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579

分节阅读 5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升迁的官员便有爵位赏赐,可谓是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这时,李儒读出最后三位得到敕封的官员名字:“秉承主公之意,南匈奴草原即河套草原增设朔州郡,左冯翎郡丞张既担任朔州郡第一任太守;平北将军鞑鲁、平寇将军李蒙率领两万郡府兵进驻朔州,确保朔州安宁。

征召河南郡人郑浑为大将军府掾属,兼领郿邬军械局都尉,秩六百石。

征辟河东闻喜人裴潜为大将军府掾属,仓曹掾,准其参与军机。钦此”

随着李儒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李玄、鲁肃等人身后的三个身着儒士长袍的文士。经认识他们的人介绍,方知这三人的身世来历。

那名身材高大健壮之人便是郑浑,字文公,河南郡开封人,其祖父乃大儒郑众,其兄郑泰亦是司隶名士,现为太学院大学士。不过,此番郑浑出仕却不是其兄郑泰举荐的,而是郑浑的好友华歆举荐给李玄,而后由李玄再引荐给李利。几经辗转,这位李利熟知的将作大匠郑浑终于出现在大将军府正堂上,但李利并没有请旨敕封他为将作大匠,而是让他先去三年前组建起来的军械局担任主事,以观后效。

新任朔州太守张既,字德容,左冯翎高陵人,举茂才,初为新丰令,政绩三辅第一。遂被管宁看重,擢升为郡丞,此番管宁调任凉州别驾,便将张既举荐给李玄,而后便传进李利耳朵里。当李利好不容易想起张既是何许人之后,顿时大为欣喜,甚至有些懊恼自己为何早先就没想起此人呢。

要知道张既可是土生土长的三辅高陵人,治政能力极为出众,曾为曹魏做出过突出贡献,历任雍凉二州刺史,政绩卓著,并协助夏侯渊平定西凉,颇具军事才能。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贤,却一直在李利治下担任郡县小吏,可他却浑然不知,直到此次管宁举荐,方才正式进入他的视线。

不过为了避免拔苗助长,操之过急,李利并未破格提拔张既,只是在原来职位上提升一级,担任郡守而已。但这个朔州太守虽然名义上还是治理一郡之地,可实际上却不是普通的郡县,而是拥有广博草原的河套平原,其实际地域面积不亚于长安三辅,相当于半个司隶,且人烟稀少,除了匈奴王庭之外,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如此艰巨的任命,既是对张既的信任,又是对他治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至于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历史上曾是曹魏四朝老臣,擅长政务,曾担任过荆州、兖州刺史,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文官。早先李利就听滕霄提起过裴潜其人,据说此人政务娴熟,处事公允,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当时李利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便没有放在心上,想不到此次收复河东失地之际,此人又被鲁肃赏识,再次举荐给李利。如此一来,先后被滕霄和鲁肃两人举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于是李利便将此人召到自己身边,亲自观察考校一番,随后再行安排。

第822章尘埃落定

感谢:流天泪心龙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傍晚时分,帅府议事结束。

灯光下,一众西凉文武相继离开正堂,缓缓走向府门。

令人诧异的是,今日议事后的气氛明显与以往不同,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显得心事重重,不复往日三五结伴而行的场景。

三百余人陆续走下玉阶,无人言语,却不由自主地回头张望,看向那已经空无一人的正堂,还有早已离去的大将军帅位。

此时此刻,虽然议事已毕,但他们的心神却仍旧停留在正堂之上,刚刚主公李利的一道将令依然萦绕在耳畔,充斥在心头。

而这道将令,却是导致他们心事重重的源头,或者说正是主公李利的一声军令,使得他们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直到此刻,李利掷地有声的将令言犹在耳:“各营将领轮调即日启动,全军主力战营扩编为十五营。

飞熊重甲骑兵营,主将统领桓飞,副将副统领许定,中郎将何曼;下辖三万重甲铁骑,辎重、杂役辅兵共计五千人,自即日起两年内组建完成。

金猊卫禁卫营,主将统领李挚,晋升护军将军,秩同四安将军;副统领陈到、史阿,全营满员三万步骑。

龙骧营,主将统领马超,副统领李典,中郎将孟达、裨将马铁。

武威营,主将统领张辽。副将董越,晋升厉锋将军,进爵都亭侯。秩同四平将军。

虎贲营,主将统领典韦,副将成公英,升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

青龙营,主将统领许褚,副将副统领庞德。升任中坚将军,进爵都亭侯,秩同四平将军。

无双铁骑营。主将统领赵云,副将马岱,升任讨贼将军,中郎将夏侯兰。

朔风营。主将统领周瑜。副将副统领去卑,晋升越骑将军,赐爵关内侯。

飞燕轻骑营,主将统领张燕,晋升骁骑将军,进爵都亭侯;副统领、游击将军徐晃,中郎将王当、孙轻。

以上九营将士均为战骑,组成西凉战骑军团。各营满员三万战骑,宁缺毋滥。两年组建完成即可。

步军:武卒营,主将统领徐荣,副统领成宜、银轱、眭固,中郎将何仪、郭淮,下辖八位裨将和十四名校尉;全营满编五万甲士。

武卫营,主将统领波才,副将于禁、杨秋、铁轱,中郎将郝昭,裨将、校尉二十二人,等同武卒营,满编五万甲士。

陷阵营,主将统领高顺,副将、折冲将军胡车儿,中郎将桓狼、桓豹等十位将领,下辖两万重甲步军。

秦弓营,主将统领黄忠,副将、横野将军曹性,讨逆将军马玩,下辖十位裨将和校尉,满编满员两万将士。

飞鹰卫,即鹰眼细作,左统领安汉将军阎行,右统领安国将军王越。人数不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