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639

分节阅读 6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许多人都认为需要几天的时间准备过于谨慎了,就像赵敬平对我说的:“营长,咱们当兵的还能啥还准备的带上枪和弹药,再背上一床行军被就可以出发了不是”

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我手上这支部队是合成营,一支身经百战的部队,再加上咱们还装备有现在可以说是全国最先进的黑鹰直升机这家伙时速高达354公里,而北京到拉萨的直线距离也只有两千五百多公里,按这么算起来不过八小时也就到了。

当然,因为我们乘坐的是直升机,燃油的限制使其最大航程只有一千多公里,这就需要我们在途中转场两次进行加油并小事休息,所以实际需要的时间肯定不只八小时。

但这总比我们当初从越南赶到北京坐火车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得多吧,就算这样折腾个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我们合成营来说那也是不在话下。

然而张司令认为这次训练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来是我们对新装备“黑鹰”直升机还需要时间更进一步的熟悉。二来是我们这次去的是青藏高原。这地区与我们以往任何一个战场都不一样。

所以,张司令还是要求我们用三天的时间做准备,张司令就利用这个时间为我们联系中转战以及目的地的接收部队。

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第三天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就带着三百余人往西藏方向飞去。

这三百余人的组成是这样的:全体特工连一百四十二人,一个加强排的狙击连战士五十人,另加营部、警卫员、通讯员和机械师等,一共三百一十五人。

黑鹰直升机的载员是一般情况下搭载十一人,特殊情况下搭载二十人。所以现在平均每架直升机搭载十三人在机舱里也并不显得拥挤,感觉比十个人挤在直五里头还要宽敞许多。

这也就是美国佬科技先进的一种体现,“黑鹰”装了两具发动机装两具发动机是为了以防一具被打坏后马上就坠机,黑鹰的设计是就算滑油全部泄漏还可以正常运行半小时。

再加上大量的装甲防护,竟然还有办法比直五轻300公斤,而且内部空间还更大。所以这时代我军科技与美国佬比起来,差距还不是一点两点。

一开始进行得十分顺利,黑鹰在空中飞起来是又稳又快,让里头操作的飞行员甚至是搭载的战士们都大呼过瘾这其实也能理解,咱们直五的最高速度是210公里第小时。而且黑鹰却是354公里第小时,这就有点像开惯了老爷车的突然间坐上跑车了。

接着就是两次的转场加油以及两小时的中场休息其实我们步兵要不要休息都无所谓。就是飞行员长时间的飞行怕有些撑不住,而且中途还要对直升机进行一些必要的检修,反正我们也不是那么急着到达目的地,小心点总是没错的。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还远远不够小心,主要原因是我们都没有去过高原的经验,所以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在直升机接近目的地一路往高处爬升时,我们就很明显感觉到速度慢了下来。

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因为直升机在爬升的原因,后来发现就算是平飞速度也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高处空气稀薄”郑良强解释道:“直升机是靠旋翼排出空气产生动力的,所以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工作效率就越低。”

“那么在青藏高原上直升机的工作效率是怎么个情况”我问。

“对于这一点我们做过测试。”郑良强回答道:“要是咱们直五的话,根本就飞不到青藏高原这高度,黑鹰可以,不过如果到4000至5000米这个高度的话,一般情况下功率会降低百分之三十,载重量要减少百分之二十五,速度会降低一半,而油耗差不多会增大三分之一。”

闻言我不由有些愣了,这也就是说黑鹰在青藏高原上其速度及航程其实跟直五差不多,只是在载重量上还是有些优势。

不过这似乎问题不大,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时速能达到一百多公里已经完全够用了,毕竟印度军队也不是什么科技发达的国家,咱们以这个速度进行投送完全能够达到快打快撤的需求。

另一方面,同是在青藏高原上,咱们慢敌人也一样慢,这么一平衡对战斗几乎就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

“气温很快就会降低了”郑良强提醒着我们。

果然,随着直升机间歇式的往高处爬升,气温也在不断的下降。

对此我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记得初中物理就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平均每升高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因此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平原地带要低上二十几度。

不过我并没有将这一点放在心上,因为我们在阿富汗的时候就经历过在严寒中作战的情况,所以我相信特工连很快就能适应。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两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指定位置,一个被称作是五号训练基地的地方。

之所以要在这个基地展开训练,是因为这里距离中印边境还有一段距离这当然是为了不至于过早的将我们的“秘密装备”暴露在印度人面前。

“同志,你好”在我们直升机一架架的按照基地人员的指示降落在基地的空地上的时候,很快就有一队身穿棉袄身背步枪的解放军战士迎了上来。

“是合成营的同志吧”为首一名面庞黝黑留着八字胡的干部热情的握着战士们的手说道:“你们营长是”

“我是”我顶着被螺旋浆带起的雪花猫着腰走上前。

“我是合成营营长杨学锋”我自我介绍道。

“我是319师参谋李浩强”八字胡热情的握着我的手,同时带着艳羡的目光看着我们身上背的81杠以及周围二十余架直升机,感叹道:“欢迎你们啊,同志,总算是等到你们了”注:虚假番号

我挺理解李参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眼神以及会说这样的话,要知道这时的青藏高原运输十分困难,有许多地方甚至连公路都没有通需要用人力。这就使得他们的装备相对落后,这可以从他们身上背的还都是56半可以看得出来,就连56冲都很少。

据说56冲很少装备的原因是它太浪费子弹了,一扣扳机就是一个弹匣,这并不是这里的部队能消耗得起的。

而我们呢,人人身上背的都是81杠这是由弹药决定的,到这青藏高原来,我们的补给肯定要依靠友军,而友军就只有81杠通用的弹药,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携带ak74。

再加上一把把他们只在传说中听过的狙击枪和见都没见过的直升机,咱们瞬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其实,我相信这里的部队装备之所以会这么差的原因,一部份是因为补给不便,另一部份则是因为交通上几乎可以说与核心地区隔绝,于是这几年来我军大部队的改革很难影响到这环境极其恶劣的边境地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