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献廷有何妙计”吴三桂精神一振,紧着问道。

“不敢说妙计,倒是认识几个海商。且,卑职瞒着王爷,在商团中也入了股,与人合买了两条船赚些小钱,还请王爷宽恕。”方光琛嘴上说着恕罪,脸上却笑眯眯的。

“呵呵,此等小事,也值得大惊小怪献廷,你是太见外了。”吴三桂眼睛一亮,说道:“商团入股之事,大家都在做,本爷难道不知嗯,这事便交给献廷去办,只是千里奔波,要辛苦献廷了。”

“王爷言重了。”方光琛躬身拱手,诚恳地说道:“为报王爷知遇之恩,卑职跑跑腿儿,又算得了什么”

桂林,广西将军府。

“将军,这大事您想得如何了”老幕僚孟春第回手关上房门,对着愁眉不展的孙延龄说道。

“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了”孙延龄没精打采地抬起头,“那边又催了难道我手里的上万精兵就不能抵挡一下”

精兵,精兵个屁。孟春第心中鄙夷。走私赚的钱,几乎全落进了孙延龄的腰包,粮饷只顾向清廷伸手,粮饷时常欠缺拖延,他还贪污如故,早已弄得军心散乱。贪鄙、吝啬、骄纵,这样的家伙还想做桂林王,真是痴心妄想。

孙延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要与尚可喜、耿精忠相比,他的劣迹并算不得太多、太大。但他却屡遭弹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是外姓,实力不够强。柿子捡软的捏,清朝官员尤擅于此。因此也造成了孙延龄心中的怨恨,刺杀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等人,便是他的一次发泄。

“将军,此时举义为反正,待兵至城下,可就算投诚了。这待遇天差地别,您要三思啊”孟春第劝说道:“那尚可喜,那耿精忠,哪个不是兵多将广,不都是以败亡收场连平西王都不敢擢明军锋锐,桂林地小兵少,与明军抗衡,岂不是以卵击石”

“也是啊”孙延龄苦着脸轻抚额头,“平、靖二藩可比咱们强大多了,依然不是明军的对手。那个,条件能不能再谈一谈,只当个富家翁,有些不甘心哪”

孟春第苦笑连连,无奈地说道:“岷殿下隆恩,可由将军镇守南宁,依然是原职任用。”

“南宁总不如桂林山水优美啊”孙延龄慨叹一声,沉默半晌,最后问道:“那郡主呢,是不是要献投名状”

“那倒不必。”孟春第更鄙视孙延龄的为人,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岷殿下的意思是废清廷所封,改封诰命。只要将军降得住,依然是将军之妻。”

孙延龄也不傻,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意。清廷能厚待孔四贞,是安孔有德部下之心;岷殿下不杀孔四贞,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只不过,有孔四贞这样一个妻子,自己的前途

“待过些时日,或禁,或休,还不是将军作主。”孟春第暗自冷笑,嘴上却说着宽慰孙延龄的话,以打消他的疑虑。

第二百二十七章天下新布局

胸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或一个贤明的君主所必须拥有的。清廷能用高官厚禄来使汉人兵将为其所用,朱永兴也不会愚蠢到将可争取的推到清廷那边。

孔四贞,一介女流,对桂林的孔部兵将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旧主,却并无什么实质性的指挥权。而且“四贞美而不贤,自以太后养女,又掌藩府事,视延龄蔑如也”。孙延龄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貌为恭敬,以顺其意,却暗暗夺权自立。

夫妻间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不能形成传统的夫唱妇随的关系,因而夫妻间产生权势的明争暗夺也不意外。

其实,孔有德旧部已不复往日之强,先有线国安死于滇省,又有马雄只率数十骑败逃,孙延龄手下万余兵马士气不振,军心已乱,本挡不住明军的攻击。但能不战而迫降其众,减少明军的伤亡,朱永兴还是愿意做出一些让步和宽容。

“孤岂不如清廷鞑虏”朱永兴淡淡一笑,对叶虎说道:“告诉方光琛,只要他尽心尽力,事情成与不成,孤都许了他一个知府。若日后治理得当,政绩卓著,巡抚、总督也不是奢望。”

“殿下胸襟似海,属下钦服。”叶虎在椅子中躬了躬身,自信地说道:“有吴府内人接应,事情必成。”

情报局虽在北方布署很久,却并未深入要害。朱永兴要求情报局作劫夺吴应熊的计划,外部倒还好说,可缺少吴应熊身边亲信的接应,总是困难得很。如今方光琛秘去京师,正好可以里应外合,两下联手。事情成功的几率非常高。

从方光琛的态度便可以看出吴部将士的动摇,虽然方光琛还打着为旧主着想,报答恩情的幌子,但实质上却是信心已无,开始为自己着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孤倒是看得开。”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事情若不成功,吴三桂也不足为虑,不过是使光复神州延误些时日而已。事情若成呢,固然可加快战争进程,但军中内部纷争还是让孤头痛。”

讨朔军成,本来是好事。可吴军若反正,两家的旧账,将士们的仇怨,如何化解。又是一件麻烦事。但朱永兴一直没有放弃争取吴三桂,或者说是争取吴部将士,却有更深远的想法。

辽东,那是鞑虏兴起的地方。无论是气候,还是水土,对多出自南方的明军来说,都是很大的困难,都要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才能在黑土地上征战厮杀。而吴部官兵辽籍的不少,如果争取过来。则可以省却很大力气,甚至可能犁庭扫穴,直捣黄龙。

“告诉方光琛,其忠于旧主,为吴三桂着想,孤甚佩服。”朱永兴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但以后把这份忠心放到国家兴亡上,放到民族振兴上,放到黎民百姓身上。”

“是,殿下教诲,属下定转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