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图上洋洋大言,挥洒自如,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对朱永兴来说,当需要实际解决各种纠纷,各种困难的时候,却是非常困难。但可喜的一点是,他正在把各部军队的后勤供应掌握在自己和亲信官员手中。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打的就是后勤。朱永兴抓紧军队的命脉所在,自然是在为以后做着准备。而为更远的以后做准备的,还有很多事情,比如说希望能借助耶酥会提供技术帮助,从澳门招募外国或华人技师和翻译。

当时澳门炮厂在远东是最有名气的,造出的炮也很受欢迎。其建造的最大的要塞炮已经达到了三十五磅,而且火炮质量优良,尤其擅长铜炮。在澳门炮厂中,有很多的华人技师,通过这些人的流动,西方最前沿的造炮技术不断扩散,使得明末时广东和福建的铸炮水平领先于北方。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朱永兴虽然在明军中大力发展炮兵,但那些炮兵基本上都是把实验后的相关数据死记硬背下来,只掌握数种角度的发射,呆板而贫乏。

欧几里德几何由利玛窦在中国散发,现代数学的基础;实用炮学手册由西班牙人路易斯科拉多撰写,澳门炮厂在很多地方也参照这本书;天体运行论已经写出一百多年了,哥白尼介绍自己的日心宇宙学说;泰西人身说概由耶酥教会的邓玉函撰译。在中国是最早介绍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知识的书籍;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则是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力学和机械工程知识的著作。

都是好书啊但朱永兴只能再进行选择,他拿出了欧几里德几何、实用炮学手册和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将其交给了民政司的陈洪范。

“殿下,真的要教孩子们这些”陈洪范尽管知道无法改变朱永兴的决定,但还是进行了最后的劝说,“下官以为。如果教授忠义圣贤”

“专门人才不必读那么多的圣贤书。”朱永兴摆手打断了陈洪范的劝说,“文化课占一半,能认会写足够数量的字就行了,又不是考状元。不如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为中兴大明提供有用人才都去做官嘛”

“是,下官遵命。”陈洪范有些无奈地躬身而退。

战乱年代,孤儿是少不了的。朱永兴特意让民政司将孤儿们统一收养起来,并拔付款项,让他们读书识字。作为一批后备人才培养。同时,他还颁布了一项措施,便是准许军人从孤儿中挂名收养义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时的传统观念中,死了之后能有后代披麻戴孝,能有后人祭扫坟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战事紧张,人员并不充裕。朱永兴也无法实行让家中独子或未娶妻生儿的士兵退役为民的政策。所以,让有所担心的士兵收养孤儿为义子。并改姓易名,承续香火,便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缓解了财政的压力。

兴复华夏的希望在朱永兴这一代,而强国、大国梦,朱永兴还是寄希望于数年。或十数年以后的青年身上。这些幼儿、少年,才是新一代的人才。有家长的孩子不一定会同意学习这些奇技淫巧,这些孤儿呢,自然成了朱永兴培养专业人才的首选。

门被推开了,朱永兴知道有谁能不经通报便直接进入。果不其然。梦珠和龙儿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这么快就中午了。”朱永兴笑着起身,凑近在桌子上摆碗放碟的两个女子,趁着龙儿背身看不见,伸手在梦珠的腰臀上捏了两把,招来一个羞嗔的白眼。

三人落座,边吃边说着闲话。朱永兴目光一扫,发现龙儿的中指包着一圈布条,不禁开口问道:“龙儿,手指怎么了,又做实验了”

“没事儿,让木头挤了一下。”龙儿并不在意地笑着,殷勤地给朱永兴挟了一筷子菜。

自从镜子被造出来之后,龙儿竟然对其中的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水银有毒,朱永兴制止她往镜子工坊跑。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印出来之后,便给了她一本,让她自己学着玩儿。

可朱永兴没想到,龙儿对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中所介绍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非常着迷,什么天平、杠杆、滑轮、轮盘、螺旋和斜面,以及起重、引重、转重、取水、转磨等既觉新鲜,又不太相信,便和侍女们去实验进行证明。这些日子以来,砸个脚,碰个指头,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小心点嘛,做器械就找个木匠,做实验让侍女来,不必亲自动手。”

朱永兴对龙儿有成为物理学家的倾向并不反对,但还是表示了关心。毕竟两人的关系在外人眼中已经确定,这是那个时代的观念,龙儿就类似于梦珠的陪嫁丫头,自己只能是负责到底。而龙儿呢,自然在等着梦珠肚子一大,朱永兴就能把她收了。

“谢谢殿下关心。”龙儿道了声谢,又给梦珠布菜。

“摆弄那些稀奇古怪的”梦珠收住话语,有些无奈地摇头道:“算了,你开心就好。要我说呢,多看些古书典故,贤女事迹,不贻无仪之刺,使殿下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方为本分。”

龙儿答应着。低头作乖顺状,朱永兴却看到她偷偷吐了下舌头。

“呵呵。”朱永兴不由失笑,说道:“开心就好,不必处处拘束。该庄重时庄重,该亲民时也要放下架子。龙儿好好学,抽空多去教教那些孤儿。再把那些器械多做一些送过去。嗯,这样一来,好名声肯定是有的。阿珠也可经常出去做做样子,就象王皇后,不过是做了几件小事,便有贤德之名。”

永历册封的王皇后,在历史上也颇有令名。在桂林时,曾经为了激励士气,亲自来到前线。带头把后宫积存的粮食、银两、衣物等悉数送给守城的将士,东西不够送,她就把头上的簪子、耳环等饰物当场取下,凡是值钱的东西,全部捐献了出去。贤德之声,一时成为朝野赞颂的话题。

梦珠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好名声啊,就象高天的流云。会被风吹得很远,很远。令名在外。妻贤夫少差错。外有效命的将士,内有贤内助,嗯,嗯,夫君建功立业,自己亦是水涨船高。

“殿下。如何能得令名,沉静文雅、待人谦逊便可吗”

作秀嘛,朱永兴当然不陌生,边吃边说,梦珠和龙儿听得认真。顿觉受益匪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