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431

分节阅读 4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突变,低声道:“可是据末将所知,此次中原之战我军处于防守态势,并未抢得先机,已然陷于被动之地。这就意味着我军大多数时候都要依靠城池或关隘防守,如此一来主公调集如此众多的战骑岂不是施展不开,远不如步军灵便若是将骑兵当做步军使用,难免有些大材小用,弃长就短之嫌,于战不利这都是末将的臆测之言,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主公海涵”

“呵呵呵”李利闻声坦然而笑,摆手示意波才不必拘束,笑声道:“文显此言没有说错,直中要害,当真了得看来这两年你没有丝毫懈怠,不仅带兵有方,守城有功,还研读了不少兵书,已然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可喜可贺呀”

“主公过奖了。”波才躬身施礼,谦卑说道:“末将愚钝,早年跟随张角起兵时,目不识丁,只知道一味地猛冲猛打,最终惨败被俘。被俘后,在朱儁身边蛰伏七年之久,虽然等到朱儁兑现诺言,却学会识字,读过几本兵书,自此以后兵书从不离手,但有闲暇便拿起来翻看。前后十年下来,小有所成,如今幸得主公赏识,得以独领一军,拾遗补缺之下受益匪浅。只是不知末将方才所言确否,请主公明示。”

李利微微颔首,微笑道:“确如文显所言,守城之战用不上战骑,骑兵远不如步兵灵便,徒步厮杀也不如步军娴熟。眼下安邑和徐荣两座大营有五万步军,加上从你这里抽调出来的一万五千步卒,还有我此次带来的三万兵马,这十万步军足可驻守城关。但是,久守必失,天下间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何况一味据城死守不是我李利打仗的风格。换言之,单纯防守对敌,纵能确保城池不失,却也无法打败敌人,最多是两败俱伤,不分胜负。

所以,若想扭转我军被动防守的不利局势,必须主动出击,如此方有几分胜算。此次中原诸侯盟军人多势众,如果我军仅是动用三五万骑兵主动出击,即使能够取胜也不过是小胜,顶多算是偷袭得手,无法给予盟军重创。我李利不屑于小打小闹,更不想给诸侯盟军挠痒痒,如果仅是偷袭出击的话,我宁愿死守城池,拒不出战。如此一说,文显想必已经心知肚明了”

波才闻言点头,应声说道:“主公的意思是,我军要么不出击,一旦出击便是十余万战骑全部出动,给予盟军雷霆一击如此一来,即使盟军兵马再多,也挡不住我十五万战骑的正面冲杀。如果时机得当、谨慎用兵的话,一旦我军战骑冲杀而出,盟军必定惨败。”

“嗯,文显所言极是。”李利赞许地点点头。

波才见状思量着说道:“天下诸侯都知道我西凉铁骑骁勇善战,想来他们必然对此有所提防。不过末将听说冀州袁绍麾下兵马对付骑兵颇有章法,幽州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就覆灭在袁绍手里。此外,中原地大物博,强弓硬弩、战车、巨盾不在少数,这些都能有效抵挡骑兵的冲锋。因此主公不得不防,轻易不可出动骑兵,选择战机很重要,一旦出击务求一击必中,否则难免打草惊蛇。末将愚见,若有不妥之处,还请主公不吝赐教。”

李利欣然笑道:“文显句句在理,令我刮目相看哪正如你所说,我之所以调集如此多的骑兵出征,并不是要与盟军硬碰硬的正面厮杀,而是要在最恰当的时机一举打垮盟军。倘若寸步不让地正面对决,即便我军能够打败盟军,也必然伤亡惨重,最终得不偿失。毕竟盟军数十万大军都不是摆设,正面对决中谁都不会任人宰割,必然全力拼杀,如此数十万大军厮杀到一起,伤亡之大可想而知。而这恰恰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名义上取得了胜利,实际上却是伤亡巨大。倘若如此,我宁肯不出战,据城死守与盟军拼消耗,反正他们兵马众多消耗巨大,而我军却是本土作战,占据地利优势。即使两军相持一年半载,我军也耗得起,生生拖垮他们”

波才闻言错愕,既而哑然失笑道:“主公这是气话,断然不会如此应战。末将跟随主公多年,从未见过主公有哪次战事是死守不战,此次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次我军粮草确实十分充足,仅是我潼关大营就存放着四十多万石粮草,而安邑大营和徐荣大营此前就有十几万石粮草,再加上荆州刘表等诸侯送来的二十万石粮草,全部加在一起多达七十余万石,足可供应我军半年之用。这是迄今为止,我军从未有过的富裕仗;若是与盟军拼粮草消耗,我们还真是耗得起,足可将他们拖垮拖死。呵呵呵”

第611章处心积虑白眼狼

是夜,一弯月牙儿悬挂天边,闪闪星辰点缀夜空。

潼关大营,中军帅帐。

整整一天时间,东征大军方才全部进驻潼关,以至于大营中人满为患。

截止夜幕降临,率领前军率先赶到大营的李利已经歇息大半天了,此刻方才召集各营将领前来帅帐议事。

大帐内,李玄和李儒二人赫然也在阶下就坐,他们是跟随李利前来潼关大营调度粮草辎重的。

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辎重不是小事,直接关乎战事成败,不容丝毫闪失,是以李玄和李儒二人必须亲自前来督办,惟有如此他们才能放心。也正是因为他们办事细心谨慎,滴水不漏,方有“双李别驾”之美名,一直被李利所倚重,引为臂膀肱骨之臣。

实际上,李玄和李儒二人并没有担任别驾之职,职位远在别驾之上;但在世人眼里,他们确是西凉这架大马车上不可或缺的左右别驾。李儒掌管西凉军情报细作,李玄主掌政务和府库,位高权重,为李利保驾护航。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他们与李利同姓,并且彼此又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为李利身边的心腹近臣,忠心可嘉。

此刻,帅帐内将领云集,足有一百多员校尉级以上的统兵将领。飞熊兵统领桓飞、副统领董越、黄烈,龙骧营统领马超、副统领李征、蒙崇以及校尉马岱,无双铁骑统领滕羽、副统领银轱和铁轱兄弟,青龙营副统领庞德、成公英,武卫营副统领黄忠、马玩,金猊卫统领李挚,外加潼关守将波才等一众将领。单是副统领以上的将军就有二十余人,余下裨将军、校尉级将领多达上百人。

只不过此次帅帐议事并非商议军情战事,因此他们这些领兵将军大多是只听不说,了解一下目前战局形势以及军中粮草辎重情况。是以此次议事的主角还是李玄、李儒和贾诩三人,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大军的粮草、情报和兵力调配情况。

“今夜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名为议事,实际却是为相聚一堂,叙谈畅饮一番。呵呵呵”帅位上,李利神态随和,笑容满面地举起酒樽与阶下众人同饮。

“哈哈哈”一杯热酒下肚。众将爽朗而笑,严肃的神情随之放松下来,;两两把酒言欢,交头接耳地轻笑低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