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从我们这里学去了许多战术并将其应用到实战中。

反而是我们自己,却因为十年动乱久不练兵而把先辈有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及战术给忘记了。

我之所以会记得这一套,那还得感谢下老头。

我记得老头是这么说的:“跟越鬼子打咱们军队的炮火一般比越鬼子要猛,所以反斜面不常用,但如果一时半会儿炮弹接济不上来,那反斜面战术就是你保命的法宝”

现在我想就是用到这个法宝的时候了。

这反斜面战术说起来很神秘其实也就是在反斜面上根据地形和我们敌我装备的特性构筑几道战壕至于要构筑几道嘛,那就是根据时间或精力看情况了。

从极端上来说就是越多越好战壕越多咱们就可以层层阻击不是

但人的体力以及战场上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只来得急构筑三道战壕。

第一道战壕最重要也最危险,因为它离山顶阵地只有四十米左右。

一看到四十米我想许多人都知道这个距离就是投掷手榴弹的范围。的确是的这道战壕就是专门为投掷手榴弹设置的。躲在这道战壕里的战士们可以轻松的将一枚枚手榴弹甩上山顶阵地

就像现在这样,随着我一声令下,位于第一道战壕的战士们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拉燃了朝山顶阵地上甩。接着山顶阵地上就是“轰轰”的一阵乱响,只炸得越鬼子一片怪叫。

有人也许会说越鬼子这是占领了制高点的,他们在山顶阵上那手榴弹肯定要比我们投得更远,既然我们能把手榴弹投到山顶阵地上,那越鬼子肯定也能把手榴弹投到我们的战壕里。甚至还可以说手榴弹若是在战壕这种半封闭的空间里炸开杀伤力更大才对。

这些都没有错但如果这战壕就这么简单的话,当年志愿军也不可能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打败美国佬了不是

这其中的决窍就是这条战壕要挖得窄一些,而且还要把挖出来的土全都垒在靠近山顶阵地的一方。于是很自然的,在靠近山顶阵地的那个方向上就会有一个用土垒起来的突出部,而战壕的另一边却远远低于这个突出部

对于这样的战壕就可以想像越军从山顶阵地上投下来的手榴弹会碰到什么情况了。就像我现在看到的那样越军的确也有朝我军方向投掷手榴弹,但这些手榴弹要么就被突出部给挡着在战壕前爆炸,要么就从砸在突出部上跳到战壕的另一面爆炸基本没有哪个手榴弹能甩进战壕里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军的手榴弹能打得着越鬼子,而越鬼子却打不着我们。

那为什么说他们危险呢原因就是距离越鬼子太近四十几米的距离,越鬼子从上往下冲仅仅只需要几秒的时间,这个时间第一道战壕里的解放军战士甚至都来不急有所反应就会暴露在越军的枪口之下。

于是这就有了第二道战壕第二道战壕距离第一道战壕大约二百米,在这个距离上,我军的武器不仅可以打到越军的山顶阵地,还可以为第一道战壕提供火力掩护这道战壕布置了大量的ak47、56式冲锋枪和火箭筒,当然还有班用机枪等。

这是越军手榴弹无法投到的距离,越军若是要想突破第一道防线那无疑就得突破由第二道的防线组成的火力网。

这不两道防线配合着朝山顶阵地一阵狂打,第二道防线上的子弹虽是打不着多少敌人这是因为由下自上的打有一个仰角,所以很难命中趴着的敌人。但却可以将敌人压在山顶阵地上无法动弹,于是第一道防线的战士就可以朝山顶阵地上猛甩手榴弹。

反正手榴弹这玩意是又多又便宜,后方运上来的弹药里随便也有几十箱给我们随便抬的,所以根本就不用考虑够不够的问题。

至于这第三和防线吧距离山顶阵地大慨有六百多米这是越军16射程的极限,但却在机枪、重机枪以及迫击炮的射程内,于是这里就布置了几道机枪以及迫击炮,目的就是用于压制越军山顶阵地的火力。

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一旦第一道战壕的战士撑不住了,就可以在第二、第三道战壕的火力掩护下通过交通壕撤退到第三道战壕

有人也许会说,那越鬼子要是占领了第一道战壕,不就可以凭借着那道战壕与我军对抗了

这就是第一道战壕的另一个妙处了,它前高后低的独特设计使其本身就是一个陷阱,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陷阱

我不知道我们所面对的这支越军是否知道这一点,又或者说他们是美军训练的所以对这种反斜面战术并不熟悉,于是我就有心想试试他们。

于是就通过对讲机让刀疤把越鬼子往下放一放

所谓的放一放,也就是第一道战壕的战士通过交通壕往回撤,第二道战壕的火力收一收。

没想到我们的火力这么一收,越鬼子就以为我们是弹药不足了越鬼子有足够理由相信这一点,毕竟我军的弹药库已经被越军特工给“炸”了不是所以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呢,于是大喊一声就像潮水般的越过山顶阵地涌了过来

第五十二章 俘虏

s:今天因为停电所以早上没更,这章是补早上的,晚上这一章会迟一些更

枪炮声更猛烈了,只不过与之前有所区别的是这一回更多的是越军的枪炮声。

炮声是来自越军后方的迫击炮。

我得承认越军的步炮协同的确做得很好,尤其是我们面前的这支越军第五步兵师也许,这是因为他们是由美军训练出来的原因吧,美军向来都是讲究各部队、各兵种的协同配合的,看来这支越军也继承了美军这个优良传统。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我军火力一弱越军炮兵观察员很快就摸上了山顶阵地,炮兵观察员一上阵地就意味着可以引导、指挥迫击炮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

这轰炸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指向393高地越军知道这个高地有我军强大的掩护火力。另一部份则指向我军反斜面阵地的第二道战壕这道战壕是我军反斜面阵地的主要火力构成。

枪声则是来自越军手中的16和架在山顶阵地上的美式通用机枪要知道我军火力一被越这迫击炮压制住,就意味着在山顶阵地上的越军就有更自由的活动空间,美式装备的优点就是射程远、精度高而且火力猛于是那子弹就“哗哗哗”的朝我军阵地涌来,霎时我军阵地就像是一锅正在爆炒的豆子似的“噼噼啪啪”的乱作一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