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344

分节阅读 3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毫不犹豫的把这个方案提了出来

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敌人是由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两支部队混编而成的,而且这两支部队语言不通,这无疑是用“疑兵之计”的大好时机。

另一个则是我清楚的知道,战争这东西没有“损”或是“不损”的这种说法战场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方,就是千方百计的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的地方现在机会就在我们眼前,如果我们不抓住的话,有一天机会在敌人手上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跟我们讲什么人道主义呢

再说了如果要讲人道主义的话,苏军就不应该入侵阿富汗,更不应该以阿富汗百姓为目标

对于这一点阿富汗游击队那是感同身受,所以我把这个方案一向哈桑和阿杜扎伊提出来的,他们想也不想就应承了下来因为对苏军有切骨之恨,所以阿富汗游击队里有不少希望能与苏军以命换命的战士,更何况这个方案还是以一小部份游击队人的性命去换一大堆的苏联人的性命。

于是方案很快就定了下来,人选当然也不会是问题在游击队中随便一号召就召集了一大批志愿者。

第七十五章 疑兵之计

前来应征的游击队队员竟然有数百人之多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这就让我和教导员等人有点看傻眼了。

要知道游击队总人数也只几千人,而且为了保密我们这次号召的还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也就是在哈桑及阿杜扎伊原部队里信得过的人里召集,这些人总数也只有一千出头,但来的却有五、六百人,也就是有一大半的人愿意担任这种几乎就可以说是有去无回的任务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就连以“勇于牺牲”的我军都有点自叹不如。

从这一方面来说阿富汗游击队打仗还是很勇敢的,他们缺乏的只是指挥人才、领导人才以及与之配套的装备。

最后我在这几百人里挑选了七十人之所以要七十人是因为苏军一共占领了我们五十个山谷,每个山谷分配十个人进去捣乱正好就五十人,山谷外一南一北还各有两支苏军主力于是正好就需要七十人

赵敬平在听说我要派七十人过去的时候就插嘴说道:“营长这么做是不是太狠了点,这可是七十人这一去只怕就都回不来了”

这就是我们中人的通病他们过于善良了,而且不管跟谁一起作战就会习惯性的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同志,就算是阿富汗人也一样这不,赵敬平都开始为这七十人心疼了

说实话其实我也有点舍不得毕竟是与自己一同作战的战友,同生共死一番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只是我很清楚现在的情况这是阿富汗人的战场,身为军事顾问的我们责任就是要出谋划策让阿富汗游击队与苏联军队进行抗争。现在就是他们抗争的时候。

所以说战场上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指挥员。就必须得“狠”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狠

我对这七十个人详细的交待了下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种注意事项这些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越南战场上的经历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

然后就是把政府军的军装发了下去至于这军装是从哪里来的这游击队中可太多人有了,许多游击队队员就是从政府军那投降过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直到现在穿的还是政府军的军装这一方面是因为穷,不舍得花钱买一身新衣服上战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习惯。但为了不至于识别混乱所以就把军帽、军衔给摘了,戴上一个普通百姓常用的布帽。

接着随着我一声令下七十名游击队队员就乘着夜色分成了七队朝不同方向潜去

对于他们能否潜入正确的位置我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每一队人里都有一、两个是从小就在希杰奥山谷长大的。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颗石头、每一寸土地。

对于他们能否骗得过阿富汗政府军我同样也不担心,因为每一队人里都有几个是由阿富汗政府军投靠过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从混在政府军的内线那知道了阿富汗政府军的口令和番号

要知道苏联军队与阿富汗政府军也是语言不通的,所以他们对阿富汗政府军的管理几乎就可以用“不闻不问”这四个字来形容,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下达一些命令让政府军去充当炮灰

这也是许多阿富汗政府军愿意帮助游击队的原因他娘的好事全都轮不到政府军,坏事就一个不落跟着你们苏联人打仗迟早得落下个死无葬身之地,反而是跟游击队搞好关系还有点好处就像上回的德兹诺团长一样,一旦“合作”就又能不送命又能在苏联军队这边讨到好处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啊

也正因为这样历史上的阿富汗战争,才会有许多阿富汗政府军与游击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听起来也许很可笑,政府军与反对派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这却是事实。更让人啼笑皆非的还是苏联军队明知道这一点却拿他们没办法,威逼政府军或是追究责任吗说不定就逼着这些政府军揭杆而起了。

发展到后来竟然都有苏军的侦察兵穿着政府军的军装进入山区侦察。因为他们知道游击队不打政府军。

一切看起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我似乎只需要坐在指挥部等着好消息了

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还没一个小时山谷里就响起了杂乱的枪声

“怎么回事”我问。

我明明是告诉他们三小时后再动手的原因是各分队路程不一,尤其是那要开赴南面山谷的这其中必须还要搭车穿过整个山谷,然后再混进敌人营地的,三个小时能到达已经很赶了这也是我定下三小时的原因。

“报告营长”赵敬平回答道:“刚从哈桑那传来的消息有一队人没忍住,急着混进政府军被发现了没办法只得提早行动”

闻言我不由一阵苦笑这样的行动也有办法没忍住不过就是让他们潜伏到附近的时候多等一些时间而已。

接着整个场面很快就失控了其它几支潜行到位的部队一听到附近传来枪声,于是就在猜行动是不是提前了,也有的听到枪声一个紧张也就再也顾不上什么命令,跟着也就展开了行动于是山谷很快就热闹了起来,黑夜中到处都是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偶尔还有几声苏军在喇叭里的乱喊乱叫,似乎是想控制住局面但那喊的是俄罗斯语,谁会买他的帐啊,所以山谷里头是越打越热闹持续了一整夜也没有停下来。

更让我意外的是我本以为南面的那些苏军也许会因此而提高警惕了,毕竟这中间相隔了两小时南面的苏军有可能得到警告而事先做了准备。

但他们最终还是无法幸免南面的枪声在两小时后按时响了起来,而且打得比北面还要激烈。

第七十六章 叛变

阿富汗游击队就是这样虽然很多人都不怕死、愿意跟侵略者拼命,但却很难让他们有组织、有纪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