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贸往来,茶叶、丝绸、瓷器、生丝等等,这些畅销西方的商品一下子断了来源,使很多国家措手不及,都在挖空心思重新打开商路。

历史上,荷兰人出动舰队帮助清军,击败了郑经,夺取了金、厦。一个原因是忿恨丢了台湾,要对郑家报复;另一个原因便是想借此恢复与中国的商贸往来。

詹姆斯此行的目的自然很清楚,要与中国大陆唯一通往海外,唯一与外界保持商贸的南明政权拉好关系,保证英国商人获得所需的商品。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法国人因为与朱永兴所达成的各项协议,以及他们的出力相助,在其他国家的商贸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他们却得到了很大的照顾。这当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与眼红,也包括英国人。

法国殖民者在亚洲刚刚开始拓展,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与英、荷等老牌殖民国家进行商业竞争。清廷实行的沿海迁界,倒是因为他们与南明政权的良好合作而有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这当然不是英国人所希望的,因为在印度,法国越来越成为英国利益的挑战者。

船只摇晃,詹姆斯思绪翻腾,不停地思索着要拿出怎样的条件,才能打动那位摄政亲王,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一百二十七章难得的闲适

清风拂面,花香怡人,娇妻在侧。朱永兴审阅完一份文件,签名盖章,接过梦珠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惬意地长出了一口气,伸手轻抚着梦珠隆起的小腹。

“殿下。”龙儿整理计算完数字,凑了过来,看着梦珠的小腹,掩饰不住的羡慕神情,“按照郑家报的数儿,今年您的分红要涨一倍多呢”

呵呵,朱永兴轻笑了一声,对自己能赚多少钱并不是十分在意。不过,对于商人的敏感和精明,他也是相当佩服。之前只是猜测地说到清廷会沿海迁界,郑家却记在了心里,并将其当成了发财的好机会。江西的瓷器,江南的丝绸、茶叶、生丝,都成了商团囤积的货物。如今内陆的货源断绝,还真是狠赚了一笔。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与吴三桂达成秘密停战协议,其中的附加条款便是商贸往来。贵州作为中转站,吴三桂将派人按名录为滇省从内陆各地采购所需商品,两家从中都能获取收益。

被清廷控制粮饷的吴三桂需要钱,与清朝进行战争的南明政府也需要钱,这种双赢模式双方都感满意。只不过吴三桂赚的是小头,南明政府把商品出口,赚的却是很丰厚。

梦珠咯咯一笑,捂住了朱永兴的手,欣喜地询问道:“感觉到了吗真不老实,踢了我一下。”

“嗯,挺有劲儿,欢实得很呢”朱永兴其实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但却笑得欢畅,孕妇嘛,得让人家保持好心情。

“是吗。让我摸摸,让我听听。”龙儿跳过去,轻轻抚摸,又把耳朵贴上去细听,眼中闪着好奇又艳羡的光芒。

梦珠笑得幸福又满足,将头倚在朱永兴的肩膀上。还亲腻地蹭了蹭。

朱永兴搂住娇妻,微闭上眼睛。片刻后,另一侧又偎过来温软的身体,贴得紧紧的,手臂上摩擦着挺耸的两团。

日子越来越好啊朱永兴左拥右抱,思绪又翻飞起来。

湄公省的开发初见成效,开始向南部的河仙地区进行蚕食经营,所需钱粮几乎不再用财政调拔。一年三、四熟的好地方,能在后世成为最大的大米集散地。不是没有道理和自身的优势的。总督宗守义自信满满地向政府保证,今年下半年的粮食收获后,便会有赢余用以支援西南。

海贸继续呈良好的上升势头,海防不用说,西贡也初具规模,在出口商品倾斜的照顾下,经济也将越来越繁荣。比历史上莫玖的港口国“招来四方的商旅,吸引海外诸国。帆樯连络而来,其近华、唐、獠、蛮。流民丛集,户口稠密”的景象,显然要提前了几十年。

在大型铁桌上浇铸熔融的玻璃,用铸造法制造大型平板玻璃已经研制试验成功,造出的镜子突破了四英尺,最高超过了威尼斯人的纪录。第一批只制造出了六块。最高达到了六英尺,卖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无论大小,亚洲玻璃镜子的生产销售基本上被垄断,给南明财政带来了滚滚的利润。

在占领区大力推广番薯和土豆的种植,缓解了重建和复苏阶段对粮食的压力。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粮食的进口,但情况已经好转了许多,节省的资金转向军工,不断提升着明军的装备和战力。

由于朱永兴推行官员最简化,官僚机构虽然人少,却很精干。不断上升的地方赋税已经能够保证官员的傣禄和官府的运转,这又节省下不少财政资金。

军工的发展也很令人欣慰,一些工作,比如军服生产、枪枝简单零件、刺刀打造、定装弹的纸壳卷制已经大部转向对民间外包。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不仅能使百姓得到额外的收入,改善生活;假以时日,还能培养出很多熟练工人,为以后军工厂的扩大经营创造条件。而且,这种方式很好地规避了当时的社会传统,使越来越多的妇女也参加进来,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妇女能顶半边天,朱永兴虽然没有提出这个超前的口号,但他脑海里却清晰记得战争纪录片中,妇女们在车间工作的场面。

战争正在向朱永兴预期的方向发展。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一场与全民利益有关的战争,一场新的经营思想、经营方法对陈旧、传统的战争,一场比拼工业生产能力、经济实力、政治动员的全方位战争。

尽管还谈不上用钢铁打赢战争,但火力和装备将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这样将使战争变得更可控,偶然性更少,倒是符合朱永兴现代人的心理和思路。当然,谋略兵法也不是不需要,只是朱永兴更希望以万斤之力压向敌人,当之者无不粉身碎骨。敌人就是知道了明军打仗的章程,也是无力可挡。

堂堂正正地而前,遇敌则战,逢城则攻,把后勤保障住了,以超强的火力,精良的装备训练,猛狮搏兔的气势,天下又有谁能是对手。

“殿下。”龙儿抱着朱永兴的胳膊,向他耳旁吹着气,撒娇般地说道:“姐姐房中缺面大镜子呢,本是沉鱼落雁般天仙之容,没了大镜子照着整理,殿下不觉得可惜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