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朱永兴把目光投注于东面,隐隐地已经能听见炮声。想必东路军已经离之不远了。

“舟船之利,竟至于斯”与那嵩发出同样感慨的是吴三桂的智囊刘玄初,谁能想到,这样一场看似正常的征剿之战,最后决定胜败的竟然是一支明显拼凑起来的水师。

别说是水师了,清军从上到下,也根本没有想到会打水战,可谓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但战局就是以清军绝没有想到的方式迅速变化着,两岸的隔绝。突然出现的敌人援军,迅猛如火的内外夹击。三个时辰之内,战场的主动权已经落在明军手中,南岸清军岌岌可危,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而架设浮桥、沟通两岸的行动却在江上炮船的轰击袭扰下,变得极为困难。在刘玄初看来,几乎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皇明宗室。果有武侯之奇谋,太祖之英武乎”刘玄初心中思绪翻腾。已经不知不觉把那个“伪”字去掉,他望着江南的元江城,脸上的神色复杂。

吴三桂是铁杆汉奸,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他的手下却并不是都情愿降顺于满清朝廷,甚至有深为痛恨的。为什么会替吴三桂效力呢,唯其是汉人。这是一个相当主要的原因。刘玄初心中则有一个最大的抑郁和矛盾,那就是“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

换句话说,刘玄初是希望汉族能出一个他心目中的“圣人”来恢复汉家天下,而吴三桂或有可能。所谓病急乱投医,当时就是那样的一种状况。即便吴三桂杀了永历,可当他在起兵反清初,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依然获得了很多人的原谅和支持。可惜他利令智昏,竟改元称帝,顿失人望,只剩下了亲信和心腹还在为他的大业奋斗。

在这一刻,刘玄初的心志动摇了,吴三桂的暴跳如雷,竟也一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伪王马宝狡黠,虚设营寨,却突然率军过江。”噩耗并没有放过吴三桂,王辅臣派人前来回报,又给这个老汉奸以沉重一击,“王将军率军追击,无奈浮桥被烧毁,追之不及。”

“愚蠢,无能。”吴三桂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大骂道:“我江南之师危在旦夕,此皆王辅臣之过。”

当然,王辅臣的失误确实加快了江南清军的败势,但要把罪责都推到王辅臣身上,显然有失公允。失败已经不可避免,要说责任,吴三桂、刘玄初,又何尝没有。

“王爷息怒。”刘玄初此时才有些清醒,赶忙劝解,“败势难挽,为今之计是如何使江南夏将军等人脱困。”

吴三桂呼呼地喘了几口粗气,强压怒火问道:“计将安出”

刘玄初伸手一指,离江北大营最近的江岸处,竟还有两条小船。不用多语,吴三桂已经明白了刘玄初的意思。困难不小,危险很大,江上不时有明军船只往来,凭这两条小船把夏国相等重要将领抢回来可不这么做,还有别的办法吗

“等到晚上吧”吴三桂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头望向南岸,心中祈祷夏国相能坚持到入夜,而且能保证一段江岸在手。

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有清军的,也有明军的,旗帜、刀枪、军服满地都是,焦黑的弹坑还在冒着缕缕青烟。

叙国公马惟兴坐在木杌子上,医护兵正在给他上药裹伤。虽然疼得不时呲牙咧嘴,但又不时望向西面,脸上露出笑容。

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明军的形势一度危急,但在得到了马宝大军的急速增援下,终于转危为安,并且击败了清军参将傅文元、张足法所率的五千兵马。

现在,通向元江城的道路已经打开,剩下的便是数路合击,一举全歼江南敌军了。

“马兄,伤势如何”汝阳王马宝匆匆赶来,面露关切地询问道。同时伸出手,按住了要起身见礼的马惟兴。

“无妨,些许小伤。”马惟兴满不在乎地一笑,说道:“队伍要出发了吧晚了可赶不上这最后的大战了。”

马宝抬头看了一眼西面已经可见的六道狼烟,嘿然一笑,说道:“放心吧。元江城之围已解,可这总攻还是要等咱们的。估计清军已被岷殿下这水陆夹击打得屁滚尿流,咱们到了正好能捡个便宜。”

“别被打光了就好。”马惟兴见包扎已毕,便立起身来,还挥动了下受伤的胳膊,向马宝展示了一下,笑道:“如何照样抡得动刀枪,斩得了敌将。”

马宝哈哈一笑,挥了挥手。亲卫立刻牵过马来。两人骑上战马,率领着大军滚滚向西而来。

以多打少,总归是赢面最大的战术,或者也可以说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这却是朱永兴一直努力贯彻的原则。滇西反攻是如此,元江战役也是如此。再细化到每一场战斗,也基本上是这样一种套路。

隔绝元江,将清军分成两段。从而在江南占扰兵力优势;以土兵为饵,突然从间道杀出。以三倍于对手的兵力击败忠勇营;再攻城西、城南、城北,与城内军队两面夹击,兵力也大大超过敌军。

这么一仗一仗打下来,始终是以多打少,以众凌寡,优势却是越来越大。到了决战的时刻。马宝大军的来到,明军的兵力优势已经达到了四倍多,将七八千汇聚起来的清军围困在元江城东靠江的一块区域内。

巴克勇战死,张足法战死,李如碧战死。刘之复战死,邓望功战死,其他战死的游击、千总更是数不胜数。七八千清军归属繁杂,很多都是被打得心丧志失的残兵败将。

太阳变成了一个大的红色的轮子,正落入远处的山边。江水的水波,和着天空的云彩,都变成了血色。

夏国相看着士兵拖拉着把岸边的红夷大炮运走,放眼江面,心中一阵悲凉。可能很快,这里便要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了目前这步田地,任他满腹韬略,也是无计可施。再轰击江中敌船已经没有意义,把红夷大炮转移到对敌一面,倒是还能多支持些时间。

虽然经过了重新整顿,但夏国相从兵将脸上的神色能够看出绝望和悲哀。死地则战,是为死中求活;战而亦死,谁又能视死如归,浴血奋战

而且,眼见着胜局已定,明军又开始了政治劝降攻势。

“弃械免死”“降者不杀”“杀主官立功者有赏”

当这些喊话传入清兵耳中时,夏国相知道,军心士气会更加低落。千古艰难唯一死,为了得条活命,有些人是什么都能干出来的。猜忌、恐惧、阴谋这些龌龊的心理,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是最容易滋生疯长的。

“轰”远远的一声爆炸,已经有些麻木漠然的夏国相只是抬了抬眼皮,便带着几个亲卫面无表情地走开,继续巡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