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51

分节阅读 1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未尝没有马惟兴的示意,同是大西军将领,又同是回民,想要照顾马宁儿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末将先代马宁儿谢过殿下恩赏擢升。”马惟兴面露喜色,躬身致谢。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宜良已下,可派一师前往收复陆良。便由晋世子李嗣兴领军,魏君重、马宁儿为将,叙国公以为如何”

“陆良既有资氏为内应,必能轻取,末将以为殿下的安排甚为合理。”马惟兴表示赞同。

这恐怕是在滇省最后一次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了,朱永兴暗自慨叹,以后却难有投机取巧之处了。

路南土官秦祖根举义,使明军能够比较容易地兵出石林,攻陷宜良;而陆良资拱,则是攻取陆良的又一暗招。

人心哪,趋利避害,迎合强者是常理。明军在滇省的发展壮大,造成的连锁反应,形成的人心归附,是很难预料的。滇省的土司是这样,蜀地的郝承裔和陈达也是如此。清军若能保持胜势,则人心少有异动;而明军一旦复起,对故国的渴望,以及对衣冠的向往,更容易使人心产生倾向。

已经是八月了,希望能在雨季结束前达成战略目标。滇东的攻势应该会让吴三桂产生错觉吧朱永兴眯起了眼睛,望向尚未结束战斗的宜良城,尸体横陈的战场又出现在面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或许伤亡的比例还要更高些,但这种消耗对清军来说,应该是难以承受的吧

“一寸江山一寸血,百万明人百万兵。”朱永兴有感而发,低沉地吟了一句。

“好诗,殿下文才武略,放眼天下,何人能比肩”叙国公马惟兴听得真切,一半是感慨,一半是恭维地赞道。

朱永兴苦笑了一下,叹息道:“不知何日能偿心愿,光复神州,中兴大明啊走吧,叙国公,该是去前面看看了。”

“殿下英明神武,光复神州指日可待。”

叙国公马惟兴陪着朱永兴,走下竹子山山坡,各自上马,在亲卫的保护下,昂然向宜良城驰去。

第九十二章伪造,诡道

“蠢货,蠢货”吴三桂将战报摔在桌案上,气得额头上青筋乱跳,骂不绝口,“此何时也,不严加提防土酋,还敢前去赴宴歌舞。死不足惜,死不足惜,此等蠢才,真是死不足惜。”

刘玄初和方光琛对视了一眼,伸手把战报取来,两人展读之后,都苦笑摇头。

石林守将傅其栋是丧失警惕也好,是贪图享受也罢,反正是被土官秦祖根以作寿为名请去赴宴。只是这却是场鸿门宴,歌舞未停,秦祖根一声令下,土兵便蜂拥而出,不仅把傅其栋带去的将官和亲卫杀了个干净,而且使石林的防守军中无将,指挥失灵。明军趁势袭攻,突破了清军的防御,直捣宜良,猛攻破城。

本来明军在滇省全线展开频繁的小规模的反攻,吴三桂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而且他也没有判断出明军的主攻方向。八旗兵主力北移黔省,前往征剿水西,只留下一千在昆明协助守城。吴三桂也正忙于调动兵力,以便平衡滇省的防御,确保楚雄、昆明、曲靖这三座重城的安全。

现在的形势却是急转直下,明军占领宜良,距离昆明城只有一百二十余里,说是兵临城下尚有些过份。但昆明已经直面威胁,却是不争的事实。

“伪宗室的王旗便在宜良,可见明军主攻方向在东。”方光琛皱着眉头分析道:“但若要直取省城,恐明军尚力有未逮。”

“倒也不可轻敌。”刘玄初轻轻摇头道:“我军虽有精兵数万,但分于三地,力量分散。昆明此时正是兵力最少的时候。焉知敌人不会趁虚来攻或者”

刘玄初停顿了一下,走到地图上仔细观瞧,猜测道:“或者敌军的目标不是昆明,而是而是虚晃一枪,然后兵锋直指黔南。”

方光琛也来到地图前,沉思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道:“倒也不无此种可能。毕竟水西反叛,敌人借此呼应,也属常理。”

吴三桂见两位谋士也莫衷一是。不由得颓然坐进椅中,叹息道:“吾终是明白伪宗室之险恶用心矣,昆明、楚雄、曲靖这三座滇省重城,分明是其给我军划出的牢笼,困我军于内,自是无力他顾。”

方光琛和刘玄初暗自点头,这话说得没错,但清廷岂会明白这其中究竟。丧城失地。罪名不小,连满洲将领也不敢轻易承担。而这正是滇省清军的弱点。兵分力弱,单凭一军则守有余攻不足,全军会聚则有失城之危。

“早知如此,我军当弃城聚师,数万大军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南。皆有可能击破当面之敌,何至今日左右支拙,陷于被动。”吴三桂抚着额头,既是痛悔,又是无奈。

刘玄初和方光琛相视摇头。都知道吴三桂心绪大乱,所说的看似有道理,其实却根本不可能。数万大军不要根据,一力向前,且不说粮饷如何保证,纵是击破当面之敌,又岂敢深入

“王爷,此时尚未到山穷水尽之时,何必过于忧虑。”方光琛劝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堰。敌人既从东来,可由昆明和曲靖出兵,夹击来犯之敌。至于城防曲靖暂无忧,省城却不容有失,可从楚雄调兵。”

“那楚雄呢,敌若趁虚来攻”吴三桂也没抬头,闷声说道。

“明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刘玄初突然开口问道:“若是远超我军,当图自保,又何必考虑其他既有余力进取蜀地,又攻掠广西,何以不大集兵力与我军在滇省决战既知其险恶用心,在滇省空耗,有何益哉王爷身为云贵总管,然若无兵可恃,又以何保存身之地”

吴三桂猛然抬头,瞪着刘玄初,虽然句句是实,但却击中他心底的要害,让他有些恼羞成怒。若不是上有朝廷,若不是八旗兵监督说得不好听的话,他不过是满人的奴狗,主人还不是怎么指挥怎么是。

方光琛也不知道刘玄初吃错了什么药,愣怔了一下,赶忙说道:“玄初直言,却是为王爷着想,王爷当体谅其拳拳之心。”

吴三桂哼了一声,转开目光,没好气地说道:“滇省明军,以滇西最强,伪王定国、文选皆是百战宿将,手下怕不有四、五万人马滇南、滇东每个战区恐也有两、三万兵丁。然多为新扩充的土蛮,若是堂堂阵战,这两大战区亦难抵挡我大军锋锐。”

“若是加上蜀地与广西的兵力,明军怕是有十万之众了吧”刘玄初微微抿起嘴角,说道:“真不知道伪宗室是如何运筹,竟能保证钱粮供给,以一隅敌全国,倒也不落下风。”

方光琛暗暗踢了刘玄初一脚,强笑道:“伪宗室欺软怕硬,钱粮多从孱弱小国强索;又以土地为诱,引众家土酋输饷出兵;再有与西夷通商,铸造铜钱,借粮于民手段虽多,却也是极限。只要朝廷大力支持,钱粮充沛,诸路兵集,必能灭此朝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