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组织防御之类的如果要等到这命令来时我们才做,只怕早也没命了。

接着指导员就话锋一转,接着念道:“同时,还要组织小分队分片包干,采取集中对小股,小股对分散,包围对固守,搜歼对潜伏,潜伏对偷袭的办法,用打、炸、烧等手段,将潜藏在我阵地周围的越军特工剿灭”

“啥”听着这话我和刀疤等人不由就愣了。

奇怪之处并不在于要怎么着对付越军特工,上级这命令其实我已经在做了,就是分块包干。奇怪的是这命令里强调了“打、炸、烧”之前还让我们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的,这使得我们对躲藏在丛林里的越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是吗既然要爱护越南的一草一木,又要歼灭躲在里头的越军特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拉着部队进丛林这是什么结果就不用说了,咱们爱护了越南的一草一木,却要付出鲜血和生命,而越南特工正是利用这些草草木木来打仗的有这么扯蛋的吗

“指导员”我还有些不信的问道:“这命令是不是说咱们可以打、炸、烧了我没听错吧”

指导员没有说话,事实上我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跟他之前强调的似乎是矛盾的。

“同志们”罗连长站出来替指导员解了围,他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要的,但是这些是对越南老百姓才适用,对付敌人,我们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在我军的占领区内基本没有敌军主力,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敌人肯定是散了,化整为零分散到丛林里与我们打游击了这是敌情的重大变化,我们有必要采取新战法,从对付敌人的正规战转变到对付敌人的游击战,这是战术的重要转变。”

“罗连长说得对”指导员接着说道:“从战场全局来看,我军已把分散的敌人大范围的包围起来了,它就一张区大的网,把敌人统统都圈在这张巨网中。但是敌人已经分散了,我们也要根据敌情的改变而改变,也要把这张大网化整为零,变成很多小型网,才能套住狡猾的鱼也就是说,在战术上我们必须以游击战来对付敌人的游击战”

我得承认罗连长和指导员的口才都很好,吧啦吧啦的说那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嘛:放手去对付丛林里越军特工。

很明显,上级这是要拿越军特工开刀了,上级终于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坚壁清野

第一百一十六章 坚壁清野

我们把这次行动称作“坚壁清野”,这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多说了。

不过是什么意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行动。

村庄依旧封锁,一方面是为了不让躲在丛林里的越军特工得到食物补给,另一方面,则是不让饿肚子下山找食物的越军特工有可乘之机。

对于村庄之外的丛林就像我们之前对村庄进行分块包干那样,对丛林也进行了类似的分片。

我们连分配到的任务,是沿着那丁、路克、郎勒方向实施搜索。三个方向,正好由我们三个排各沿一条互相间隔不远的路线前进,在崎岖曲折的山路上搜索前进,连部就跟在后面适时与我们保持联系并与其它连队保持联系。

二排按照顺序自然就排到路克这个方向。

我的安排是在山路的左边放二班,右边换三班,自己则带着一班沿着山路往前走。各部分互相间隔在可视范围内,依靠对讲机进行联系。

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兵力分散让越军不好设伏,试想如果我们把所有兵都堆在中间沿着山路前进,那越鬼子只需要十来个人埋伏在路旁然后来个砍头截尾斩中间在自动步枪的火力下,我们不到十分钟就全军覆没了。

但是这样分成三个部份前进,越军就无法有效的埋伏。至少,他们要埋伏我们的话,就需要比我们多两倍的人形成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我们此次行军的目的是搜索。

搜索什么

搜索的是藏在丛林里的越军特工。既然是搜索越军特工就不可能只在山路上搜索不是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步。

为什么唯独要把一班放在中间沿山路前进呢

原因很简单。陈依依和读书人都是在战场上打过来的,万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而吴志军在这一点上显然就差多了。

沿着山路前进的任务显然是比较轻松的,为了不把两旁的队伍拉到后面,我甚至还安排了两名战士在前头用探雷器一边探雷一边前进

“排长”看我这样安排吴志军就有些意见了,他迟疑着说道:“我们这么走是不是慢了点这要什么时候才走到路克村啊”

我举起望远镜分别朝左右望了望,漫不经心的反问:“你这是在搜索呢还是去路克村”

我这么一说吴志军就没话了。

这时突然走在前头拿着探雷器的战士突然停住了脚步,然后回过头来面带异色的说道:“排排长。有地雷”

“退后”这是我下的第一个命令,然后就朝着对讲机叫道:“二班、三班,报告情况”

“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陈依依回答:“不过发现敌人潜伏的痕迹,时间在十分钟左右,人数大慨有七人”

“嗯”我下令:“继续前进,保持警惕”

这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了下陈依依的本领,就连敌人刚走十分钟她都能判断得出来。

“排长,怎么办”吴志军随后问了声:“我们没带工兵不会排雷”

我白了吴志军一眼,随手就拉燃一枚手榴弹往发现地雷的位置一丢轰的一声,当我们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那枚地雷也已经不是问题了。

“继续前进”

我有些不敢相信吴志军在原部队是个连长,也许。他们还没有从和平世界里走出来,又或者这就是有打过仗和没打过仗的兵的区别,总之他们不知道用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

然则我所担心的却并不仅仅只是这枚地雷。因为我很清楚地雷这东西是埋下后就可以不管的。

但是越鬼子为什么还要潜伏在路旁呢而且还有七人之多应该说不只七人,我想在读书人那个方向也有潜伏,只是读书人没有发现罢了。

所以左边也有人潜伏,右边也有人潜伏,再加上山路中央有一枚地雷这代表着什么

不用说也知道,这本来是一个伏击圈,越鬼子本来有一支十余人的部队分别埋伏在山路两侧,只等着我们踩响了地雷后两面夹击

也许有人会说,越鬼子只有十余人,他们怎么敢埋伏我军一个排呢

战场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战场更讲究的是战术和火力配置,特别是在这个各种自动步枪横行的时代在这战场上就发生过一个连队的解放军因为盲目冲锋而在五名越南民兵的自动步枪下死伤惨重的情况。

所以,只要越军两面互相配合得好,时机掌握得好凭着十几个人完全可以以不对称的伤亡比例打赢这场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