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骁骑 > 分节阅读 208

分节阅读 2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背受敌。而五百步之外的西凉军阵之中,徐荣和波才二将率领的武威铁骑虽然已经取得压倒xg的优势,却没有彻底打垮西凉军后阵的数万步骑,仍在趁胜追击之中,半个时辰内无法回援中军。

如此以来,武威军战局堪忧。中军外围的三万多巨盾甲士和后阵近万名军械辎重兵,面临李傕和樊稠二人率领的数万步骑围攻,厮杀激烈,但武威军步卒明显处于下风,已经露出败象。而李利坐镇的中军,如今只有八千金猊卫战骑和张辽所部不到三万左翼步骑,加在一起也不足四万人马,但他们所面对的却是李傕亲率的三万多虎贲铁骑。

粗略看来,李利此时能够调动的步骑恰好与李傕所部西凉铁骑数量相当,兵力一样,但战斗力却不一样。李利所部不到四万兵马之中,就算把张辽左翼军中的战骑全都聚在一起,勉强有一万之数,余下的全是步卒。而李傕所部虎贲营铁骑确是名副其实的西凉骁骑,百战jg骑,战力之强犹在吕布麾下的狼骑军之上。如果此时两军对战,其结果不言而喻,武威李利的常胜将军之名恐怕要毁于一旦了。

一场大决战,从晨曦破晓开始,持续到现在,至少有数万将士血染疆场。而两军统帅从大战伊始便斗智斗勇,武威军一直稳压西凉军一头,甚至武威军一度取得明显优势,胜利在望。谁也没想到就在大战即将分出胜负之时,竟然上演了如此戏剧xg的一幕。樊稠的临阵倒戈,不是压倒西凉军的最后一个稻草,而是颠覆武威军战车的绊脚石。

最终的决战,竟在李利和李傕叔侄二人亲率的中军之间展开,将近四万武威军步骑对战三万六千余西凉铁骑。

兵法有言: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失。

此时此刻的战局就是最佳诠释。

表面上看来。此时武威军还是占据着兵力优势,六万武威铁骑横扫西凉军两翼,正在扫尾。西凉军十七万兵马眼下只剩下李傕率领的中军六万多人马和樊稠所部两万余步骑,总兵力折损过半。当然了,剩下数万人马并不是全都战死了,而是溃散逃逸。与西凉军相比,武威军大战至今,还没有出现成百上千将士溃逃的现象,这并不是说武威军将士无人逃跑,而是相对西凉军而言,武威军的军纪已经非常好了,士气高涨。因此,武威军如今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武威铁骑还有将近五万兵马,李利所在的中军满打满算六万步骑,拢共十一万步骑。单从兵力多寡比较,武威军无疑是优势明显。

然而,实际却并不是这么回事。西凉军两翼兵马虽然溃败了,但残余的兵马却拖住了武威铁骑,迫使武威军最具战斗力的战骑短时间内无法脱身。而李傕却亲率中军和樊稠前后夹击武威中军,樊稠所部在武威军后方挖墙脚,李傕中军在前,给武威军来个猛虎掏心。如此一来,西凉军两翼兵马全毁了,但中军和樊稠的八万步骑却趁机脱身出来,直取武威中军。

第316章残阳血之血染长空66

两仪三相阵,这是李利对付西凉军的方法。

如今风水轮流转,在樊稠这颗临阵倒戈的棋子作用下,李傕活学活用,临机应变,以己之道还施彼身。他干脆利落的舍弃两翼,又借力打力利用张济报仇心切的心理,抢先出击,压制着武威中军龟缩防御。当张济的利用价值枯竭之时,李傕毫不犹豫地灭了他,接掌虎贲营直捣李利中军。

这就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西凉上将所具有的战场智慧。

尽管李傕没有杀死李利之心,但他绝不轻言放弃,韧性十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最重要的是,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因势利导,杀伐果断。对他而言,只要有一线胜机,他就能扭转战局,转败为胜。

武威军兵力占优又如何,只要西凉军一鼓作气打垮武威中军,将武威帅旗踩在脚下,那么这一场战争就是西凉军获胜。打败武威中军之后,李傕只要拿到武威军帅旗,根本不必理会武威铁骑,直接撤军回城。战后,李利应该知道怎么做,送还天子和太后,退出郿邬,交出兵权。如果他自己明智的话,不用李傕下令,他就应该带上家眷悄悄返回武威郡,就像董卓在世时那样,替李傕驻守凉州。

