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250

分节阅读 2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英三人躬身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示意三人退下就座,随即对堂下众人朗声说道:“目前,长安三辅之地和司隶大半郡县都已被我军顺利接管,而凉州八成以上的郡县也已收复,只待收复酒泉和敦煌二郡之后,我军此次西征即告结束。之前冀城和金城之战中,各营将士奋勇攻城,功不可没,随后各营统领依照功劳簿所记,论功行赏,犒赏全军将士。

此外,我军收降马腾、韩遂所部七万余步骑,经过初次筛选后,仍有六万三千余将士。这些将士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步骑,精兵不易,不可遣散,故而这六万余步骑将全部打散编入我军主力战营。青龙营增兵一万战骑,无双铁骑扩兵一万,全营增至两万战骑;金猊卫增兵一万,龙骧营增兵五千。另增设一支步军营,名为武卫营,暂时定为两万五千步卒,作为凉州常驻步军。武卫营统领由樊勇担任,任命黄忠、马玩为副统领,进驻陇西郡。

此外,任命马云萝、马岱、马铁和孟达等新近加入我军的将领为校尉,擢升原青龙营副统领马超为中郎将,原金城兵马都尉阎行为裨将。征调马超担任龙骧营统领,马云萝为金猊卫别部司马,金猊卫军侯胡峥正式调任陷阵营副统领,成宜替代李典出任辎重营统领,马岱、马铁和孟达等将领纳入新组建的武卫营听用。以上任命,本将已于数日前上疏朝廷,不日即可下达诏令。”

“谨遵主公将令”堂下被李利点到名字的将领悉数出列,齐声应道。

李利看着十余位新近投到自己麾下的将领,微微点头,抬手示意他们各自归位。

旋即李利长身而起,神情肃然地沉声令道:“众将听令本将命令:青龙营进军酒泉、敦煌二郡,虎贲营进驻北地郡,无双铁骑进驻武都郡,陷阵营返回长安后进驻左冯翎,飞熊重甲骑兵营进驻张掖郡,龙骧营进驻金城,武卫营进驻陇西郡。金猊卫暂时驻扎武威军,待酒泉、敦煌二郡平定后,另行安排”

“诺,末将等领命”堂下上百员将领躬身应道。

议事完毕后,除了出征在即的青龙营统领郭汜之外,其他各营统领、军师贾诩和参军法正等人尽皆跟随李利进入书房。

在书房里,李利对各营统领面授机宜,阐明派遣他们进驻凉州各郡的真实意图,并明确表示,两年之内各营兵马化整为零,各营统领可以见机行事,自力更生,自谋发展,但必须恪守军纪。所有战事只需呈报将军府备案即可,如遇困境,可以直接呈报于李利。

至此,李利早先制定的实战练兵之法终于开始实施。全军分散进驻西凉各郡,化整为零,军权下放,给予各营将领最大限度的指挥权,锻炼他们独当一面的领军能力,以期达到以战养兵的目的。

第375章外紧内松

待各营统领离开后,书房里只剩下李利和贾诩、法正三人。

“文和似是有话要说,不妨直言”

目送一众将领离开,李利起身坐到贾诩身旁,笑着问道。

贾诩神情微怔,随即坦然笑道:“主公慧眼如炬。属下心中所想之事,终究瞒不过主公。既如此,属下便直言相询了。

刚才在正堂上听到主公将令,属下心里便暗自盘算了一下。我军现有将近三十五万大军,除去六万郡府兵和两万辎重兵之外,还有二十七万将士。这些将士几乎全部归属主力战营,而我军主力战营现有七个骑兵营和三个步军营。之前主公便将六万武卒营和三万武威营派往司隶、安邑和潼关沿线驻防,再加上三关原有的兵马,关东防线聚集了十万重兵。如此以来,我军可以调动的兵马便只剩下十七万人了。

而主公刚才一声令下,将我军剩下的八个主力战营全部派驻凉州各郡,而且全是派往边境一线,仅湟中一带便有七万铁骑和两万五千人的武卫营,将近十万大军,又在北方边境屯驻三万铁骑。转眼间,主公身边可以调动的兵马已然寥寥无几,而长安城和京兆三辅各郡县都是十分紧要之处,却没有主力战营驻扎。

这就意味着主公将二十五主力大军全部分散出去,身边只有两万亲卫军,并且属下还看出主公似乎还想把金猊卫也派遣出去。这样一来,凉州腹地汉阳郡、安定郡以及三辅之地,就成了真空地带,根本没有主力战营进驻。万一京畿不稳,三辅之内再起战事,我军如何应对呀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各营驻地距离长安太远了。驻军最近的潼关守军距离长安也有几百里之遥,仓促之间根本无法驰援长安,也无法救援主公脱离险境啊”

“呵呵呵”认真听完贾诩的担忧,李利笑呵呵地说道:“文和所言极是,考虑得极为周详,立足长远,未雨绸缪。但你的这些顾虑都建立在我亲自坐镇长安的基础之上,不知是不是这样”

“呃,主公此话何意莫非主公不想返回长安,难不成你想留在凉州”贾诩惊愕地问道。

李利满脸笑意地微微颔首。说道:“文和一猜就中,我正有此意长安城和三辅之内,有我叔父坐镇就够了,我又何必赶回去凑热闹呢

何况元忠和文优二人留在长安,身边又有铁陀帐下的六万郡府兵驻守各郡县。随时听候他们二人差遣。如果这样严密的守卫还会出现破绽,京畿仍然不稳。那便随它去吧。等到长安三辅真正爆发战事之后。我再领兵返回长安,旦夕之间便可彻底平定叛乱。如此以来,长安城才能长治久安;否则,若是深藏在暗处的隐患长期隐而不发,那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贾诩闻言后,思量着说道:“主公此言似乎另有所指难道主公认为我军内部仍然不稳。某些西凉将领心怀叵测果真如此,何不趁早除之,以绝后患”

李利微微怔神,沉吟道:“那些西凉旧将是否暗藏不轨之心。暂时不得而知。是以我们也不能仅凭一己猜测,在毫无证据之下便胡乱猜忌军中将领;倘若如此,必然导致军心不稳,人人自危。换而言之,如果这股暗流不是来自军中,而是来自朝中那些三朝老臣呢这些公卿大臣们一个个心机深沉,深藏不漏,逢人三分笑,背地里却是一肚子阴谋诡计,稍有不慎就会被他们算计。这些人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要靠他们平定天下,那几乎是妄想;但是,他们若是从中作梗有意与我们作对,却能让我们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忙得昏头转向。

因此,我不想把有限的精力全都浪费在他们这些人身上,也不想军中将领受到他们的影响或蛊惑,趁早把大军全部派往边境驻扎,远离是非之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外紧内松,既能稳固西凉边境,又能从容应对突发之事。一旦京畿有变,对我西凉大军影响不大,我只需调集大军弹指间便可平息动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