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定的实力作为保证不是。

为了接应盖州部队撤退,清军从沈阳出动了最大的兵力。五千人马作为策应,南下辽阳、鞍山,确保盖州部队的后路安全。至于沿辽河而上的明军,估算是路程和明军行进的速度,清廷认为尚不是最急迫的,只能寄希望于锦州的残军能快些赶回来了。

撤退,尽可能安全地撤退,一下子便成了盖州清军集团的首要任务。也成了考验卓布泰能力的最大挑战。很简单,如何在敌前撤退。不致变成败退或溃退,这历来便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而当面的明军显然也得到了锦州方面的情报,立时展开了牵制攻击,要拖住清军,使其难以组织有序的退却。

在军力已经发生倾斜改变的情况下,明军一发力。立时便使清军感到吃力,防线上警讯不断,兵力上捉襟见肘,陷入了苦苦支撑。

巨响持续不断,实心炮弹、爆炸弹、燃烧弹、毒烟弹密集地落在清军阵地上。掀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和烟雾。猛烈的轰炸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清军的火炮不是被摧毁,就是被迫后移阵地,没有炮火还击。

呐喊声、尖哨声响起,大批明军士兵从己方战壕中纵起,挺着刺刀,冲入未散的硝烟,踏上清军阵地。

火铳声、爆炸声,刀剑入肉的噗噗声,惨叫声、喊杀声,在这纷杂的声音中,血火纷飞,不管是南兵,还是北兵,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诠释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力量。而这被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让敌人战栗,让敌人发抖。

铅弹激射、手榴弹轰鸣、刺刀染血,明军占领了第一道壕沟,并迅速向第二道壕沟攻击,炮兵也前移阵地,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在这样的堑壕战中,明军拥有着近战利器,手榴弹炸、火枪打、刺刀捅,清军如何抵挡得住

突破,突破,明军终于突破了清军的防御阵地,开始追杀残敌。一个个小方阵逐渐成形,向着纵深挺进。排铳声音一波接一波,前来阻挡的清军,不断中弹翻倒,惨叫声不断。尖啸声中,天威炮、轰天炮又把炮弹抛进清军的队伍中,轰鸣声不断。

到底是第一强军啊刺鼻的硝烟味混合在炎热的阳光下,还有不时传来的血腥味道,当真呛人无比。胡国柱在元戎车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况,心中却是震惊加钦服。

剿朔军,脱胎于灭朔军第一师,由魏君重统领,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说是第一强军可能会有别人不服,但确实稳稳地排在明军部队的三甲之中。即便经历了数次补充,但战斗力并未减弱,勇猛的精神已经渗透入骨。加上武器装备的不断加强,军事训练的系统化,其战力倒是上升了。

而对于魏君重,即便胡国柱是东北军区的副总指挥,也不敢小瞧。论战功,人家是响当当的,从龙又早,极得圣上赏识。与晋世子李嗣兴、翼国公马自德并称为最为希望的年轻将领。而他们的缺点也正是年轻,为了摆平各方关系,他们不能骤升高位,但领军的实权却是不可动摇。

再过十年八年,便是他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胡国柱不到四十岁,虽也算不上老,但有这些更年轻、更出色的将领,他不得不有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梁屯被突破,盖州清军便有被挤压之感,而明军便可以由这个突破口北进,或是迂回包围,或是改变攻击方向,将清军压向西面大海。

而明军的意向不明,但行动上却令清军不敢再耽误迟延,弃车保帅,或者说是断臂求生。总之,现在不舍得部分军队,那整个集团都有覆灭之虞。

“敌人已经放弃了南面的攻势,甚至调走了军队,而越来越多的明军正从东面的梁屯开进来。”卓布泰铁青着脸,语气低沉,“不管是改变布阵方向想把我军压向大海,还是继续北进,包抄我军后路,都是极为危险的。”

明军放弃正面,对,曾经的正面,而转到侧翼。但清军却不可能对正面发动进攻,攻也没用,只能是陷得更深。就算一直打到金州、旅顺,又有什么用呢,明军在后路一断,不过是关门打狗罢了。

清军将领们都不吭声,他们也都清楚卓布泰接下来要做的安排。不过是找倒霉蛋断后掩护,让大军能够顺利撤退罢了。当然,这断后掩护的结果便是在优势明军的猛攻下九死一生了。

即便多是骑兵,撤退也不是逃跑,各人骑上马便能扬长而去。物资、粮草要不要毁掉,仆役杂兵要不要弃之不顾,轻骑而逃的话,沿途又有没有补给这些都是问题,都要确定下来。

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派出一支有死战之心的部队,担任后卫掩护,阻击明军几天,给大军赢得时间。可这差使,不仅危险,而且还要求是强有力的部队。自古以来,除了诱敌之外,担任前锋和后卫的基本上都是精锐,这一点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阿济根,你部还有多少人马”卓布泰心中叹息,这些家伙,早已没了祖先的武勇,竟无一人主动请缨,也只好自己点名了。

梅额章京阿济根苦笑一下,说道:“末将麾下原有四十六个牛录,与明军交战数月,死伤有三千六七百,也只补充了不到一千,现在只剩下一万四千左右。”

见卓布泰的目光注视着自己,梅勒章京硕哈赶忙说道:“末将原有四十五个牛录,死伤也甚重,特别是前番夜袭,现在只余旗丁万余。”

章京史辛柱等人也相继报上本部人数,满打满算,清军的总兵力已不足六万,但这却是满清现在最大的一股兵力了。

而当面的明军呢,有剿朔、除朔两军,有一直未大规模出动作战的骑兵师,有水师和陆战队,还有得到消息、正从凤城赶来的新兵独立师。再加上几个月的作战中一直补充不断,明军在兵力上,已经大大超过清军。

卓布泰思索了一下,指着地图说道:“这是我军撤退的路线,大石桥、海州、鞍山、辽阳这六万多人是咱满人最后的资本,本帅要尽量多地带回去。但敌人是肯定要穷追不舍的,这便需要阻击部队,只要挡上明军两三天,大部队与敌人能拉开距离,凭敌人的步兵,便很难再追赶得上。”

“硕哈。”卓布泰知道时间紧迫,也不多与人商议,便直接下令,“你带本部人马今夜先行离开,在大石桥构筑阵地,做好阻击的准备。”

“末将遵令。”硕哈心情很复杂,先行撤退固然是好,但随后的阻击却让他感到无奈。

“阿济根,你率所部于明日反守为攻,做出决战的姿态,尽量迫使敌人采取守势。”卓布泰继续说道:“然后,在夜里全军撤退,由史辛柱率部断后。”

卓布泰的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就象后世股市中的庄家,要从股票中脱身时,往往向上拉升,吸引买家,才好顺利派发。反守为攻呢,也是差不多的意思,迷惑、麻痹明军,采取守势后再想转换,便势必要耽误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