张济之死,不但让李傕心中的怒气随之消散,还让他雄心暴涨,意气风发。此刻,他仿佛看到自家侄儿李利落败之后颓废气馁的样子,年轻英俊的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从容淡定,更没有曾经的英姿勃发,再也不敢在自己面前说什么李家一分为二,另立门户。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区区西凉二州。容不下两个发号施令之人,即便是同出一脉的亲叔侄,也要分清楚主臣和上下尊卑。

主臣有别,无论什么时候尊卑不能乱。

半个时辰,只要半个时辰,西凉军就能击败武威中军,夺取武威帅旗,取得这场决战的胜利果实。

扭头看着后方的乱战,李利心中怒火骤然升腾,原本冷峻无情的脸庞陡然变得铁青。双眸中燃烧着毁灭之火。

“主公,待末将前去斩、、、、、、哦,生擒樊稠,平息后方之乱”

身为顶级战将上阶的巅峰强者,李挚的直觉无疑是极其敏锐的。他第一时间感觉到李利身上如同实质的杀气。稍作思量便知道其中原委,因此他主动请缨前去后方稳定局势。其实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李利对樊勇在后阵的表现极其不满。对樊稠更是起了杀机。他原本准备请缨击杀樊稠。却又觉得不妥,毕竟樊稠是樊勇的叔父,而樊勇又是李利的结义兄弟。一旦他杀了樊稠,樊勇固然奈何不得他,却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李利身上,从而使得他们兄弟之间产生间隙。此外。这么做也有损主公李利的声誉,很可能遭人诟病。

这就是李挚临时改变话语的原因。虽然他看似木讷,沉默寡言,但他其实并不笨。只不过他不喜欢勾心斗角的瞎捉摸。往往采用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一劳永逸。他的处世之道不是以和为贵,也不是表里不一、虚伪附势,而是自幼学会的丛林法则。这就是:杀

以前李挚在韩遂身边是个奴隶,但他感念韩遂把自己带出山林的恩情,不管韩遂如何对他,哪怕是把他当做牲畜豢养,他也逆来顺受,为韩遂效命。这样猪狗不如的日子,他过了整整八年之久,被韩遂强行下令带上锁链和铁镣,差点活活饿死。如今他跟随李利,终于可以像人一样活着。李利对他恩同再造,给他自由,教他忠孝仁义之道和兵法韬略,让他知道人其实还可以这样活着。一年以来,他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但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随之彻底改变。他不计较自身的得失,更不看重功名利禄,江山美人对他而言如浮云,他只在意李利的想法,任何问题都以李利为中心,只要李利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他也不会皱一皱眉头,哪怕是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正因为如此,李挚在武威军中的地位很特殊,地位很高,军中很多将领对他极为尊崇,哪怕是武威军第一战将桓飞对他也颇为敬畏。因为军中主要将领都知道主公李利对他极为信任,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信任,而李玄、贾诩和李儒等人更是私下里把他看做主公李利的影子,称他“暗影将军”。

没错,暗影将军,因为李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位统领数千铁骑和数百名亲卫的将领。最近半年来,他有意无意地从军中挑选看得上眼的将士,然后把这些单独列为一屯人马,由他亲自训练,至于传授给这些人什么本领,只有李利一人知晓。就连贾诩、李玄二人也只知道有这么一支人马,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帅旗之下,在李挚俯首等待中,李利最后看了一眼后阵的局势,随即转身不再观望后方的乱战,沉吟道:“不用你出手,军师已经安排好了。将近一万将士给樊稠陪葬,二弟应该知足,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他造成的。我武威军和西凉军决战,本应堂堂正正的打赢这一仗,根本用不着这些小手段,怎奈二弟生怕樊稠出现意外,执意劝说樊稠投奔我军。而樊稠投奔我军的方法有很多,却偏偏采取这么极端的方式,如今弄巧成拙,反而让我军蒙受如此巨大的伤亡,陷我全军于危险之地。好心办错事,他是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否则不堪大用”

“樊稠毕竟是二将军的叔父,亲情难舍。”李挚低声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