,甚是喜人。

少顷,随手拨弄着嫩芽儿,他若有所思的轻声道:“奉孝以为孔明其人心智如何,是轻易屈服之人么”

“呃,这、、、”郭嘉闻声错愕,思索片刻,似有所悟地点头道:“微臣明白了。虽然我等和他仅仅相处两天,但从他的举止谈吐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强大自信,不难看出他是个心志坚韧之人,外表温文儒雅,实则外柔内刚,宁折不屈。若是强行胁迫他屈服,只会适得其反;非但不能将其收为己用,反倒促使他心生敌意,离心离德,渐行渐远,最终彻底站在我等的对立面,与我西凉军为敌。”

杨林、、、呃,准确地说应该是李利。

杨林只是他此次潜入宛城的化名,就像他两年前游历大江南北时化名李正锋一样。纯粹是掩人耳目。只不过李正锋这个名字已经用过一次,此番却是不能再用,只得重新取个名字。而且不能让人联想到西凉李利,一丝瓜葛都不能有。又因他是西凉口音,故此只能谎称自己是弘农人士,紧挨着长安,如此便可遮掩过去,不会让人起疑。

事实证明,李利此次伪装得很成功。以至于,多智近乎妖的孔明都被他蒙骗了,初次见面时根本没有把他和西凉李利联系起来。然而他也只能蒙骗孔明一时。就在一行人在城外会合的那一刻,随着一百多名精壮彪悍的扈从出现在孔明面前,并且每人还牵着一匹上等西凉战马,李利的真实身份随之暴露。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孔明仅是片刻愣神,随即神色自若,不闻不问,一如既往与李利、郭嘉二人谈笑风生,仿佛对李利的身份毫无察觉一般,没有丝毫拘谨或牵强之色。

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路走来,但凡遇到跑腿问路的事。孔明都会抢在李利前面主动去做,再不让李利亲自动手。就像此刻他亲自带着扈从前去寻找饮水一样。本来他完全可以不去,身边跟着一百多名扈从呢,哪里用得着他亲自前去,可他执意亲力亲为,李利也只好随他愿意,不再多言。

由此不难看出,孔明已经知道李利、郭嘉等人的真实身份了,却不点破,依然保持原状,彼此间没有尊卑之别,平等相待,氛围十分融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