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277

分节阅读 2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十六,三路明军聚于南昌城下。稍事整顿后。立刻便掘壕困敌,并作攻城的准备。

此时大江以南的清军分成三大集团,江浙,武昌,南昌。而南昌清军之前又被抽调一部增援武昌,以扼止明军继续顺江而下。武昌清军面对征朔军和长江水师的牵制,闻听明军攻入赣省,只好急调了五千兵马增援。使武昌城中的清军达到了三万多。

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督促清军拼力死守,并率精骑出城逆袭。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清军被击败回城,再无力出战。

果然是惊心动魄啊朱永兴虽然知道即便清军逆袭获胜,也无法阻明军攻取南昌。但刚才那一番步骑对抗,还有骑兵的对砍冲杀,依然让他感到震撼。

“刚刚那名率骑兵反冲的将领何人也”朱永兴稳了稳心神。偏头对平北侯夏国相问道。

“回殿下,此乃总兵高得捷。”夏国相见荡朔军也露了一脸,微有得意之情,拱手说道:“高得捷骁勇敢战,通晓军事。临战向以少击多,实是一员猛将。”

“甚好,孤记下了。”朱永兴记下这个名字,颌首微笑。

夏国相心中一惊,先前要走了骁将王辅臣,这回是不是又惦记上高得捷了想到这里,他有些后悔,不该得意之下吹嘘。

骑兵人才啊,朱永兴对此是求之若渴,凭记忆,凭观察,他是广为搜罗。西北一支骑兵,征战辽东还需要一支。与朝鲜洽谈暂借济州岛一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在那里将养马买马,并成立骑兵部队加以训练。时间很紧啊

三大集团清军,多消灭一个是一个。本着这个原则,十余万明军是作全歼敌人的布置。虽然要费些时间,但却是从全局着想。而随着壕沟围城,截断护城河水源,放水填沟,也在一并进行。

兵力不敌,不可再出城作战。出战若再败,不仅使守城兵力减员,也将影响士气。清军逆袭失败后,心有余悸的穆占立刻从英勇变成了畏缩。趁城未被全部围困时急派使者四方求援,然后便是加固城池,准备倚城坚守。因为南昌城在穆占等人看来,城高壕深,足以抵挡数倍之敌的围攻。

明初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命朱文正都督南昌。朱文正开始将城墙全部改筑成高二丈九尺、厚二丈一尺、深一丈一尺的规格,并对东、西、北城壕进行浚修。新筑的西城墙下一并挖出3000余丈的护城壕。自此,城壕由德胜门至广润门,宽十一丈,深一丈五尺,万余米的护城壕贯通全城。

重新修筑过的南昌城墙内缩了三十步,废去五门,一共留下七座固定城门,七门司有各自的详细分工。南昌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即由此而来。七座城门全部朝南,这项技术有赖于巧妙地工程设计与施工。筑城之始,工程便采用城门与城堡工事相结合的方案,在先代的城门之基础上,再加筑瓮城。瓮城由桐油、石灰、糯米汁砌巨砖而成,比城墙低三分之一,瓮城装配有千斤重的闸门。若战时,可将闸门放下以困制敌军。

这样一座坚城,即便比不上南京,也差之不远。都统穆占不想弃城而逃,也觉得足以抵挡明军,以待援军赶来。

事实上,南昌这座坚城也确实给明军带来了些困难,但绝不是不能够克服的。在岳州与长江水师分开行动时,明军从舰船上卸下了三十余门重炮,便是用作攻打城池。只是重炮在路上行进缓慢,落在了军队后面。另外便是坑道爆破,工兵们几经勘测试验,在失败了数次后,终于用边挖边支撑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地下水位高的困难,从西面掘出了直通城墙的两条坑道。

历史上,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片纸”,从湘南到苏南,长江流域无数重兵把守的坚城都在一声声巨响中轰然陷落。太平军还使用双向叠加的连环爆破法,即在不同方位埋雷击发或同一地点实施上下层连环爆破,上层先行爆破轰开缺口,待守军抢堵时再引燃下层地雷杀伤人员。运用这一战法,太平军所向披靡,令清军闻之胆寒,大骂“地道之计殊恶”。

如今明军的工兵正在提前展现这一辉煌,无论是挖掘技术,还是爆破技术,都已经不比太平军差。

第二百六十五章兵至南京

在围困南昌的同时,明军派出魏君重所部,由南昌北上,攻取九江,截断武昌至南昌的增援之路。魏君重名义上是率领的灭朔军的一个师,其实他这个师屡经战斗,已经扩充至近三万余人。朱永兴的意思很明显,魏君重所部是早晚要独成一军的。他的这个想法也早通报了魏王马宝,让马宝再从闽省和赣省百姓中招募一师,补足灭朔军的差额。

若论明清两国的地域,明朝还是处于劣势;但要论动员能力,以及民众参与支坚的热情,清朝则是远远不及。湖广士绅捐输的粮食,光复区百姓的踊跃支前,使明军的后勤压力大为减轻,且士气高涨。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十二月二十一,在沿途民众的倾力相助下,三十余门重炮运抵南昌城下;十二月二十二,坑道施工业已完成,开始填装火药。

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南昌西城墙在两声轰然巨响中垮塌,严阵以待的明军立刻呐喊冲锋,从两个缺口处蜂拥入城。激战至下午三时许,南昌城内的清军被全部肃清,都统穆占被击毙,所带满蒙兵将被尽数斩杀。

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永兴在南昌城内接到了魏君重的急报,九江已下。至此,武昌的上游、下游皆被明军所控,基本上失去了重地的意义。

而明军绕过武昌的战略行动获得了巨大成功,沿江东进便是南直隶的上游咽喉安庆。只需拿下安庆,便可控制长江及准河,是以取南京必先得安庆。

当年郑成功由长江入攻南京,主力攻下镇江后屯于南京城下,以张煌言率偏师往攻安庆。张煌言船不足百,兵只两千,除了收复安庆之外,周围四府十余县亦尽落入他手,一时间局面大好,只可惜郑军主力一败。安庆等地亦不可守。也只得急忙后撤,将这些府县归还于清兵之手。

一道道谕令从南昌飞出,快马加鞭送往各处。各部明军纷纷而动,大决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