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46

分节阅读 1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炸,或被实心炮弹击中,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前方的敌船越来越少,远处的军舰发来的旗语,询问是否停止追击,回头拦截。

陈上川想了想,决定就此收兵。两支舰队开始转向会合,排出了长长的雁翅阵形,象一张大网,缓缓向回兜杀。

段智英终于能拿过水壶,让喉咙得到滋润和休息。抬头四下看了看,陈上川站在舵楼上,正向他颌首微笑,显然是非常满意。

清军水师完全溃散,郑成功见大局已定,便让部将分头追击堵截逃跑的清军舰船,他本人则返回厦门港。刚才见到赤山坪方向出现烽火,郑成功便面有忧色,还派了一队船去赤山坪附近的海面打探巡逻。

回到厦门港的时间不长,前往赤山坪打探消息的人员便回来报告情况。听到陈鹏谋叛被诛,众军合力击败登陆清兵后,他并未露出惊喜之色,反倒是神情复杂,久久无语。

“父王对陈鹏贼子洞若观火,将计就计,一举击败清军,即是诸葛复生,亦不过如此。父王在军中的威信卓著,陈鹏想凭只言片语劝降部下,真是痴心妄想。”郑经在旁对陈鹏表示轻篾,亦对父亲的安排感到钦佩备至。

郑成功看了儿子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并不想说得太清楚,而是纠正道:“你说的不全对,兵士们不从贼,固然有我的威信在内,但最关键的是,他们与清军仇深似海,不要说陈鹏,就是我想投降,他们也未必会听从。拔刀相向谅必不能,但多半会自行散去,另投他处。”

“父王说的是,孩儿失言了。”郑经急忙点头称是。

“你是世子,在人前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让人有所误解。”郑成功感觉郑经并没有完全听进去,这让他有点担心,“岷世子英明,于西南复起,声名日显。你日后定要注意言行,勿使人骂我郑家不识春秋,失却大义之名。”

尊帝虚礼,借朝廷名义吸引东南复明势力的支持,这是不能含糊的事情。郑成功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心里如何想并不重要,在表面上一定要作出明朝的忠臣的样子。

第八十六章复台建议

“父王,即便是岷世子,也要仰仗父王之威,稳定东南之局。”郑经年轻好胜,与朱永兴算是同辈人,并不太心服朱永兴的功绩和成就,委婉地说道:“出兵援助、移骅鲁王,难道不是向父王示好”

“肤浅”郑成功皱紧眉头,轻斥道:“出兵援助乃示其胸襟广阔,无门户之见,将各家抗清力量一视同仁;移骅鲁王,是收浙东武装之心,以为其所用。示好于吾哼,岷世子已稳固根基,所占之地岂止百个金厦你如何敢口出狂言,小视天下英雄。”

“父王息怒,孩儿知错了。”郑经赶忙躬身请罪。

郑成功摆了摆手,心中暗叹,此子比之岷殿下,远远不及也。

“接走鲁王也好,若致亲藩流离琐尾,饥饿于我土地,反倒增添污名。”郑成功沉吟着说道:“西南兴复,则东、西遥相呼应之局再度形成,亦可减轻我军压力,使我军复台之机有可能大为提前。”

郑成功为人志大才雄,遇事独断于心,具有极其坚毅的性格。在进攻南京战役失败以后,便把目光转向了台湾。而多数闽籍将领留恋乡土,胸无远志,认为荷兰人“炮台利害,水路险恶”,“风水不可,水土多病”,并不赞成出兵台湾。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此番击败清军,便要将精力转移至此。

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郑成功与朱永兴采取的是非常类似的战略。即先固根本,后壮枝叶。只不过朱永兴瞄准的是海外他国之地,郑成功则看中了台湾这块本属神州的领土。

郑经其实并不完全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深意,但之前已受到斥责,便也不想多言。便附和着说话,避免再惹父王生气。

厦门保卫战,最终以郑军的全面胜利宣告了结束。

如此巨大的胜利,足以使金厦得到很长时间的定定。因为海军不同于陆军,战舰制造起来相当的繁琐,用来制造船只的材料都是阴干的木头。仅这种阴干的过程可能就长达三年。所以,损失了大量战舰的清军水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恢复实力,能够再来进犯金厦。

论功行赏,摆酒庆祝,这是战后的应有之意。郑成功大摆酒宴,并将杨彦迪和陈上川安排至首席。

“我军获胜,两位将军出力甚多,本王敬二位一杯。”郑成功举杯。话也说得客气。

“不敢,不敢。”杨彦迪和陈上川赶忙站起,谦逊道:“王爷指挥若定,麾下将士鼓勇用命,末将等微薄之力,岂敢受王爷之抬举。”

郑成功笑着把手向下按了按,示意杨、陈坐下,开口说道:“千里来援。足见高义。二位既不肯居功,那这杯酒便为大明中兴贺。为皇上贺,为岷留守贺。”

“为大明中兴贺,为皇上贺,为岷留守贺,为王爷贺。”

酒入肚,气氛更加热烈。郑成功愈显亲切。闲聊几句后,他又笑着说道:“此番作战,二位将军颇有斩获,这俘获的船只便归你们所有,算是本王的功赏。万勿推辞啊”

话音一落,厅中不少将领都投来目光,露出羡慕或嫉妒的神情。

海船是珍贵的,是水师将领们最重要的装备。因为制造费时费工,郑成功每年也增加不了多少战舰。缴获的战舰又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将领们夸耀功绩、争吵不休,为一条战舰而在延平郡王眼前大打出手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因为船只就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建功立业的资本。

陈上川和杨彦迪对视一眼,陈上川躬身拱手,对郑成功说道:“行前岷殿下便有交代,王爷海战无双,清军必败。此次名为助战,实为沾光,若有斩获,皆交与王爷,不可贪心占取。”

“呵呵,海战无双陆战便不比岷留守喽”郑成功笑得开心,戏谑了一句,说道:“你们所获船只已交与本王,本王再论功行赏,分给你们,倒也不违岷留守之意。嗯,便如此决定了,本王会先挑完好的船只,让你们能尽快成行,回去向岷留守汇报,再致本王拜见之意。诸事繁杂,本王实在是抽不出身来呀”

“多谢王爷。”陈上川和杨彦迪心中欢喜,赶忙称谢,二十多艘海船,这可是份大礼呀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很多郑氏将领猜拳行令,喧哗嘻闹。

“听闻岷殿下对攻城极为擅长,很有些攻城利器和手段。”郑成功看似随意地问道:“永昌、下关、大理,皆是轻松攻破,歼守敌于城内。本王对此钦佩备至,也是充满疑惑啊”

“末将追随甚晚,对此知之不详。”杨彦迪说完,把目光转向陈上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