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巡抚仍管兵务,各设左右两营,归巡抚直接统辖。

也就是说,山东战事一起,朝廷便需要源源不断的增兵和供给,以使山东的部队能够抵挡四面来攻的清军。从而,军事问题又落到了后勤供应上,在现在看来,有些勉强。

估计要到六月,湄、河两省的第一季作物收获,而江南地区一个月左右,也会迎来第一季的收割。这样算下来,粮食的供应便能持续不断。而只要在山东沿海建立稳固的登陆点,援军也会从海路源源而至。

朱永兴思虑已定,又浏览了所有的情报。

显然,清廷认为明清大战的整体状态,又达成了一种均势,并不认为局面已经糟糕到了失败的地步,而且议和退让肯定是无法通过八旗内部这一关的。虽然满清内部大多数人都承认战争已经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甚至失去了漕运后,面临的困难很大,不过他们现在依旧占据着中国大部分的土地,无法接受屈辱求和的弱势地位。

如果能不战而迫使满清退过黄河,朱永兴觉得是能够接受的。当然不能有官方的承认,而且这种协议也不会得到他的严格遵守。国与国之间的什么条约、协议,那是需要实力来保证的,否则与废纸没什么区别。

但满清关闭了议和之门,对于朱永兴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能巧取,便豪夺吧春耕已经结束,登陆山东尚有些操切,那便从荆襄开始,吹响北伐前奏的号角吧

山风吹拂,撩起了李英梅的头发,她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谷地中的小兵营已经骚动起来,数百新兵列队而出,开始了训练。

这里是山东牙山的深处,这里也是她的故土。出于对兄长的不舍,李英梅跟着李茂林和顾应慧又回到了山东。到了这里不久,她就喜欢上了这环山中的美景,特别是日出之时。

千山初醒,朝云出岫,在青青苍苍中,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象仙娥在轻轻起舞。霞光倾泻万山,经久不灭。

大步走下山坡,李英梅从操练的队伍旁目不斜视地昂然而过。水涨船高,在山东人眼中,顾应慧、李茂林,连带着李英梅等人,这些可都是朝廷派来的,有钦差性质的官员。

虽然枪枝几经偷运,也不过能装备这五百来人。但从周边的驻防清军的人数和装备来看,于七和顾应慧都认为攻取县城是没有疑问的,在其他义军的协助下,能够打败驻防绿营,甚至威胁州城。

但朝廷的命令还是隐忍潜伏,悄悄发展,以待时机。当然,朝廷也给于七等人吃了定心丸。如果万一暴露,明军也会采取行动,援助胶东义军。

这里虽好,但李英梅心中未尝没有些遗憾。遗憾自己过于冲动,得罪了殿下,嗯,现在应该是陛下、万岁的近臣,明白了真相后想反悔,又拉不下这个脸面。离开光复区,重回山东,其实也有这方面的一些原因。

到底是自己太年轻,太不懂事了。李英梅对偷偷瞟过来的新兵的眼神视若无睹,走到营外的几间屋前,那里有她的住处。她的眼神定住了片刻,一匹枣红马正栓在马桩上,是外面来人了是哥哥吗

正琢磨着,一间房子的屋门被推开,杨衍锋走了出来。看见李英梅,点头打着招呼,“李姑娘啊,在下刚到,这里还有李兄捎给你的东西。”

李英梅淡淡笑了笑,伸手接过杨衍锋递过来的小包袱,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我哥他好吗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李兄很好。”杨衍锋笑道:“他现在已经在驿站中当差,吃得是鞑虏的官家饭呢至于什么时候回来,这可说不好。”

“驿站”李英梅愣了一下,试探着问道:“那我可以去看他吗”

“这个”杨衍锋迟疑着,“等在下问过顾大人之后,再答复你好吗如果你觉得在山里不适应,可以搬到庄园去住啊”

第十章调整战略,老友重逢

于七的庄园离这里并不太远,但李英梅不喜欢那里的奢华。哼,殿下,不,皇上都没那样,你个土地主摆什么阔还有那于九等人,说话粗俗,行为精鲁,形似恶霸。

看李英梅撇嘴,杨衍锋不明所以,也不好细问,便岔开了话题,“鞑虏实行迁海之策,大批难民无家可归。顾大人的意思是借此安置百姓,从中扩充人马。但粮食是个问题,既要为王师登陆作准备,又要给难民吃饭,有些难以两全。”

“王师还要等上一两个月吧”李英梅并未接触到核心机密,只是凭着猜测。

杨衍锋点了点头,说道:“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或许可以上奏朝廷,请王师提前行动。”

“凭殿圣上的仁厚,既能东征救民,想必也能因为百姓受苦而登陆山东吧”李英梅抿了抿嘴角,望向南方,幽幽地说道:“如果咱们的实力能更强大些就好了。”

经过南方的一行,杨衍锋也收起了张狂。以前觉得于七只要振臂一呼,他的那些遍布胶东的徒弟群起响应,便能在胶东掀起声势。但在知道了战阵厮杀与个人武艺高低没有多大关系后,他又觉得那些散漫惯了的江湖好汉在真正的军阵野战中不是那么靠谱了。

朝廷的布置呢,算是扬长避短。发挥了江湖好汉散处各地,消息灵通,以及个人武勇的长处。刺探情报是一方面,向官府渗透是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点的工作便是逐渐控制驿站。

山东的驿站系统主要是为了南北贯通和运河上的漕运服务,而通向胶东半岛的驿道只有一条,就是从济南向东经过青州府、莱州府到登州府。如果能在明军登陆前,或在行动中摧毁几个关键驿站。便能阻遏塘报,封锁消息,为明军展开行动而争取时间。

“可惜呀,鞑虏的沿海之策使咱们得到更多的武器变得很困难。唉,流亡死内地,穷蹙遑相救老百姓可要多受苦了。””杨衍锋看了一眼正在挥汗训练的新兵。这些多是良家子,老实而容易服从。

只是感慨,杨衍锋心里可能也说不清,他为什么愿意跟眼前这个姑娘说话,当然也不是指望李英梅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李英梅看了杨衍锋一眼,疑惑道:“听说你很有学问,怎么又弃文学武,跑到江湖上混了”

杨衍锋苦笑了一下,说道:“文不能救国。在下便寻他途。可这武呢,又学得不到家,算是文武全不行的一个废物吧”

“你若是废物,那我又是什么”李英梅颇为苦恼地甩了下大辫子,“大字不识一箩筐,耍枪弄棒,又不被人家军队所重,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