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77

分节阅读 1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省投诚。因苏利与郑成功在海上争雄时结下极深的怨仇,降清后的苏利不仅屡次袭击和抢掠前来海丰运粮招兵的郑成功部将,还曾攻破过郑成功的惠来营寨。

而郑成功对苏利是恨之入骨,骂其为逆贼并屡次派部将攻打碣石城,其中还包括“五虎上将”之一的甘辉,可都为苏利凭借负山阻海的坚城雄镇所击退。

清廷颁旨“迁界令”后,苏利十分不满清廷的政策,暗中指使部下对迁界官进行阻挠,碍于苏利的势力,海丰起初只迁了琵琶寨等数处。但随着清廷派出钦差大臣前往各省巡视“立界移民”,各地都更加雷厉风行地把濒海居民驱赶进内地,海丰县也不例外。

一个要严格执行朝廷命令,一个却派人毁掉迁界的界桩及石碑,海丰县县令阮士鹏与苏利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阮士鹏对苏利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可谓是气极败坏。他一面扬言要派兵攻打苏利,一面向尚可喜和督抚告状,准备彻底压服苏利,好顺利地“迁界移民”,使自己的政绩能多打几分。

历史上,苏利最终与阮士鹏刀兵相见,然后自立王国,国号“龙飞”,并且私造王宫,公开反对清廷迁界,大展反清义旗。当时的南明已经行将灭亡,苏利与郑成功又有化解不开的宿怨,也只能是自己单干。

现在的苏利依然要造反,却有了投诚求助的选择。只是,正如杨彦迪所说,苏利的目光短浅,又很是狂妄自大,竟视海、陆丰为己物,提出了类似割据的举义条件。

对于苏利反清,并没在朱永兴的记忆之中,这段史实因为影响不是很大,在很多史料中都没有涉及。朱永兴因此而疏漏,也情有可原。所以,他不但没有提醒过南海舰队的军官,更在授予邓耀等人临机决断权时,只将权力限制在了作战方面。

“向殿下报告此事,由殿下定夺吧”邓耀最终也不敢擅专,决定把此事交给朱永兴处理。

“那我们还是先制定出计划,以免殿下决定下来,仓促间无法采取行动。”陈上川对邓耀的决定没有异议,但却有建议。

“你觉得殿下会答应这样的条件”杨彦迪有些不以为然,“只是一个苏利倒还罢了,若是以后前来投诚的群起仿效,那便不好处置了。”

“先不说苏利投诚是真是假,我觉得殿下也不会树立这样的坏典型。”邓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但旋即又说道:“不过呢,有备无患确也应当。殿下总有奇思妙想,我等不可轻易揣测。”

“只恐时间上来不及”陈上川还有些疑虑,但关系到舰队的安危,在确定真假前也不太敢轻举妄动。

“来不及也好。”杨彦迪嘿嘿一笑,“正好看看这个苏利是不是真投诚。只据碣石便如此狂妄,真以为凭自己那点人马就能抵挡广东清军真以为咱们缺了他就不行”

邓耀深以为然,连连点头,实力的大幅增长使他信心十足,非常想获取大胜,更得岷殿下青睐,或者是再高升一步。

陈上川突然若有所思地望着杨彦迪,好半晌才意味深长地说道:“咱们南海舰队缺了苏利也不怕清军的广东水师,若是广东水师没了苏利,那又能如何”

邓耀和杨彦迪相视一眼,愣怔住了,隐约觉得有机可趁,但一下子又想不出来。

“清军正集结水师于白鸽门今湛江市麻章太平镇通明渔港水寨。”陈上川微微一笑,解释道:“苏利若存反正之心,必不肯老实听命,当以保存实力为要;若是诈降设伏,也当以我等回复确定地点。如此,我军可将计就计,一边派人向殿下通报,一边让苏利来使返回,只说需要等待殿下定夺,麻痹清军。然后,我军可全师出动,奇袭白鸽门水寨,重创或歼灭清军水师。”

邓耀和杨彦迪陷入了思索,然后不约而同地注目于地图之上,视线慢慢地停留在琼州海峡。

奇袭的关键便在此处,琼州海峡长约八十公里,最窄处仅十八公里,如何能避开清军哨船,隐秘到达白鸽门水寨

或许不用避开清军哨船邓耀有些怀疑地抬起头,正碰上陈上川的目光,眨了眨眼睛,他试探着说道:“直闯过去,见船击船,见人杀人,抢在清军报警之前直抵白鸽门水寨”

报警或走陆路,或走海路,最快捷的自然是海路。如果把清军哨船击沉,或者紧跟在清军哨船之后,清军水师又能有多少的准备时间

“大人高见。”陈上川点头赞同,又详细说道:“我军可兵分三部先后而行,即便清军哨船能逃脱报警,也不过侦悉到我军前锋的舰船和兵力,使敌产生误判。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敌人全师前来迎战,而海上决战亦是我军所愿,又有何惧哉”

“是啊,不过是决战而已。”邓耀被说动了,他转目注视两个副手,迎来的都是热切的目光。

“大人,属下愿为先锋。”杨彦迪耐不住性子,率先请缨。

第一百三十五章各自的心思

“专打,嘿嘿,嘿嘿。”贵阳王府内,吴三桂将最新的消息放在桌案上,冷笑不止。

专打,什么意思明军便是摆明车马要与尚可喜为敌,就如同江湖好汉拔刀高喝:“某来寻仇,只找某某的麻烦,无关人等快快闪开,莫要被误伤。”

有效果吗肯定会有,广西孙延龄便会作壁上观,马雄新败也不会再与明军厮拼。而广东清军除去尚可喜的藩下兵马,如果战事顺遂或还好说,如果形势不妙,估计是不会死力而战的。

鼠目寸光,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吴三桂心中骂了一句,却暗自感到悲哀。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事到临头又有多少人看得清清楚楚,做得决绝干脆。就说自己吧,现在不也是旁观者之一

虽然暂时与滇省明军停战,但明军在四川和广西的展开,无疑对贵州形成了隐隐的包围之势。可他能怎么样,初时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形势越来越不利,便更不敢轻举妄动。

空自惆怅了一会儿,吴三桂突然象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康熙不过十,是说他活不过十岁,还是说这年号过不了十年辅臣四剩一,剩的是谁呢功臣头落地,朝廷要拿吾开刀吗”

方光琛心中叹息,这位恩主是走火入魔了,退回贵州便求神问卜,又时常皱眉苦思,喃喃自语,为那几句谶语大费脑筋。越是沉迷于此,越是难以振作,精神为之颓废,胡思乱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