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300

分节阅读 3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安,四散逃难。

因此。如今西凉各郡县大治,治安稳定,百姓虽然生活得苦一些,却有盼头,只要辛勤劳作,就能有所收获。是以近年来,冀州和并州等地很多被战火摧毁家园的百姓拖家带口地逃往长安定居,而司隶百姓更是大举迁往长安三辅和雍凉二州另谋生路。

想必这两年,文昌治下人口增长不少吧”

李利点头说道:“嗯,确是如此。一年多以来,西凉各郡县先后增加数十万人口,今年更多。函谷关外,进入西凉的百姓几乎是络绎不绝,相信不久之后,西凉全境将会在原有人口的基础上再增加上百万人口。”

甄氏眼神灼灼地看着李利,接声说道:“是啊自黄巾之乱爆发后,中原各郡和西凉百姓都往荆州和西川益州逃难。可是从一年前开始,流民百姓不再前往荆州和益州,而选择路途更近的西凉各州郡避难。如此以来,你治下的西凉各地自然是人口越来越多,各郡县也会迅速繁华起来。我相信,如果西凉各地的休养生息政令再延长两年时间,到那时,你治下的人口数量将远远超过天下各路诸侯,实力将愈发强大

只是我一直很困惑,早在两年前司隶大半郡县就已归附朝廷,同样是你的治下。为何三辅和雍凉二州施行的休养生息政令没有在司隶实施呢”

李利坦然而笑,说道:“司隶是东汉王朝将近两百年的帝都所在地,境内大多是名门望族,树大根深,而我西凉二州却是饱经战火,一穷二白。两者相比,前者是名门贵胄的集中地,后者则是泥腿子一箩筐,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休养生息政策适用于西凉二州,却不适合在司隶实行,至少目前不适时宜。”

甄氏冰雪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她听懂了李利的话外之意,当即莞尔一笑,轻声询问道:“难道文昌真的不打算依靠豪强士族平天下,执意与天下士族为敌吗”

“呵呵呵”李利朗声笑道:“夫人这句话说得有点大,我怎么可能与天下士族为敌呢

不过,若是士族与黎民百姓为敌,那便是我李利的敌人了。换言之,我没有毁灭天下所有门阀士族之心,但他们必须严格执行我颁布的政令,退还侵占百姓的土地,消减家奴和侍婢,并确定家丁和侍女的薪俸,废除卖身契,禁止滥用私刑处罚仆人,所有田亩和仆人必须在府衙登记造册,以备年终核查。如果能做到这些,我欢迎任何豪强士族进入西凉各地,否则就休怪我翻脸无情了。

生与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如果他们抗拒我制定的法令,顽抗到底,那就只有灭亡一条路可走。

我坚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欲成千秋霸业,其自身必然代表着黎民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士族的利益代表。古今任何一个君王,民心才是立身之本,霸业之基;否则纵能逞一时之强,却终究难以长久,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而今天下纷争,诸侯割据,士族人口总数还不到大汉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可是他们却占据着大汉天下半数以上的财富和土地。因此,不铲除士族豪强,天下不宁

其实我也知道,士族豪强永远也无法根除。但是,我却能打破现有的士族体系,重建新秩序,实现利益再分配,为黎民百姓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为此,我决不妥协,穷尽四十年时间统帅大军征战天下,荡平乱世只是不知道这些士族豪强能不能坚持到四十年之后”

说出这番话时,李利全身陡然显现出坚韧无畏的凌然霸气,眉宇间充斥着一种舍我其谁的强者气息。而这一切全都清晰无比地呈现在甄氏的双眸之中,令她怦然心动,一股难以言语的情愫涌上心头,娇躯中突然出现一股暖流游走全身,促使她心跳急剧加速,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一瞬间,素来外柔内刚的甄氏,第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娇小柔弱的女人,因为她面前之人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一刻,甄氏曾经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的心终于有了决断,自己的一生不在于赚取多少财富,而是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强壮臂膀。她很清楚,一个想要成就无上霸业的男人,他必定需要一个甚至很多个贤良体贴的贤内助,而甄氏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甄氏和李利并排站在窗前,俯看甄府灯火,仰望满天星辰。

两人似是志趣相投的知己一般,畅谈天下时局,纵论民生百态,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高谈阔论,无拘无束。他们之间似乎心有灵犀,谁也不提今夜要商议的正事,一种夫唱妇随的默契在他们之间悄然形成,只是他们谁也不去点破这层薄纱,彼此心照不宣。

时间悄然流逝,已是深夜,阁楼上的两人却仍然浑然不知。

直到侍女送来糕点,李利方知夜已深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实为不妥,于是起身告辞,与楼下等待已久的李挚一起匆匆离去。

李利离开时,甄氏没有出门相送,却转身上楼。随后,她站在窗前一直目送李利渐行渐远,直到背影彻底消失后,她仍然伫立在窗前,痴痴地守望,久久不愿离去。

第442章中山之行借粮99

自从夤夜畅谈之后,第二天整个甄府上下便骤然忙碌起来。

甄家族人和仆从一个个进进出出,行色匆匆,似乎有迫在眉睫的大事急需办理一般,忙得脚不沾地,疾步如飞。

但李利一行人却整天无所事事,天天都有甄府前院女管家设宴款待,每个人身边时刻都有妙龄侍女服侍左右。这些侍女颇有姿色,乖巧伶俐,一举一动礼数周全,手疾,服侍得十分周到,让人很是满意,丝毫没有碍手碍脚之感。

当然,如果李玄、郭嘉和桓飞等人生性风流的话,完全可以让侍女侍寝。因为时下官宦世家招待贵客时,一般都会安排侍女侍寝,似乎只有这样才显示出主人招待贵客的诚意。

所幸李利治下的文武官员大多没有这种陋习,比较自制,不会处处留情,大男子情节深入人心。

这一切便是来源于主帅李利的一条明令,那就是他府中的侍女不侍寝,不送人,除非侍女愿意嫁人,否则谁也不能对府中侍女动手动脚。这是两年前李利当众宣布的命令,治下文武官员大多都在场,事后众人纷纷效仿,随之扩散到全军,乃至整个西凉全境,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固定下来的习俗。

然而,对于一些偏远村落而言,很多村落中成年男丁很少,而女子却相对较多,如此便依然保留着遇到远来的男客,往往送女侍寝的陋习。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疼爱子女的,但村中没有合适的壮丁,惟有送女留种才能延续香火。这种现象在先秦时期比较普遍。先秦尚武,强征壮丁连年打仗。致使很多村落的男丁不是战死沙场就是伤病残缺,迫使百姓不得不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