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349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种颓废情况的发生。烂到根儿的明朝已经被异族的侵略完全摧毁,绝处逢生的好处便是留给他的几乎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他挥洒书画。说是中兴,其实质却是建立了一个新王朝,而且是一个大多数人都齐心协力的王朝。

底层百姓,求治心切,平安即是福,既好管理,又勤劳肯干;官员,多是年轻新贵,还没有形成什么官僚集团,朝气蓬勃,没有什么暮气;武将,都忙着征战沙场、捞取战功,盼望着封王加爵,盼望着名上凌烟阁。

对外,最大的敌人满清已经是日薄西山,只能是苟延残喘;在内,也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掣肘。

所以,朱永兴的皇位现在坐得稳稳的,没有人还能生出造反作乱之心。他现在最大的敌人其实便是他的内心,贪婪、惰性、享乐他可以不必再费心劳神,也跑不了一个中兴明君的名头;他可以罗织美女,成百上千也不过是封建帝王应有的资格;他可以安逸享乐,只要每天带着耳朵上个朝,然后诸事交给臣下,也还是个谦心纳谏的好皇帝

嗯,朱永兴是否会沉醉于万民欢呼、史书赞颂之中,尚不得而知。现在的他却只能挨着大肚老婆小心翼翼地睡觉,这皇帝当的,连翻身都轻手轻脚。

其实象朱永兴这样天天与妻子同床共枕,虽与常人家无异,但却不合明朝的规矩。

古代皇帝的后宫美女如云,佳丽荟萃,甚至有的皇帝连自己究竟有多少嫔妃也记不清。而这么多妃嫔每晚都在等待着皇帝去宠幸。因此后宫对于嫔妃侍寝的管理制度应运而生。这种管理,到了明朝达到了一个相当完整严密的程度。虽然形成了制度化,可是,其中充满了荒唐、压迫和无耻。

明朝管理皇帝卧房事务的机构称为敬事房,最高的负责人称为敬事房太监,其任务是安排、记载皇帝临幸后妃的情况。在皇帝临幸后妃时,敬事房太监必须详细记录年、月、日,以作为受胎的证据。嫔妃和皇后不同,皇帝所宠爱的嫔妃都各有一张绿牌,即末端染绿的名牌,在侍候皇帝吃晚饭时,敬事房太监会把十几张或几十张名牌置于大银盘中,与晚膳一起端到皇帝面前。然后,等到皇帝吃晚饭,这名太监就跪在皇帝面前听候指示,如果皇帝无意找哪个嫔妃过夜,说一句“退下”即可。如果皇帝要找哪个妃子,就把这个嫔妃的名牌翻转过来,放回银盘。

敬事房太监退下后,把名牌交给别的太监,他则通知这个被选中的嫔妃香汤沐浴,做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皇帝就寝的时间到了,他就脱去这名嫔妃全身衣服,用羽毛制成的毛毯裹住这名嫔妃的身体,背她入皇帝的寝宫。

然后,敬事房太监和另几个太监就守候在皇帝寝宫外面,等候皇帝房事结束,如果规定的时间到了,太监就会高呼“时间到了”,皇帝如果没有回声,他就再次呼叫,如此反复三次,就一定要按时把嫔妃背回去。

也就是说,即便是皇帝,多数时间也要独守空房。哪象朱永兴这样,先废了太监而改为女官制,敬事房没了,也没人管他了。又取消了从民间“采女”,宫女改成雇佣制,十一岁入宫,十六岁出宫,领薪水还能学识字的女佣而已。

于是,当段琬儿也身怀有孕后,朱永兴就只能忍着了。如果不是他定的规矩,那满皇宫的适龄宫女,都是他的,也肯定有宫女想得到雨露沾润,主动投怀送抱,以此幸进。现在呢,对着那些啥也不懂小女娃,朱永兴还真下不去手。而年纪大的,那些壮健仆妇,朱永兴自诩没那么好的牙口。

龙儿翻了下身,朱永兴还没睡实,迷迷糊糊地让了让,又觉得口渴,便伸手去拿旁边几上的茶杯。

“给妾身也喝一口。”水还没入口,身后响起了龙儿懒洋洋的娇嗔。

“好。”朱永兴含了口水,笑咪咪地凑过去,对着小嘴慢慢渡了过去。

龙儿满足地哼了一声,伸手捧着丈夫的脸笑着端详,调侃道:“可是让陛下受苦了,臣妾这个大肚子占着多半个床,陛下没被挤到地上吧”

梦珠是大的,平常便爱端庄文静那一套,龙儿比她活泼得多,特别是在床第之间,更比她放得开。其实是各有各有韵味,朱永兴都喜欢。

“还怕你不挤我呢”朱永兴侧过身子,一手搂脖子,一手探胸前,在龙儿的脸蛋上亲了又亲。

“陛下”龙儿的声音更腻了,柔声道:“该招个女官了。臣妾看那个姓张的女子还不错,就是经常给柔儿送小动物的那个。”

朱永兴当然知道龙儿的言外之意,他的脑海中也想到了那雪白中的艳红,但后半句却让他骤然皱了皱眉头。

是这女子有心计,还是背后有人指点朱永兴一想到这个问题,一想到天真无暇的柔儿有被利用之嫌,突然觉得心中颇不舒服。即便是这姓张的女人喜欢自己,可以不计较她的手段,但把这样一个有心计的女人收进后宫,以后内宅会平静吗

立一个汉家皇后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朱永兴希望是一个端庄、文静、贤淑的女人,只有不强势,才不会因为身份的差别,而使梦珠、龙儿、段琬儿这些他的女人受委屈。

“这个,再议吧”朱永兴敷衍了一句,闭上眼睛,闻着妻子身上的甜香,慢慢平复着心情。

第九十五章难以逾越

自打突破河间防线,朱永兴表面上工作还很认真,但心里却已经松驰下来。这种精神状态是不由自主的,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觉察到。就象一场体育比赛,在比分遥遥领先后,情不自禁便会松口气,有时候即便反复提醒自己不要放松,身体也不会听话。

但现在,这种放松并无伤大雅,毕竟只是身心上的,而不是整个军事行动上的。再者,满清已经没有翻盘的希望,起码在关内已经败局已定。

一场大雪,使明军追击的困难增大,也使清军前后夹击,突破阻碍的机会变得渺茫。

人尸、马尸、刀枪、旗帜,横七竖八地布满雪地。红的血,黑色的弹坑混杂其中。而用雪堆起拍实所构筑的胸墙依然是坚不可摧。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明军用火枪、手榴弹、火炮、火箭组成的三道阻击线依然难以逾越。

不是清军不够拼命,光看雪堆成的胸墙上密密麻麻的箭矢,以及被明军重新堆砌的清兵的尸体,便知道战况的激烈。但明军的火力太过密集而犀利,特别是火器的威力,在阵地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野战难以取胜,阵地战更加没有把握。清军终于发现,他们骑射在全火器装备的明军面前已经没有什么优势。或者说,尽管能够利用机动和速度想战则战,避战则走,但要与明军硬碰硬地较量,则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可现在,清军必须与明军进行他们曾极力避免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否则,他们就无法突破明军的阻击,没法尽快回家。从人数上,清军不占优势;从装备上,火器更有威力;进攻和防守,显然后者要更占便宜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