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461

分节阅读 4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公何时登船,我等就什么时候过河,否则我等就和主公一起喝西北风,这才是真正的共甘共苦嘛呵呵呵”

李利闻言大笑,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如你们所愿,想留就留下吧。哈哈哈”

大笑之余,李利颇有感触地轻叹道:“人生在世,只有享不了的福,却没有吃不了的苦。凭心而论,此次河东之战确实让人郁闷,说不出的憋屈,很是窝囊

十几天前,我亲率大军星夜兼程赶到安邑,本来打算至少要将诸侯盟军拖在河东郡一个月以上,而后再南渡黄河,退守函谷关。其间,我将率领你们将这些诸侯狠狠地敲打一番,一定要他们打疼,至少削弱盟军十几万兵力,倘能如此,我等此次前来河东郡就算没有白跑一趟。

可惜呀,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我军刚刚灭掉白波军,随后就被盟军一支小股骑兵偷袭暗算,一把火烧掉我军粮仓,等于直接断掉我十几万安邑大军的命脉,逼得我们不得不提前渡河撤退。

如此一来,就打乱了我军的部署,迫使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借助函谷关弥补现在的落败,继而挽回局面,重新回到我们预定的战术策略上来。惟有如此,我们才有夺取胜利的希望,不然的话,此次司隶之战孰胜孰负犹未可知,凶险万分哪”

此话一出,众将眼神中的不甘之色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战意隆隆,斗志昂扬。

诚然,马超、张辽、铁箫、许褚和徐晃等将领对此次安邑兵败十分不甘心,几乎都抱着誓死与诸侯盟军决一死战的决心。然而,随着李利下令渡河南撤之后,众将顿时傻眼了,随之纷纷请战,奈何李利心意已决,军令已下,毫不留情地否决了众将请战的要求。而后,众将虽然都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是愤愤不平,感觉既憋屈又窝囊,二十天之内来回折腾,不但徒劳无功,而且最后还是灰溜溜地渡河撤兵。

这是西凉军自大整兵以来的第一场大战,出动包括郡府兵在内的十二个战营中大部分兵力,众将士兴冲冲而来,却没想到只在安邑大营待了十几天就要灰溜溜地原路退回去。如此不战而败的战事对于西凉军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这在十三万安邑大军将士心里,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正因如此,作为统兵将军的马超、张辽等将领,这几天心里一直很窝火,气愤难平。虽然他们整天忙着筹措船只渡河,但心里却惦记着要与诸侯盟军真刀真枪地大战一场,巴不得盟军立即围攻安邑城,到时候就能放手与诸侯大军厮杀一场,看谁更厉害,谁才是软蛋孬种

很可惜,这几天虽然战事不断,却都是零星的攻城战,诸侯大军并没有全部赶到安邑城下,仍旧驻扎在距离安邑城不到一百里的东垣城。这让马超、张辽、许褚和陈到等将领大失所望,既而整天阴沉着脸,眼神中充斥着不甘与愤怒之色。

就在刚才,驻扎在安邑大营所有骑兵中的最后一批骑兵和战马登上渡船,前往南岸的函谷关。至此,河东之战宣告结束。事已至此,马超和张辽等将领纵然愤愤难平,却也无可奈何,只剩下满眼的不甘心。然而,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是,主公李利竟然也会发牢骚,而且说出的话都是他们想说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

这一刻,马超、张辽、许褚和徐晃等人顿觉赫然开朗,积压在心头好几天的阴霾一扫而空。与此同时,他们对主公李利愈发敬重,感觉李利不像是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他们的贴心人,没有架子,坦率豪爽,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这种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对了,奉孝,今天又是哪路诸侯领兵前来攻城啊”就在众将领各有所思之际,李利轻声对郭嘉问道。

郭嘉闻声禀报道:“今日是盟军占据东垣城的第八天,前来率军攻城的诸侯是江东孙策。不过领兵将领却不是孙策本人,而是老将程普,出现在城下的孙策军有一万余人。攻城时,程普只派三千人装模作样地冲上来,待滕霄将军指挥我军防御反击之际,这些扬州军又一窝蜂地退回去,如此来来回回折腾一个时辰,丢下一千余具尸体,程普当即下令撤兵,今天的攻城战一个时辰前就已结束。”

李利闻言后,若有所思地道:“这些天以来,七路诸侯轮流前来攻城,每次都是两三万兵马,而且都是佯攻,做做样子就撤兵。情形有些反常,他们究竟想干什么,明明有机会将我军围而歼之,却为何迟迟不进军呢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想这里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阴谋,不可不防啊”

第648章函谷鏖兵固金汤

“嘭”

随着一声碰撞声响,渡船剧烈摇晃,随之摇摇摆摆地靠向岸边,船身渐渐平稳下来。

待渡船停稳的一瞬间,一团金色流影突然从船舱里飞窜出来,继而纵身一跃,落在岸边的岩石上。

“我还以为这家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兽呢,现在却跑得这么快,生怕落进水里,原来它也有害怕的时候呵呵呵”

渡船上,看着金猊兽王迫不及待地蹿上岸边,李利忍俊不禁地开口大笑。

大笑之余,他信步走上岸边,随手将紧随身后的郭嘉拉上岸,随之与郭嘉并肩而立,看着密密麻麻的船只陆续靠岸。

“为何不见滕霄上岸,难不成他晕船”看着一众将领先后登岸,李利忽然眉头一扬,诧异问道。

“这、、、”郭嘉闻声色变,迟疑着不知如何答话。

待看到李利神情不悦时,郭嘉低声道:“禀主公,滕霄将军没有和我们一起登船,执意留在北岸为我军殿后。”

“嗯胡闹”李利闻言惊愕,勃然大怒道:“这厮为何如此倔强,胆大妄为,竟敢抗令不遵难道他以为我的军令都是废话,谁都敢阳奉阴违”

“主公息怒,滕霄将军绝无此意。”眼见李利怒容满面,郭嘉急声解释道:“主公此番确实误解滕霄将军了。他之所以坚持最后一个撤离河东郡,是因为他说自己是安邑主将,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等大家都安全撤走了,他才会登船离开。”

说到这里,郭嘉满脸钦佩地说道:“上船之前。微臣曾劝说他登船,毕竟我军都已撤离大阳渡口,万一诸侯大军追赶上来,他和他手下的五百亲兵就等于羊送虎口,性命堪忧。

可滕霄将军却说,主公命他驻守安邑至今整整两年零六个月,在此之前安邑大营固若金汤,不惧任何敌人,整个河东郡百姓也是安居乐业,祥和安宁。此次河东兵败。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营失守,他作为主将都不能只顾自己逃命,一定要坚守到最后一刻,只有主公和众将士以及百姓全部撤离之后,他才会最后一个离开。因为他是安邑大营统兵主将。也是我军扼守河东的唯一城关,河东失陷。就意味着我军彻底失去了对河东诸侯的威慑。更重要的是河东百姓背井离乡迁往弘农郡。滕霄将军把这份罪责也揽在自己身上,因此他执意最后一个登船撤离。

微臣苦劝不住,只得依着他留在北岸,并且他还恳求我不要将此事告知主公,只有等到我等登岸之后才能说出实情。所以、、、微臣知罪,请主公责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