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依令而行即可。随之他喝了一口温茶,轻声询问道:“不知文和是否还记得去岁我们议立雍州之事”

“嗯,属下一直将此事记在心里,片刻不曾忘怀。”贾诩点头应道。

随之他语气稍顿,接着说道:“去岁属下前去长安与李傕将军商议过此事。当时李傕将军不置可否,似乎并不热衷,而主公也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因此便将此事搁置至今。

凉州地域狭长,绵延千余里,地广人稀,土地荒芜。从地形上看,武威郡以南,安定、陇西、金城、汉阳和北地等郡,当属凉州腹地,地势相对较低,土地较为平坦,多为山丘旱地,可以大量开垦屯田。武威郡以西,张掖、酒泉和敦煌等地,地势颇高,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可供耕种的土地不多。并且,西部四郡地处西域边陲,四周皆有蛮夷部落盘踞于此,又毗邻大漠,实乃苦寒之地,不利于农耕,反倒有利于放牧及豢养牲畜,畜养战马。此外,西部四郡扼守进出西域之咽喉要道,时有西域商人来往交换货物。

有鉴于此,属下建议,将武威郡以西的西部四郡单独划分出来,主要从事畜牧和西域通商,并尽快打通西域商道。与此同时,我西凉军必须加强对西部四郡的掌控力度,清剿周边异族匪患,将羌人、小月氏等部落逐一收服,并内迁至凉州腹地分散安置。

从去岁主公提及此事之后,属下便多方探察,仔细斟酌之后,方有此番结论。我西凉若想长治久安,必须牢牢控制西部四郡,攘外安内,戡平诸多蛮夷部落,内修政务,稳定发展民生。如此以来,只要西部四郡安稳,我西凉大军方能去除后顾之忧,举兵征伐中原各州郡。此事,之前已经搁置半年之久,请主公决断”

“呵呵呵”李利静静听完贾诩的话后,笑声说道:“文和心思剔透,目光长远,一语中的。想必你也听说了,上个月,驻守陇西的樊勇所部武卫营、进驻金城的马超所部龙骧营和驻扎在张掖边境的桓飞、董越所部飞熊重甲骑兵,共计五万步骑联手攻占西海,大破数万羌人蛮夷,驱逐小月氏,收复西海周边十余座小城。故而,我意将武威郡、张掖郡及附属属国、酒泉郡、敦煌郡和西海等地,从凉州划分出来,单独为一州,名为雍州。本将自领雍州牧,兼领凉州刺史,州治设在武威郡;任命你为雍州别驾,兼领武威太守,主掌雍州政务。”

第387章幕府名士

午宴过后。

卫将军府,正堂内。

李利没有坐于主位,而是坐于堂下左侧首位,满脸笑意与贾诩等人叙话。

在他身旁,分别坐着军师将军、兼领武威太守贾诩、汉阳太守崔琰和将军府掾华歆三人。

坐在李利身边,贾诩今天着实很高兴,甚至有些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细说起来,他跟随主公李利已经一年多了,在西凉军中资历颇深,并竭尽全力辅助李利迅速发展壮大,直至西凉军一统凉州。可是他却从未获准进入李利内院,更别说在内院中与李利一起用膳了。但是,今天这些都实现了。他不仅被请入内院议事,还受到李利在内院设宴招待,其间主公新近纳娶的妾室唐姬还代表几位身体不适的主公夫人给他敬酒。

如此礼遇,这是贾诩之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今却成为现实。足见主公李利对他极为器重,依为臂膀,绝对算得上是主公的亲信心腹之臣了。

因此,此刻坐于堂上与李利叙谈,贾诩神情颇为轻松,举止有度,谈笑风生,丝毫不显拘束。

相比贾诩从容得体的款款而谈,坐在他身边的崔琰和华歆二人就显得十分拘谨。他们二人正襟危坐,神情严肃,脸上不见丝毫笑容,看向李利的眼神中还流露出敬畏之情,神情举止间尽显谨小慎微之色。

左侧首位上,李利表面上与贾诩叙谈西凉近况,实则将崔琰和华歆二人的异常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暗自忖度。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其人相貌俊美。声姿高畅,眉目疏朗;年幼时言辞迟钝,喜好剑术,崇尚武功,直到弱冠之龄方才发奋苦读,曾拜在郑玄门下,黄巾之乱中被郑玄遣散归家。

他原是郡县小吏,隶属冀州袁绍治下,接到天子征召诏令后,几欲推脱。不愿前来长安授学育人;却迫于朝廷诏令措辞严厉,分明就是强行征召,若不奉诏,唯恐牵连族人。故而,拖延半个月之后。他终是奉诏入长安,与其同行之人便是他颇为鲁钝的弟弟崔林。

崔琰奉诏前来西凉之后。李利起初看到他的名字时便觉得颇为耳熟。应该是留名史册之人,于是便其调到将军府暂时担任属吏,以观后效。不承想,随后李利却因事务繁忙,便将此人抛之脑后,数月之间也不曾委派他任何具体职务。直到平定西凉之后。尚书李玄派人送来书信,极力向李利举荐崔琰、华歆、邴原、管宁和国渊等人。至此,李利方才想起将军府中还有几位颇有才气的文士,随即对他们委以重任。或是担任一郡太守,或是直接进入将军府参与军机。

对崔琰在史册中的功勋与能力,李利记忆中极为模糊,不甚了了;但他却记得华歆其人。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其人颇有机智,见识过人,治政能力颇强,识时务、知进退,善于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历史上,在魏国曹丕篡汉称帝之后,华歆因拥立有功,位及三公,先后官拜相国、太尉等职,可谓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人颇有识人之能,曾三次举荐闲置在家的司马懿统兵征战,对战诸葛亮。此外,他与邴原、管宁三人曾是知己好友,被人誉为“治世一龙”;其龙首便是华歆,龙腹是邴原,龙尾则是管宁。后来,却因管宁认为华歆趋炎附势,贪恋荣华富贵,便与华歆割席断义,自此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然而,世事难料。去岁朝廷征辟诏令传达的极为诡异,几乎无孔不入,直接传至幽州公孙瓒和辽东公孙度手里,命令其将朝廷征召之人送至长安。而公孙瓒和公孙度二人迫于无奈,不愿为此与李傕、李利叔侄交恶,只得依令照办。于是,早有归隐避世之意的管宁和邴原二人,很快便被找了出来,随即被强行送往西凉,既而无巧不巧地又和华歆碰到一起。由此,时隔数年不曾谋面的昔日好友再次聚首,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华歆早先便已看出西凉军难以长久,尤其是董卓恶贯满盈,倒行逆施,绝难成事。于是他费尽心机逃出长安,试图前往江南为官,怎料诸侯割据,到处都在打仗,远赴江南之行极为不易。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太傅马日嘽安抚司隶各郡,既而成为太傅府属吏,再次返回长安,隐藏于太傅府之中。

长安之乱时,华歆已经谋得会外放豫章郡守之职,不料却被堵在城中无法出城,随后便被朝廷征召,想走也走不了。他只能奉命前往将军府担任属吏,由此彻底断绝了他前往江南明哲保身,静待时变的美好愿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